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學畢業前,曾經面臨過同樣的問題,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簡單來說,「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應該去嘗一嘗」。


我在哈爾濱上的大學,計算機專業,當年哈市的IT環境也一般,我萌生了當北漂的想法。這是一個重大的人生決定,這個城市適不適合我?這個地方能不能找到工作?都是一個問號……所以我知道要非常謹慎,於是,我在畢業前兩三個月的時候,抽出了三四天的時間去了一趟北京「考察」。

越是影響一生的決定,越是要捨得花費時間和金錢去驗證。

我當時有三個意向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其實IT最發達的城市,這個信息很容易從網路上獲得。時至今日,你想了解某個職位在一所城市的人才需求,通過招聘求職網站的職位數量,或者通過百度指數這樣的工具,都很容易判斷。

但是哪個城市最適合我,比如氣候,作為東北人我擔心廣州的夏日濕熱自己恐怕無法適應,而北京,我有一個遠方表哥,也不算是完全的無依無靠。

於是,背著包就來了帝都。

十六七年前,找工作的主要方式還是人肉市場,,我用了兩三天跑了幾個人才招聘會,去看自己對口的職位招聘的數量和要求,自己到底是不是有「行情」。還記得在中關村人才市場看到一個招聘xx高手底薪5000起,當時就震驚了,我那個時候一個月生活費才500,可惜,那個技術我不會……PS:後來跑到西單圖書大廈買了兩本書,回頭惡補了兩個月。

看完覺得北京可以一戰,於是就下定了決心北漂,回去準備了。

你要做的最關鍵的判斷是,自己具備的能力與企業招聘的要求中間的差距有多大,自己有沒有機會留在這座城市。


指望網上投遞簡歷,有了特別合適十拿九穩的機會再去外地面試,這樣的想法,個人認為不切實際。

首先,面試一定是存在不確定性的;其次,邀約面試一般都是臨近時間,結果你還需要安頓以及路途幾天後才可以,新手職位人選眾多,招聘企業為什麼要等你?

我比較建議:

第一,現在的互聯網時代,提前在招聘求職網站,如中華英才、智聯招聘等,多檢索下職位信息,看下意向城市的招聘職位數量,有沒有需求,再看下職位招聘的要求,自己的差距,知己知彼,不能眉頭蒼蠅一樣想當然的就闖天下;

第二,你要去到哪個城市,畢竟不是所有的企業願意初試的時候採用電話面試或視頻面試,還是需要真人出鏡,你可以去之前提前狂投下簡歷做做鋪墊,但是想要「差不多了」再現真身,可能有難度。


沒有絕對的安全可靠,只有精心準備的大概率,尋求安全感這種事走入社會以後就盡量少琢磨,這個世界,勇敢的人才能活下來。

即便做了準備,我第一份工作也找了一個多月才找到,剛開始試用期才1200元,但是下定了決心的開始就不後悔,兩年後我就薪資翻了差不多十倍。

確定了要漂泊,就要做好全部的準備,不管是看了招聘要求的專業技能複習,還是非專業的面試技巧學習,都要提前做好準備。


找工作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在今天這種媒體時代 。最方便也是最省力的找工作方法,當然是通過社交媒體去獲取招聘信息。比如各種招聘網,只要你把你的簡歷整理好然後發到招聘網上。這時你可以等電話,等相關公司看了你的簡歷他們就會聯繫你。你也可以在招聘網上,查看相關公司發出的招聘信息。看合適了就向這個公司投簡歷。

還有一種就是熟人介紹,通過身邊的親戚朋友獲取的招聘信息。然後直接到相關公司面試。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總之找工作不只是找一份工作。工作很容易找。但你不一定喜歡。所以找工作最重要的是懂得取捨。最後祝找工作的朋友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有沒有決定去哪個省的什麼地方,這些都要提前查好資料,然後再去尋找這個城市裡面和你專業對口的公司,列表出來再去招聘網站上看看列出來的公司有沒有招聘,全部了解清楚後接到面試通知就可以去了。這個主要靠的還是自己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充分哦!還有一種比較笨的方法就是去到你所選定的城市去參加招聘會,但是這種方法不建議,畢竟風險比較大,花費比較多。希望能幫到你。


1、如果喜歡做對口的工作,建議放低姿態,別說一個省,一個市一個區都有好的機械製造企業,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根據能力選擇其他。

2、找個喜歡的工種,哪怕是實習身份也行,你要解決入職這一環節。想著去山頂,也要從山腳下開始不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