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本田直之在《槓桿思考術》一書中指出:運用槓桿思考的模式,實現Doing more with less,完全有可能做到「一分耕耘,無限收穫」。

也就是說,這二者之間差異的真正原因在於他們的思考模式。不改變思維模式,喝再多雞湯,付出再多努力也只是事倍功半。

1. 上帝思維

「關愛別人,受益自己。」上帝說,天堂里的居民,凡事都是這麼想的,世人要是擁有愛的思維,那他無論身處何方,都是活在天堂里。

2. 司馬光思維

打破,才能得生機。這,就是司馬光思維的精髓所在:只有打破舊思維的桎梏,思路才會見光明。

3. 孫子思維

孫子曰:「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這句名言,體現了一種十分可貴的思維方式,那就是:要戰勝對手,就必須了解對手。

4. 拿破崙思維

所謂拿破崙思維,就是敢想敢幹,不被外界所干擾,在任何情況下,始終保持自己的主見,用自己的目光去審視世界,用自己方法去解決問題。

5. 亞歷山大思維

它蘊涵著一種很霸氣的、更值得稱道的思維方式,那就是,成大事者,決不被陳規舊習所束縛。

6. 哥倫布思維

想了就要干!這,才是哥倫布思維的可貴之處,自古成功自有道,這個道,往往就是在眾人認為不可能的地方闖出來。

7. 拉哥尼亞思維

簡練才是真正的豐富,只有最簡單的東西才具有最大孕育性和想像空間,也才最符合「拉哥尼亞」思維法則。

8. 奧卡姆思維

奧卡姆思維,就是捨棄一切複雜的表象,直指問題的本質。這種思維的可貴之處,是因為它直戳現實中的這麼一種病態:今天的人們,往往自以為掌握了許多知識,而喜歡將事情往複雜處瞎鼓搗。

9. 費米思維

簡單化才是最經濟、最優化,費米思維是一種最簡單、最省力、最準確的思維法則,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任何問題的複雜化,都是因為沒有抓住最深刻的本質,沒有揭示最基本規律與問題之間最短的聯繫,只是停留在表層的複雜性上,反而離解決問題越來越遠。最簡單的往往是最合理的。

10. 洛克菲勒思維

時時求主動,處處佔先機,以最小代價,求得利益最大化。這,就洛克菲勒思維的主旨。

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在學習、職場、自我認知方面提升一個層次,就要有意識地學會深度思考,並養成習慣化,從而將注意力集中在行動上。

你現在過的生活是你過去投入的總和,那麼,想想你將來想要收穫的東西,從現在開始,就不要吝於投入這四種資產在這上面。努力固然值得提倡,但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改變既有的思維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