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 蔣豐

  近年來,一種通過人工智能替代人工作業的自動化系統,正在日本加速普及。這種被稱爲“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的系統,通過分析與學習企業的業務流程,替代人完成郵件收發、報告撰寫、數據覈對、會計報表等大量日常性工作。

  雖然該系統名稱中有“機器人”三個字,但是系統並不需要一個機器人坐在那,而是自動運行。這意味着,“無人智能辦公”已經在日本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不少日本網友戲稱,那些從事重複工作的白領們,要擔心自己的飯碗了。

  日本Mic經濟研究所的調查顯示,2021年,日本RPA市場將增長到現在的2.9倍,規模超過1300億日元。目前,日本引入RPA系統的多是大企業。但是,日本企業中99.7%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面臨更嚴重的人手短缺問題,對RPA的需求也更爲強烈。因此,日本RPA業界人士表示,“爲了使任何規模的企業都能使用,我們正在拼盡全力,加速推進RPA的大衆化。這個市場潛力無限。”

  2018年,爲了降低中小企業引進RPA的難度,日本相關技術公司開始提供雲服務。一直以來,日本RPA的收費大多與使用頻率和使用時間無關,均以每月或每年爲單位,收取月費或年費,高昂的費用將很多中小企業擋在了門外。而云服務根據RPA的使用量收取費用,使用量越少費用越低,刨除了不必要的成本,大大減輕了日本中小企業的負擔。日本RPA協會的代表理事大角表示,“今後,RPA對於企業的作用,就如智能手機對於個人的作用一樣,不可或缺。”

  另一方面,即使費用不斷下降,也有不少日本企業無法下決心導入RPA系統。日本大企業的客戶與員工多,業務量也非常龐大。因此,通過RPA能夠大量減少各種人爲錯誤,對於企業效率、精準度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日本中小企業客戶和員工少,業務量也沒有達到一定規模,引進後的性價比並不是很高。

  而且,RPA系統需要企業具備較爲規範、標準的流程,能夠實現“可視化”。日本大企業爲了規範管理,會基於各種業務流程製作操作指南或手冊。比如一家公司的財務部門,能夠將業務細分爲18個種類57項。操作這些業務時,如果完全依靠人工,即使是以嚴謹著稱的日本人,也會因爲精力等生理限制或多或少出現一些差錯。RPA則可以充分彌補這一缺陷,甚至將差錯率降到0。不過,日本中小企業的業務零散,變動性強,不太可能製作出操作指南,無法實現業務的“可視化”,因此向RPA提供標準的業務模式存在難度。

  爲此,日本RPA業界的專業人士表示,中小企業的系統導入,需要那些在實際工作中擁有豐富經驗的員工指導與配合。雖然從短期來看,可能會佔用核心員工不少時間,一定程度上影響業務。可是從長期來看,設置完成後能夠持續節約企業成本。相信會有更多中小企業認識到這一點。而且,基於智能的自動化系統,可以不斷升級,適應性會越來越強。對於人手嚴重短缺的日本社會來說,全面普及可能不會花費太長的時間。

  已經破殼而出的“無人化辦公”智能技術,是否能爲日本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辦公革命,是否會讓日本勞動者面臨嚴峻的“無人競爭”,日本社會正在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