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問題被收錄至活動「十萬個是什麼」中。

活動時間:11/29 - 12/14

活動規則:大於 200 字的客觀事實定義,且註明可信來源,創作時間在前的優先採納。

活動內容:歡迎參與活動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優質內容將有機會被收錄在《十萬個是什麼》電子書中,同時還有機會獲得一份精美的知乎周邊禮物。更多相關問題請進入活動頁面了解。

這是一本留給未來的百科全書,我們邀你一起合著。期待你的分享~


「隨手」意為隨便的一手棋。

大部分時候描述的是不好的結果。

通常評價那些沒有深入思考,導致漏看了某些重要變化的棋。

更多時候是用在復盤,一步步找到最後崩潰的根源。那步棋通常就是「隨手」。

因「隨手」而輸棋對於職業選手來說是相當痛苦的一件事。不是輸在力有不及,而且輸在自己的大意和失誤。

柯潔在與AlphaGo的棋局失誤而落淚

但只要是人,又有誰能不犯錯呢。

不過,懊悔和不甘,一直是人類變優秀的動力。

也正是因為圍棋里,我們從來沒法做到完美,這個古老的遊戲才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


隨手,又名:不假思索的一手,別名:顯而易見的一手,曾用名:跟著感覺走。

隨手的師妹叫俗手,兩人的年紀相仿,青梅竹馬,郎才女貌,常常出雙入對,比翼雙飛。

隨手往往是似是而非的一手。初學者容易下出隨手棋,因為初學者眼界不大,構思不深,算路不遠。

隨手常常是自以為是的一手。老手也容易下出隨手棋,因為老手見多識廣,仗著經驗豐富,容易疏忽大意,忘記小心行得萬年船。

高手也難免隨手,常自以為發現靈光乍現的一步,卻多半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一手。


隨手棋,顧名思義就是沒有經過充分思考,相對比較隨意下出的棋,也稱「感光著」。

理論上,因為人不是機器,不可能每一步棋都計算縝密;更關鍵的是,對局是有時間限制的,不可能每一步都長考兩個小時,所以因為時間和精力的原因,幾乎每一位棋手在對局過程中都會下出若干個隨手棋。只不過有的人下出隨手棋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而有的人下出隨手棋被對手逮個正著。

最出名的隨手棋,應該算是聶棋聖在1989年首屆應氏杯決賽第四局的一步隨手的「靠」。白140手這一步棋被時任中國圍棋協會主席的陳祖德稱為「二十世紀最可怕的一步隨手」。直接讓中國的第一個圍棋世界冠軍推遲了6年,也成為了很多圍棋愛好者的一個遺憾。事後分析來看,當時曹的時間幾近耗盡,所以為了不給曹喘息的時間,聶老才隨手一靠,想不到被人稱「曹燕子」的曹熏鉉敏銳的抓住。

其實,有一位前輩名人說的話很有道理——「隨手棋也是一個棋手水平的一部分。」


這麼說吧。對於職業棋手而言,很多的死活,乃至大勢的判斷,在幾千上萬盤對局後已經形成本能了。

可以在野狐上看職業九段的快棋賽。他們十五秒一手棋的棋力都能達到職業六七段慢棋的棋力。

但也正因為如此。在慢棋比賽時。對於有些棋的分析不足。誤以為是簡單的死活問題(對他們來說的簡單),在事後,或者有時是一落子就意識到自己「隨手」了。

這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人的精力有限。對於動輒四五的小時的比賽總有精神不集中的時候,再加上人類下棋原本就有很多算不清楚的部分。所以「隨手」棋也是不可避免的。


憑直覺第一感選擇的點,沒有經過多少計算。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