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在春秋时期,齐国和秦国、晋国、楚国并称为四大强国。到了战国时期,也即田氏代齐后,齐国和楚国、秦国、燕国、三晋并称为战国七雄。在战国七雄中,齐国不仅击败了在初期就称霸天下的魏国,还大败过秦国、楚国等强国。特别是在齐闵王(又称为齐湣王)在位时,齐国的整体实力达到了巅峰。对于齐闵王来说,可以说是齐国历史上最强势的一位君主,其在位期间,重创楚国,大败秦国,消灭宋国。

  首先,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齐湣王(?—前284年),陈姓,田氏,名地,临淄(今山东临淄市)人。战国时期齐国第六任君主,齐宣王之子。公元前301年,齐湣王正式即位。对于这位强势的君主,刚刚即位后,就发动了针对楚国的垂沙之战。在齐湣王即位前后,齐国和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在齐国和秦国争霸的过程中,楚国的态度至关重要。为了获得楚国的臣服,公元前301年,齐国、韩国、魏国联军联合进攻楚国。在垂沙之战中,齐国、魏国、韩国三国乘胜攻占垂丘(今河南省沁阳县北)、宛(今河南省南阳县)、叶(今河南省叶县)以北的大片土地。

  由此,在垂沙之战中,以齐国为主的大军重创了楚国。在此基础上,楚怀王恐惧,命太子横到齐国做人质,与齐结好。而这,无疑展现出了齐国的强大实力。除了和楚国交锋取得胜利,齐闵王在位期间,还大败了秦国。垂沙之役后,齐国孟尝君田文又一手策划了伐秦之战。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298-前296年,齐国第一名将匡章率齐、魏、韩联军围困秦国,最终攻破了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求和。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匡章也成为唯一攻破秦国函谷关的将领。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欲自立为帝,又恐齐国反对,于是便尊齐湣王为东帝,自立为西帝。在此基础上,齐湣王可谓强势的君主可谓志得意满,甚至萌生了一统天下,取代周天子的想法。公元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便联合楚国、魏国攻打宋国。宋国百姓四处逃散,城池没能守住,宋康王于是逃到倪侯的住所。齐军抓获并杀死宋康王,灭亡宋国,三国共同瓜分宋国的土地。由此,对于本来已经十分强大的齐国,在消灭宋国后可谓无人可挡。对此,这无疑引起了战国七雄中其他诸侯国的猜忌,一场针对齐国的合纵连横已经在进行了。

  最后,公元前284年,齐国消灭宋国后的第二年,秦国、燕国、魏国、韩国、赵国这五国大军联合进攻齐国。面对五国大军,齐湣王命伐宋的功臣触子为将。触子欲图利用济水天险和联军对峙,然后等待联军出现破绽再予以打击。不过,齐湣王却逼着触子主动出击,结果导致齐国大军在济西之战中败给了五国大军。在济西之战后,齐湣王又命达子率齐军余部迎战,不过在锐气尽失的背景下,齐国大军可谓兵败如山倒。对此,齐湣王辗转逃亡到五都之一的莒。不久之后,齐湣王被楚国将领淖齿弑杀。对于齐湣王这位齐国最强势的君主,虽然将齐国的实力推向了顶峰,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五国伐齐之后,齐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