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和P大T大的老師們分享了怎麼來佈置光線、色彩和傢具。這是第二部分——色彩。

第一部分光線可以看之前的文章:逸杯酒:光線 色彩 傢具 ()?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和光線一樣,色彩的運用方法也非常豐富,很多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思路下,也都可以創造出非常好的效果。

我們取其中的一條路徑,用一個簡單的方法,層層推進,儘可能零基礎的完成一個簡單的色彩搭配方案。

對非專業人員來說,色彩搭配的大忌是過於豐富,所以我們的第一步就是為空間定下基色,整體配色都圍繞基色展開,纔不容易顯得雜亂。

基色以一到兩個為好,一般來說,牆面顏色決定了一個基色,地面顏色決定了另一個基色,到此為止,不要再增加其他的基色了。如果牆面和地面控制到一個色系內,也很好。我們盡量選用低飽和度的色彩作為基色,黑白灰當然不會有錯,如果要刷彩色的牆,就在目標色前面加個灰字。想要藍色,就考慮灰藍,想要綠色,就考慮灰綠,孩子房也一樣,不用擔心不夠「活潑」。

拿不準什麼是高灰度低飽和度的時候,也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乳膠漆的色卡會成紅色、橙色、藍色、綠色等等色系,不要直接在這些裡面找,專門有一個系叫中性色,裡面紅、橙、藍、綠都有,在那裡找就可以了。

如果不準備選用深色的實木傢具,地面就盡量避免使用偏深紅的地板,一方面是紅地板色彩飽和度都比較高,一方面也是因為家裡其他配色很難圍繞深紅色做展開,容易缺乏層次。另外有一種說法,地面要比傢具顏色深,不然壓不住,我不太認同,後面的實例圖裡,傢具的顏色多半都會更深一些。

確定基色控制色彩不太雜亂,很容易走入另一個極端,就是把兩個基色,理解成了兩個顏色,造成整個房間過於單調。

其實顏色過少和顏色太多一樣,對把控力要求都非常之高。現實中我們一般會建議在同一個基色色系下,用不同的色階,來營造一點層次感。簡單的說,就是差不多類似的顏色,但是有深有淺。比如牆面,一個簡單的技巧,找一面相對獨立的,面積不大的牆,做一個同色系的深色——一般我們的主牆面顏色都不會太深,在色卡上,找到主牆面的顏色,再往下走兩階就可以了。

這是水木上的一張黑白灰風格裝修的照片,純白的頂面,純黑的傢具,和差不多正好中度灰的牆面,再加上完全沒有層次的燈光佈置,很容易讓人覺得房間缺少質感。後期如果窗簾能夠用兩個灰度調劑一下,應該會好很多。

另外,從照片裏也能發現,雖然說純黑純白都是永遠不會過時的色彩,但是家裝實踐中,其實需要相當強的空間氣場才能控制住,大面積使用純黑色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這一張照片裏同樣是黑白灰的空間,東西也並不太多,除了光線佈置區別以外,白色分成了頂面、紗簾、牀品、牀上的毯子四個,灰色的窗簾、牆面,枕頭色階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色階搭配營造了豐富的層次感,空間質感比單色要好得多。

完成了前兩步,定下了基色,營造了層次以後,空間配色的主體就完成了,但是這樣的素色空間,難免會覺得生活感不夠,過於寡淡。

同時,同色系不同色階營造的空間,很容易抵消景深,比如一個5米進深的房間,全部是同色系,可能視覺上就只有4米5了。調劑色可以用來解決這兩個問題。

我們在空間中插入一兩個彩色,一方面讓整個畫面更溫暖更生活,一方面,與基色的對比,能夠起到強調空間進深的作用。

同基色一樣,調劑色也不宜過多,一般取一個色系,最多不超過兩個。調劑色面積太大容易喧賓奪主,面積太小又起不到作用,一般以一件單人沙發,或者一個小邊櫃的尺度剛剛好,面積大一些的掛畫也可以。

