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的事」坚持的向下迁就,并不能得到最完美的结果;或许它让另一个难题得到解套,但它同时必然导致人生走向错误的方向。就像Ben说的:「坚持做对的事,永远不会错。」

 

 

当初在看完电影预告与简述后,我原本设定这是一部关于「组织群体心理学」与「女权主义探讨」的电影。而最终我觉得,在导演Nancy Meyers手里的《高年级实习生》,以一种缓慢式幽默的脚步,讲一种面对生命空虚的方式,以及坚持自我的精神。

所以这次三件事呢,会从Ben在片头的自述开始谈起,说说他与我们所有人「心里的空缺」;再将焦点转到Jules身上,讨论她在失去自我与坚持自我之间的徘徊;最后,则是讨论结局中「回到原点」的设定。

 

第1件事:填补心里的空缺

▍空洞的样子

其实,生活产生的空洞不只源于退休后的漫无目标;对我而言,一旦陷入循环性地无追求的人生,都是空洞的。

学生之于反复填鸭的明天、上班族之于生产线上琐事的重复,这些状态都像Ben的退休人生一样。在电影里,他环游世界、做瑜伽、打高尔夫球⋯⋯尽其所能地填补时间的空缺,却填不了心里的空洞。就像片头自述所说:「我知道我的生命出现空缺,而我必须尽快填补它。

最终,在遇见ATF的传单后,Ben终于找到第二人生的目标。如同他所说的:「关键,就是不断前进。

然而,问题在于,人生应该不断填补空洞,就像拼拼图般一块不剩地填满,还是适当与一点点的空洞相处呢?对此,故事的结局设定给了很好的答案,不过姑且先搁著,放在第三件事一并说吧!

▍总结来说

《高年级实习生》在轻松小品的步调里,带领观众去感受人对于空洞的人生,应该有什么样子的打算。

 

第2件事:为了别人,失去自己

电影里,Jules事必躬亲的态度,让她在短短18个月里将小小的新创公司带到两百多人的中型企业。然而,事业上的成功却也让她的生活遇到危机。

在一开始,她年纪轻轻就创业有成,也有爱她的Matt愿意辞去工作,专心于家务与女儿的照顾,一切的一切都看似一帆风顺的人生胜利组。

然而,在发现Matt外遇后,她开始对自己的决定感到怀疑,怀疑是自己对家庭生活的忽略导致老公出轨,并差点以为「只要我不再加班,彼此就能回到十八前的关系」。

但婚姻维持的方式,从来都不是单一方的委曲求全呀。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Ben,用多年的阅历告诉她:「还记得这间公司的一切是谁建立的吗?别让低潮使你遗忘那个曾经成就一切的自己。

对「对的事」坚持的向下迁就,并不能得到最完美的结果;或许它让另一个难题得到解套,但它同时必然导致人生走向错误的方向。就像Ben说的:「坚持做对的事,永远不会错。

不过对于Jules坚持自我后对人生的变化,电影的设定也是蛮有意思的,也都留在第三件事吧。

 

第3件事: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最终,Jules继续在能让她发光发热的ATF打拼,而非让生活变成循环的空洞。

在故事设定里,ATF并没有因此而订单暴涨或身价暴涨,Jules也没有因此而突然拥有超高效率管理公司的能力。一切的一切都跟故事一开始一样,至少表象上是。

这个故事设定让我联想到《梭哈人生》

《梭哈人生》里,男主角并没有因为一份全息图而翻转人生、一夕致富,一切表象上都跟故事一开始没差多少。但表象之外,生命的齿轮却已悄悄地在转变。

故事里,最后Ben除了实习工作,也再次回到瑜伽班上课,试著为生活留一点白;Jules仍然面对公司排山倒海的工作。就像我们每个人,在电影结束后,琐事依然得去完成、梦想依然遥远、牵挂依然难以放下。

虽然表面上不真正变化,但心境的转换却是难以度量却真切存在的,像Jules终于懂得,在生活中「放入瑜珈」的意义。

 

 

 

〔延伸阅读〕

【电影】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关于情感的各种面貌与幽闭者的心

【电影】派特的幸福剧本 (Silver Linings Playbook):关于片名意义、幸福的途径、孤独的内心世界

脸书专页:【魔笛手的关于三件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