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媒体报导,达芙妮前身为永恩国际,1987年时由香港台商陈贤民和张文仪创建。达芙妮巅峰时期,每年售出5000万双女鞋,在中国市占率近20%,每卖出5双鞋就有1双是达芙妮,公司市值曾高达195亿港元,创办人陈贤民因此被称作「鞋界郭台铭」。

 

2004年,达芙妮股价快速飙升,从0.5港元升至11.8港元(约新台币46元),2008年至2012年期间扩张速度最快,每年开设800家店面,总店面数在2013年达到6702家,较2003年时的739家多出9倍。

 

不过,2011年至2014年间,达芙妮业绩受女鞋市场整体下跌影响,整体出现下滑。2012年,达芙妮存货开始走高,销售收入104.47亿港元(约新台币413.7亿元),公司存货却达26.43亿港元(约新台币104.7亿),2013年,毛利率、净利率、营收、净利持续走低下滑,开始关店。

 

2015年,达芙妮转盈为亏,亏损3.79亿港元(约新台币15亿),关闭805家店面,2016年亏损8.19亿港元(约新台币32.4亿),关闭1030家店面、2017年亏损7.34亿港元(约新台币29亿),关闭1009家店面,三年来总计亏损超过23亿港元(约新台币91亿)、关闭逾3千家店面。

 

事实上,达芙妮曾在2016年投资选秀节目《蜜蜂少女队》、时尚杂志《vivi美眉》,寻求跨界合作,但这项投资反倒造成达芙妮亏损约新台币1亿元;达芙妮也曾与纽约SoHo区的潮流买手店「Opening Ceremony」联名合作设计,打算跨足时尚,却在合作后期声称不符合达芙妮形象定位。

 

达芙妮执行董事张智乔曾说,达芙妮无法完全成为一个时尚品牌:它的历史品牌价值还是有性价比的大众女鞋,市场没办法完全推翻。如今,达芙妮重返百货、门市革新形象,主打轻奢简约风,还邀请曾在Charles Keith服务的设计师Michael Zawadzkl提供设计,但这些改变是否能有成效,目前尚未看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