如果空間中的窗簾不是基色系的,那麼就盡量和其他飾品一樣統一到調劑色內,還有牀品也是一樣。

我們總能聽到說「質感」,但是很少能說清楚什麼纔是質感,實際上很多時候,質感是靠紋理在視覺上體現的。特別是石材、木材、織物和水泥的天然紋理。

比如現在流行的清水泥風格,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對數你本身紋理的展示是否得當,有些案例裏,會使用不透明的有色地板漆對水泥做一次遮蓋,最後的效果往往會過於呆板,類似於地下車庫的效果。

適當的紋理可以安全的提高整體配色的豐富程度,同時也能起到調劑的作用。但是我們在實際使用中,往往會遇到紋理重複的問題——當採用瓷磚、強化地板時,紋理的重複幾乎不可避免,不進行有效管理,會迅速拉低整個空間的佈置水平。

那麼除了讓鋪地板,鋪磚的師傅們盡量把花色錯開鋪以外,還有什麼辦法來管理花紋重複呢?

第一點,是我們在選擇材料時,要盡量的弱化特徵點。

人在識別一個物體的時候,首先是抓特徵點,判斷兩個物體是否相同,首先也是找特徵點,特徵點約明顯的人造地板、瓷磚,越容易顯的重複嚴重。比如我很喜歡的橡木地板,其實有一點結疤會更自然更漂亮,我們看到的宣傳照,或者地板店裡的樣板效果是這樣的:

是不是感覺有一點結疤更漂亮更自然。普通人看著樣板來想像整體空間時,非常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不自覺的在潛意識裡把眼前的畫面拉伸放大,填充起來,覺得很不錯。但是實際上,應該是把眼前的畫面複製粘貼多次,纔是真正的效果,這樣的:

所有人第一眼就會注意到三個重複的大黑斑,這個時候結疤再也不是自然的體現,反而成為了整個房間的敗筆。

同理還有在實木地板上很時尚的帶邊材雙色地板,強化很容易就鋪出來很LOW的效果。

大理石瓷磚上,這一點也非常明顯。

黑白花系的大理石瓷磚,在店面總是非常受歡迎,高潔優雅,讓人慾罷不能,爵士白、雅士白、卡拉拉白,都是近幾年每個瓷磚店的寵兒。我們看到的樣板是這樣的:

不可謂不美。但是鋪出來的效果,一不注意就變成了這樣:

無他,黑白紋理特徵點太明顯,錯著紋理鋪像上圖一樣,容易顯得亂,順著紋理鋪那就更是悲劇了:

再看看弱化特徵點,盡量選中規中矩的碎花強化地板的效果:

雖然花紋也不可避免的重複了,但是因為特徵點不明顯,其實不太會吸引人的眼光,不仔細看,其實不會注意到。

第二個點,是控制物料的尺度。這個很好理解,同一個空間裏,瓷磚的尺寸越大,使用的塊數就越少,重複的次數也越少,越不顯眼,花紋也越符合看到的樣板的樣子。但是其實往小了做也能起到一樣的效果。我們在一些特定的空間,使用尺寸很小的花磚,雖然每一塊磚的花紋也會重複,但是這時候人們注意的不再是單塊磚的花紋,而是由這些小尺寸的花磚拼出來的大面積組合花紋了,單個物料被原子化了,極端的例子,就是馬賽克。

第三個方法是增加結構紋理。

簡單的說,就是拼花,兩塊紋理相同的強化地板,平行放在眼前,是很容易識別出來的,但是如果互相錯開一個角度,就變得沒有那麼明顯了。

來個實際的例子,大家現在坐的地方,我們就使用了弱特徵點的碎花橡木+小尺度的小板拼+增加了結構紋理的人字拼,最後的效果是這樣的:

是不是幾乎完全察覺不到有花紋的重複。

最後一點,是多版面。

無論是強化地板也好,瓷磚也好,一套型號裡面,都有多個版面,版面越多,重複就越少,比如瓷磚,有五版的,有八版的,那麼在其他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我們就盡量選八版的。

另外還有一個辦法,可以人為的增加版面。比如有一款60X120的五版瓷磚:

我們加工一下,切成30X130或者60X60的磚,一下就變成了十版:

組合立馬變得更豐富,更不容易覺得重複了,當然這樣做的成本也高得多,家裝不一定會這麼用,僅供參考。接下來,我們說傢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