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孟媽

圖 / 網絡

前幾天,大家一定被小豬佩奇刷屏了。

《啥是佩奇》一上線,網友的評論出奇一致的叫好!孟媽的朋友圈,十個有9個都在瘋狂轉發!

啥是佩奇?不是一頭小豬麼?一頭情商很高的小粉豬。還真不是。

刷屏的人都看得出,《啥是佩奇》是部電影的宣傳片,再說白了,是廣告。但它卻還是能迅速形成病毒式傳播。就靠“一窩小豬”賣萌嗎?怎麼可能?它靠的是,讓看的人突然接收到一個提醒:你在都市裏像油條豆漿一樣熟悉的佩奇,農村裏的爺爺並不認識。

它靠的是,強迫看的人去感受父親對兒子回家過年的期盼,對孫子的想念,以及被“不回來啊”帶來的打擊。

說到底,它靠的是咱中國人的情。扎心的情。湊熱鬧轉發下,扎扎你的心。

不得不說,孟媽看到這部宣傳片,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孟媽和孟子,雖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看看外公外婆,但真正有效的交流卻不多。很多年前,孟子還小的時候,孟媽就拒絕過讓老人帶孩子。

一來怕老人太累,二來覺得老人帶孩子有很多隔代寵溺的問題。

隔代教育,是當今時代家喻戶曉的代名詞,指的是孩子爸媽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撫養教育,孩子父母是中間隔着的這一代,也是和孩子不親的一方,教育出現隔代,親子關係也令人擔憂。

在《媽媽是超人3》裏面的嘉賓黃聖依和兒子安迪,便是隔代教育出現重大問題的最好例證。隔代教育都給雙方帶來了傷害,從何體現呢?

首先,在節目開始時的「親子默契考驗」中,黃聖依表現出嚴重缺乏默契,可以說是相當不瞭解孩子了,嚴重到什麼地步呢?親生父母居然連孩子的年齡都記不住,黃聖依將五歲半的安迪記成了七歲,並且安迪喜歡的玩具,喜歡的食物,有什麼習慣都一無所知,成了最大的笑話。

事實上像黃聖依這樣的隔代教育在中國絕不是個例,無數的父母都經歷着工作忙碌或者是其他原因失去教育孩子機會的困境,相信絕大部分的父母是不會願意讓孩子接受隔代教育的,不過各自有着各自的言不由衷,都是可以理解的。

不在孩子身邊屬於無奈,但忘記關心孩子便是你的罪過,孩子自小就得不到父母的愛,渴望被愛獲得卻是現實的孤獨,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已缺位,那對孩子的關心便要彌補回來。

關心孩子並不是給他買多少昂貴的禮物和多少花不完的零花錢,孩子需要的是陪伴和關心。

父母可以每天晚上給孩子打個電話關心一下他今天的表現和收穫,最起碼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雖然不能陪伴在身邊,但是也是非常關心和愛護自己的。

隔代教育一直是個頭疼的問題,老人寵孫子該如何插手困擾很多父母。老人寵着孫子,無非是一片愛孫之心。但是理解歸理解,萬一孩子被寵壞了,這就讓人發愁了。

孟媽覺得就像《啥是佩奇》一樣,想和上一代和諧相處,你們必須有溝通。否則雙方的鴻溝會越來越大,大到無法逾越。但這種問題要如何化解呢?

孟媽覺得,和老年人溝通,最重要的是掌握這幾點。

忌諱當面指責,誠懇溝通最重要

樹要皮,人要臉。別以爲你們夠親密了,別以爲孩子是你的,當面指責公公婆婆、親爹親媽就沒問題。人家勤勤懇懇地幫你帶孩子,而你有點小事(至少在他們眼裏)就當面指指點點的,誰不委屈呢?誰還聽得下你的建議?

所以孟媽覺得,老人帶娃,最希望的不是你們的感恩戴德,而是你們的信任,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需要着。如果真有事情看不過了,不要噼裏啪啦好幾件事連着講,這樣太傷老人的心了,挑幾件真的重要的,跟他們好好溝通。

是誰的爹媽,誰就負責協調

孟媽看很多社會新聞,發現婆媳矛盾十之八九都是孩子養育問題。再仔細一想,無論兩代育兒分歧有多大,婆婆很少會跟他的親兒子吵。原因嘛,大家都懂,他們纔是一家人,自家人好溝通嘛。

說真的,遇到育兒分歧,別真的把婆婆當親媽那樣說話。除了對自家孩子和上司,一般人也沒那個氣量被人指責,特別是人家還幫你辛苦帶娃。

我們家要出現育兒分歧,我第一個先找老公,給他分析其中的利弊。如果老公覺得我言之有理,那就讓他出面跟公公婆婆談,無論結果如何,都會比我親自去談好一些。但假如家有個不管事、不靠譜的老公,婆媳矛盾真的有大半是他的責任。

大事你要做主,小事沒必要斤斤計較

辛苦生的孩子,自己也不能做主,你肯定不服氣吧?但換個角度想,老人辛苦大半輩子,好不容易閒下來,現在廣場舞不跳了,喝茶時間放棄了,甚至背井離鄉地給你帶娃,還一點事不讓他們做主,對孩子好又被你們指責,他們能服氣嗎?

別說老人不聽勸,你那一張紙都寫不完的育兒規矩,你自己都不能完全遵守,憑啥要記憶力和精力都不如你的老人全部都做到?既然都已經給老人家帶娃了,就不要再完美主義了。細則不一定要執着,但原則一定要有。喫多了一顆糖,看多會兒電視,這些屬於可以退讓的事情,但是孩子幾歲要把尿,幾歲要戒奶瓶,這些你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父母的教育,比老人影響更大

抱怨孩子被老人寵壞時,你要想想,難道父母就沒責任嗎?指望老人帶娃,還要指望老人教育孩子?大多數的老人能力和精力都沒法達到你的要求。

很多時候,現實更像《啥是佩奇》裏,老人對孩子的影響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大。壞脾氣的孩子,不止是因爲有嬌寵他們的祖父母,還有一對沒耐心的父母;內向的孩子,不止是因爲祖父母不愛帶他們出門,還有一對不關心他們父母;

不愛讀書的孩子,不止是因爲祖父母沒有文化,還有一對不會啓蒙的父母;比起祖父母,父母纔是對他們影響最大的人。

-END-

孟媽

90後“小鮮媽”,愛生活、愛分享,愛孟子也愛孟子他爹。筆耕多年,積累了近70萬粉絲,和各位寶媽分享最新最潮的帶娃姿勢,科普最酷最有趣的母嬰內容。

2019 / 01 / 19 星期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