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5G+智慧醫療場景今天上午“首秀”:位於大虹橋地區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西院手術室內,神經外科王鏞斐教授、陳亮教授主刀,分別進行內鏡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枕下乙狀竇後入路治療橋腦海綿狀血管瘤。遠在20公里外的聯通大廈裏,通過聯通5G網絡、華爲公司5G無線設備傳輸的超高清手術圖像,幾乎無時延、無卡頓地呈現在主會場4K屏幕上。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瞭解到,首家5G智慧醫療應用示範基地今天正式落地華山醫院,這也是5G智慧醫療的又一次實踐。

  超大帶寬無時延,促智慧醫療再升級

  去年此時,李克強總理視察華山醫院遠程會診中心,時隔一年,華山醫院智慧醫療再升級。會場內的4K屏幕上,手術毫髮畢現呈現出顱腦內血管及功能區。專家在臺前進行細緻講解,“這是蝶竇區,主刀醫生將內鏡通過鼻腔進入這裏,找到垂體瘤……”

  “此次應用示範,我們選擇了一臺內鏡手術、一臺顯微鏡手術。”華山醫院副院長毛穎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以往沒有通訊技術,一臺高精尖手術只有站在最前排的兩位助手看得到全過程,‘外圍’沒有良好的視野觀摩。隨着光纖時代的到來,手術室圖像可傳至示教教室,清晰度達1080P的圖像,可讓更多醫生掌握手術技巧。”5G時代則再次升級,超大帶寬、超低時延、超寬鏈接,從有線到無線,手術示範突破了時間、空間的侷限,由此爲技術傳播插上了“更強壯的翅膀”。

  不到兩小時,兩臺高難度神經外科微創手術順利完成。近60位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學員“零距離”觀摩了手術過程,在華山醫院進修一月有餘的黃禮德,來自廣西百色市人民醫院,他驚歎於技術的精湛、專家的講解,“整個手術猶如在我面前開展,能有這樣的學習機會十分寶貴。邊遠地區醫生通過技術可同步掌握最新知識,例如我們神經外科醫生,登錄‘神外諮詢’手機終端便可實時瞭解到華山醫院等在內的前沿知識與頂尖技術。”

  提升了網速,更將變革現有醫療格局

  5G爲醫療帶來的遠不止網速的提升,更是醫院管理理念、思維方式的轉變和飛躍。近半年前,華山醫院、中國聯通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就5G+醫療的實際應用場景進行了創造性探索,目前已在多個國家重點學科探索搭建醫教研一體化平臺,華山醫院西院手術室、辦公室及會議室也已基本覆蓋5G網絡。雙方已在AR遠程醫療、院前急救、遠程手術等多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未來將會有更多場景落地。

  華山醫院副院長邵建華說,未來醫院充分利用新技術的發展,圍繞分級診療、遠程醫療及患者體驗等醫療衛生的重點工作進行前沿規劃,打造基於5G的智慧醫院平臺。基於5G基礎上的物聯網實踐也將開啓探索。毛穎則介紹,以放射科爲例,海量數據目前尚未得到合理應用,隨着5G時代的到來,醫生可無線調取數據實時診斷,還能結合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等高新技術,使診斷與手術更加精準、傳播更加迅捷。

  上海聯通沈可副總經理補充,上海聯通已在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智慧醫療、車聯網、無人機等領域全面開展5G部署工作,現階段5G在醫療行業更多的是現有服務的升級,發揮5G大帶寬、低時延、網絡切片等能力;今後還將不斷建設和完善5G+平臺,形成基於5G的醫療整體解決方案,構建“專屬雲+私有云”的混合雲平臺,向醫院提供性能成熟、產品豐富的專屬醫療雲服務,促進醫療服務理念和模式的革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