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榮在新和成的生產車間,這裏的每一條管道、每一個開關都是他一筆一筆在設計圖上畫下的。 汪曉勇 攝

  進入四月,杭州開往紹興市新昌縣的高速公路兩旁,處處春光爛漫。

  這沿途的風景,浙江大學陳志榮教授已經看了27年。當年,他還是浙大化工系一名留校任教不久的青年教師,一有空就跑到汽車南站買張長途客運票,趕往這個山區小縣。

  他的目的地始終只有一個——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早年,企業的名字是“新昌縣合成化工廠”。從一個校辦工廠,到現代化上市公司,陳志榮一直是新和成關鍵性的“智慧引擎”之一。

  一家生產研發基地遍佈全國、有着數以千計的工人和技術人員、產出上百種各類產品的大型化工企業,與一位大學教授,兩者的產學研合作能達到怎樣的深度?陳志榮點點自己的前額:“新和成大部分產品的技術路線都在我的腦子裏。給我一張白紙,我馬上可以把它們從頭到尾、清楚無誤地寫出來。”

  從董事長到基層員工,新和成人信任陳志榮、依靠陳志榮。他受聘擔任企業名譽總工程師,每年有好幾個月時間來到新和成各個基地指導技術研發、解決生產難題、培訓創新團隊……每趟出差,企業派來的汽車早早就在浙大玉泉校區門口等候。陳志榮笑着說:“這麼多年了,我從沒學過開車。”

  因爲那裏程碑式的成就他捧來中國專利金獎

  陳志榮對新和成有多重要?

  可以這麼說,這家企業發展歷程中一個個里程碑式的成就,都與他密不可分。

  2010年和2016年,新和成兩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他都是主要完成人。

  今年初,陳志榮與新和成的同仁們從北京領回國內專利領域最高獎項——中國專利金獎。他們多年產學研合作的結晶“一種連續化穩定維生素A微膠囊的製備方法”,直接推動新和成從傳統的化工合成進入到研發生產製劑這一新領域,實現了大跨越。

  談起這個令人振奮的話題,陳志榮的思緒一下回到20多年前。

  那時,他和現任浙大理學部常務副主任的李浩然教授帶領新和成的研發隊伍,在車間日夜苦戰,終於成功合成了維生素A,企業從此有了核心競爭力。但是,維A的銷售很快遇到問題。

  維A很不穩定,暴露在空氣中幾個小時就會變質,從而喪失營養功能。“維A最主要的用途是飼料添加劑。我們產品的穩定性不夠好,廠家使用時只能增大添加量,這樣成本就高了,因此,在市場上就缺少競爭力。”陳志榮說。

  大家發現,當時國外的先進同類產品已經升級爲穩定化微膠囊,把維A包埋起來,和空氣隔絕。但這套技術難點很多,一時看起來無法攻克。

  2003年前後,陳志榮又幫助企業研發出了類胡蘿蔔素——蝦青素、β-胡蘿蔔素、斑蝥黃、番茄紅素,同樣是價值極高的添加劑,卻也同樣不穩定、易變質。這時,解決包埋技術難題就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新和成首先考慮的是尋求專利技術轉讓。一家國際領先的丹麥企業來了,帶來厚厚一本“祕籍”。對方介紹,包埋技術是一整套方案,其中每一個配方、每一種工藝都要單獨作價轉讓。

  一個配方和工藝,對方就出價150萬歐元。中學化學老師出身的新和成董事長鬍柏藩翻翻那本“祕籍”,各類規格品種足有100來個。如果全都買來,價格簡直是天文數字。

  胡柏藩找到陳志榮:“我們還是得自己幹。”

  陳志榮是學化工的,而把維A做成微膠囊屬於製劑工藝,不是自己的專業,有很多問題不清楚。然而,稍作考慮,他答應了下來。

  多年跟隨陳志榮研發製劑的新和成製劑研究所所長石立芳說:“這就是我們欽佩陳老師的地方:他遇到困難從不繞着走,總是踏踏實實幫企業提升創新能力。”

  陳志榮買了兩本厚書,自學制劑工藝。又發動學生廣泛蒐集相關資料,很快就掌握了製劑化技術的關鍵原理。

  胸中有了藍圖,陳志榮就帶着幾個研究生駐紮在新和成,和技術人員共同組成團隊進行系統的製劑化工藝研究。在突破了關鍵技術後,他埋頭設計工藝,指導項目團隊採購、安裝、調試相關設備。僅用8個月,他們就拿出了蝦青素的製劑樣品。送到國外檢測,一次就通過了。

