都市快報 首席記者 樑應傑

“5G技術可以影響甚至重構整個互聯網服務形態。”這是前不久騰訊CEO馬化騰在業績發佈會上對5G做出的判斷。

就像從3G到4G,開啓了一個移動互聯網盛世。作爲全新的寬帶移動互聯網,5G不僅是帶寬高,還適用於更多場景,包括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在內,5G都起到了打通任督二脈的作用。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新領跑的杭州,5G帶來的變革已經初見端倪。小到一家絲綢店,大到一個製造車間,5G都在初露崢嶸。

AR+5G虛擬試衣鏡:穿什麼就是什麼

站在鏡子前,用手勢或者語音操控,就能選擇心儀的衣服款式,看到它們上身的效果。最近,在杭州的絲綢城出現了一臺AR試衣鏡,通過它消費者不僅可以試衣服、換顏色,還能戴圍巾,選擇搭配的手提包,所有操作只要用手勢或者語音控制。

在選好衣服和配飾之後,對着鏡子說一句“拍照”,鏡子就會記錄下這一刻,掃描二維碼就能獲得照片分享給朋友。和之前的試衣鏡不同的是,站在鏡子前的消費者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隨意走動,擺出各種造型,藉助動作捕捉、人工智能等技術,衣服都能比較貼合地“穿”在身上。

“試衣鏡能夠根據用戶在鏡前的狀態迅速給出反饋,主要依賴於5G技術。”川核科技是這款試衣鏡的研發方,公司創始人劉奕江介紹,這臺試衣鏡的祕密在於獲取用戶信息之後,在後臺迅速作出渲染,反饋到屏幕上,“以往想要實現這一點,必須通過百兆以上的有線寬帶,在空間上有一定限制。”

今年年初,中國移動杭州分公司與杭州市長慶街道辦簽署了全國首個商業變現的5G合同,絲綢城的這面試衣鏡就是第一個落地項目。接下來,它還有望快速進入到杭州多個商圈,爲新零售的實踐和升級加碼。

中國移動杭州分公司政企客戶部項目經理鄒敏杭表示,5G來了之後,像試衣鏡這樣原先需要有線寬帶支持,才能順暢運行的技術和產品將具有移動性。換句話說,可以在短期內大規模鋪開,爲加速新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提供基礎支撐。

5G進車間

檢測時間從2-3天

降到了3-5分鐘

在杭汽輪集團有限公司的靜子車間裏,一隻半人多高的汽缸被貼滿了白色標記。汽缸邊手肘般長短的金屬葉片被放置在一旁,七八位工作人員圍着這兩件工業製品打着轉。

這是公司生產的汽輪機重要組件,完成檢驗後,這些組件將被安裝在對應的汽輪機上,交付給訂單企業。生產車間裏,這樣的組件有不少,但對於工程師們來說,如何高效檢測一直是個難題。

“葉片和汽缸是工業汽輪機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我們根據客戶需求‘量體裁衣’式製造零部件,對精度要求極高。”杭州汽輪機集團的工作人員說,“以前傳統的檢測程序需要人工與設備結合進行,一個葉片的檢測時間需要2-3天,外協單位的製作產品還需要專程送檢,因此質檢只能採用抽檢的方式進行。”

在5G面前,類似的問題迎刃而解。現在,車間的另一角,工作人員用一臺精密的電子掃描設備對汽缸進行立體掃描,另一臺電腦設備的屏幕上同時顯現了實體掃描的三維模型,通過與標準模型的比對,電腦可以實時判斷該產品誤差率是否在正常範圍內。如果產品合格,圖形顯示爲綠色,如果不合格,圖形則自動顯示爲紅色。

去年10月,中國移動杭州分公司和杭汽輪集團成立了5G智能製造創新實驗室。通過5G網絡覆蓋、終端產品與杭汽輪應用場景、需求的對接,結合第三方軟件開發商和機械設備製造商的資源和能力,加上華爲等通信設備製造商的技術支持,打造和孵化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

這個5G三維掃描建模檢測系統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研究成果。“用上這套系統後,檢測時間從2-3天降低到了3-5分鐘,在實現產品全量檢測的基礎上還建立了質量信息數據庫,以便於後期質量問題分析追溯,既節省了成本,也直接提升了效益。”工作人員說。

5G是無人物流機器人的

天然“武器”

有沒有想象過,未來你的包裹、外賣、緊急的醫療物品會從天上、地面由全自動的無人機、無人車送到你的手上?伴隨着5G的全面商用,這一場景將加速到來。

在杭州的夢想小鎮,本土公司迅蟻科技的無人機已經在這裏小範圍試點外送星巴克和肯德基。距離園區3公里的星巴克和肯德基在接到訂單之後,打包好放入外賣自取站,選擇取貨地點確認後,包裹會在站內自動被運送至無人機的“肚子”裏,被送到目的地,全程大概要20分鐘。

迅蟻的工作人員表示,飛行途中,無人機通過GPS導航的同時,利用5G網絡的“大帶寬”能力將攝像頭拍攝到的畫面傳輸到後臺監控平臺,到達目的地之後依靠“5G實時視覺識別”來確認投放點,“這一過程中,無人機配備的傳感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們將實時採集到的數據,傳輸到平臺,5G爲此提供了通信保障。”

5G的高帶寬、低延時和抗幹擾的特性簡直是爲無人化物流機器人量身定做的“武器”。有了5G,無人機導航不再依賴於GPS,能夠讓強大的機器視覺能力變得像人眼一樣方便,抗幹擾特性能夠讓高樓密集、電磁環境複雜的城市場景不再是飛行禁區。5G網絡能夠保障海量數據的傳輸,能夠爲構建立體化的智慧城市網絡提供豐富輸入。

此外,5G基站的信號輻射範圍相比4G更加立體,能夠對300米以下的空域進行全覆蓋。因此,每一個5G基站(包括宏站和微站)都可以成爲未來低空空域管理的必要基礎設施載體,成爲低空的“道路”和“信號燈”。

“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是5G應用全面落地的一年。”中國移動杭州分公司政企客戶部項目經理鄒敏杭說,“接下來在杭州還會有更多5G和商業、工業結合的案例湧現,5G對互聯網服務的影響纔剛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