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

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河姆渡人就已經開始使用榫卯構築的幹欄式木構建築,在中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許多建築木構件上鑿卯帶榫,早在當時就發明使用了燕尾榫、帶銷釘孔的榫和企口板,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榫卯結構,標誌著當時木作技術的突出成就。

春秋戰國

榫卯工藝最早從建築沿用到傢具的時代。

秦漢

這一時期的木架構越發成熟,榫卯的種類也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榫卯磚、企口磚、楔形磚等。

魏晉南北朝

中國歷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各民族之間的文化、經濟甲流對家居的發展,起了促進的作用,榫卯也隨之発展。

隋唐

榫卯與傢具和建築同時進入發展鼎盛時期,高型傢具迅速發展,木構建築精密堅實。

宋元

宋代美學發展到了巔峯,一切皆具人文氣息。《營造法式》的頒布是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到較高階段的標誌。

明清

在傢具工藝製作精湛,使用道德榫卯結構共一百多種,建築形體簡單,建築呈現拘束但穩重嚴謹的風格。始建於明朝最大的木構建築—— 紫禁城。

近現代

數千年的延續全憑匠師的口傳相授,隨著「師徒制」的逐步消失,傳統榫卯結構的製作技藝正慢慢地變化於融入現代生活,欲來越多的人,開始傳承和發揚這項傳統工藝。

「梵木」的傢具都是榫卯結構,沒有使用一顆金屬釘子,只依託榫卯之間相互咬合而固定。

銀錠榫 | 用於兩塊厚木板拼接,兩板接合處開出榫口嵌入木楔,形似銀錠。這也是梵木傢具中較常使用的一種榫卯結構類型。

楔釘榫 | 多用於弧形材連接上下兩片出榫頭,中間插楔釘使連接材上下左右不位移,多用於圈椅扶手。

燕尾榫 | 兩塊平板直角相接,為防止受拉力時脫開,榫頭做成梯臺形,故名"燕尾榫"。

四平面 | 多用於桌、書架、櫃、條幾或書桌,造型四面平整。

圓材角接合 | 明清傢具結構,兩材接合,外表為斜切面四十五度相交內藏榫卯,常用於椅的扶手和前後腿接合。

惴惴榫 | 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此類造法在明式傢具中頗為常見。

▼ 「榫與卯 · 傳與承」 當代設計易陷於『匠氣』的沼澤中難以自拔,拿捏不好則會有嬌柔造作、為賦新詞強說愁般的扭捏,這早已不再被大眾接受。 古時的傳統技藝值得被尊重,使其得以流傳也實屬不易。 而不易中的不易則是將其繼續傳承。

「傳與承」有承上啟下之意,如何在尊重傳統之上提升改良,融入現代審美及生活方式於其中,是「梵木」一直在探索與實踐的方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