  “我們迅速把這套技術延伸到其他品種,每3到5個月就有一個新突破。”陳志榮回想起來仍頗爲興奮。科技的力量推着企業大踏步地前進。

  當技術應用到最關鍵的維A上時,又發生了各種不奏效的情況。陳志榮照樣迎難而上。“我還是從系統性的理論研究開始,一點點從根源上尋找失敗的原因,設計新配方、新工藝和新裝備。”陳志榮和北京化工大學的專家合作,用改良裝備解決了連續乳化的問題;又找來有高分子材料背景的年輕專家浙大尹紅副教授加入團隊,共同設計出一種新的包埋材料。

  “最終發明的這項技術,不僅完美解決了維A的包埋問題,還有很強的拓展性,可以應用到香精香料和其他許多營養素上。”陳志榮說。如今,新和成的各類製劑產品正在大規模佔領國內外市場。

  因爲校園車間無縫切換 他早已成了企業一員

  陳志榮常說,在新和成,他找到了心目中產學研合作的理想狀態。

  他和這家企業是因一次“停車喫麪”的偶然機緣相遇的。

  上世紀90年代初,和當時許多高校青年教師一樣,除了把課教好,陳志榮經常琢磨怎樣才能找到項目,在科研上做出些成績。他嘗試和一些企業合作,但遇到的企業領導大多目光短淺,往往一拿到初步研發成果,就不再搭理他,有的甚至連允諾的經費都沒給足。

  李浩然和陳志榮在大學時就是睡上下鋪的好哥們兒。1992年年初的一天,他倆出差回杭,路過新昌。李浩然說,下車喫碗麪,再去看個朋友,他在縣裏一家化工廠工作。

  就這樣,陳志榮從“縣裏的這家化工廠”接到了第一個合作項目。他回到學校後很快解決了連續化工藝流程問題,把設計好的圖紙發了過去。許久沒有迴音,陳志榮心涼:又遇到賴錢的老闆了。

  沒想到4個月後,他突然接到企業打來的電話。原來,他們照着圖紙改進了裝備,完成了試車,把後續工作都做好了,現在工程運行順利,要向陳志榮一次性付清研發經費。

  “這家企業不只要賺錢,更在乎實實在在做成事。這也是我的價值觀。”陳志榮說。從那時起,他和李浩然就與新和成緊緊攜手。

  高效精準的科技創新,來自親密無間的合作。多年來,從浙大的實驗室到新和成的車間,陳志榮已無需切換狀態。

  在這裏,見面的人都喊他“陳老師”。其中有他在浙大多年培養的研究生,他親自送到企業工作;有早年和他在車間裏並肩奮戰的技術員;還有許多年輕人,加入新和成後,陳老師領着他們走上成長的快車道。

  和這些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陳志榮做成了許多事。新和成總部大廳的展示牆上,每個小櫃子裏都裝着一樣產品:維生素A、維生素E、β—胡蘿蔔素、芳樟酮、檸檬醛……陳志榮拿起一樣,當年和大夥兒一起搞研發的往事就全浮現在眼前。

  成功研發出維生素A,是新和成發展壯大的一次“關鍵戰役”。新和成維生素A車間老工段長汪良標說,從投入原料到產出成品,整個工序非常漫長,分爲好幾個工段,儀器一發動就停不下來。炎熱的夏天,車間裏沒有空調,做實驗還得戴着口罩甚至防毒面具,人人汗流浹背……

  陳志榮和大家一起鑽進車間,連續奮戰了幾個月。當時缺少自動化實驗設備,實驗各個環節都要有人在場,大家輪流值守。陳志榮說:“困了,就靠在反應釜邊上、躺在條凳上眯一會兒,一天只能間斷着休息五六個小時,到後來累得一坐下就能睡着。就這樣,終於把維A項目攻了下來。”

  如今,漫步位於新昌老城區狹窄街市中的新和成老廠區,陳志榮心中充滿感慨。他穿過那些老式建築裏空曠的走廊,走進自己當年的辦公室,指着牆上一塊寫字板回憶往事:“就是在這裏,我們討論工藝流程,探討技術難題,規劃科研方向,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啊。”

  這些日子,已經成爲陳志榮與新和成人的共同記憶。企業慶祝成立30週年,評選“工程楷模”,陳志榮成爲當之無愧的人選。每年,新和成給每個員工發放工作服和勞保用品,陳老師也是理所應當地有一份——他早已是企業的一員了。

  因爲總是自帶一股氣場 他是技術人才主心骨

  陳志榮自帶一股氣場,這是新和成人人都感受到的。

  他看上去略顯瘦削,實則很結實,並且精力旺盛。從杭州趕到新昌數小時的車程,他一到就進車間指導技術,從來不需休息。他站在儀器旁邊和技術人員交流,手裏不拿一頁筆記,對各種疑問滔滔不絕地給出答案。

  他記性奇好,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大家都說,厚厚一本學術著作,你讓陳老師用一句話概括,他能指出精要;你讓他講3天,他也能講得不重樣。

  陳志榮指導的浙大碩士研究生李建東,從做畢業論文起就被陳老師派到新和成,畢業後一直留在企業工作。他說:“初到企業,一切都那麼陌生,天天提心吊膽的。但陳老師每次來到我們身邊指導時那種淵博、自信的氣質和滿腔激情,讓我很快安下心來,覺得什麼事情都不再難了。”

  在陳志榮身上,優秀工程師那種讓人讚歎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對現代工業複雜精密的“龐然大物”瞭若指掌。走進新和成的生產車間,密佈的各類設備和四通八達的管道讓人眼花繚亂。而在陳志榮眼裏,這卻像“1+1=2”的算式一樣簡單明白:這裏的每一條管道、每一個開關,都是他一筆一筆在設計圖上畫下的。

  有一次,一種新產品要建生產車間,但企業手頭只有寥寥幾行字、還不夠一頁紙的技術資料,只好求教陳志榮。“隔天,陳老師就發回一套精細的工藝流程圖。”新和成的車間主任祁勇說,“大家驚歎之餘,挖空心思要再做點兒修補,最後在某個環節加了個備用方案,萬一日後運行中出現問題可以頂上。”這個車間就照着陳志榮的圖紙建起來了,施工中沒有遇到任何需要調整的地方。最讓祁勇服氣的是,車間建成運轉多年,自己加的那個備用方案從沒派上用場。

  陳志榮讓人意識到,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思維,都來自一種高度自律的生活追求。他每天堅持鍛鍊,能一口氣做數千個俯臥撐。他說,這是明確的目標和科學的方法共同帶來的結果。

  現在,陳志榮的學識和人格魅力正在感染、集聚更多的人。新和成從應屆生中大量招聘技術人才,每次面試高端人才,陳志榮都親自參加。他還擔任新進企業的博士的導師:“我給他們上的第一課,就是講在企業研發創新產品和寫論文不一樣。論文可以追求結果的新奇,產品首先要有實用價值。”

  新和成的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邵力平感慨說:“那麼多人才能留得下,成長起來,靠的就是陳老師這個主心骨。”

  【浙江新聞+】

  新時代呼喚更多“陳志榮”

  曾福泉

  科技成果轉化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浙江大學陳志榮、李浩然等專家與新和成公司長達27年的產學研合作,是頗具示範意義的。在他們的經歷中,我們看到,專家和企業真正成爲了一家人。

  他們共同經歷創業的艱辛,攜手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在企業成長起來之後,仍然保持了對創新的強烈追求。雙方始終互相信任、互相依靠。企業沒有一拿到成果就過河拆橋;專家也沒有虎頭蛇尾,從技術原理到產品問世,一直源源不斷提供智慧支撐。互助互利的合作關係,經過多年的積澱,已經轉化爲一種情感。

  成爲一家人,關鍵是價值觀要契合。新和成始終把創新作爲企業發展動力,研發投入佔比多年來持續增長,讓專家感到企業不止要賺錢,更想做成事,有填補空白、探索前沿的雄心壯志。陳志榮等專家不是隻顧追求新奇的結果,而是始終圍繞市場需求和提升企業競爭力來搞研發,這樣纔會受到企業歡迎。

  在陳志榮與新和成合作之初,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非常突出,亟需大學和科研機構幫助共同研發新技術新產品。今天,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日益凸顯,但總體上看創新能力和高校、院所仍有相當差距,特別是破解關鍵“卡脖子”技術難題,仍需深入的產學研合作。還有很多企業在期待遇到自己的“陳志榮”。

  要讓更多的專家和企業的需求結合到一起,成爲一家人,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我們看到,得益於浙大一系列體制創新,陳志榮方能沒有顧慮地投入時間精力與企業合作搞創新。他破格評爲副教授,後又評爲教授,可見其產學研合作成果得到學校充分認可,在人才評價體系中佔據應有的分量。今年,我省全面實施“科技新政”,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自主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對完成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可給予70%以上的權屬獎勵等,這些措施將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打破條條框框,激勵科研人員在更廣闊的天地中發揮聰明才智,結出豐富多彩的創新成果。

  記者 曾福泉 通訊員 柯溢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