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在潟湖岸邊欣賞倒立水母。(記者洪臣宏攝)

2018-09-02 16:56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林園區海洋濕地公園倒立水母固定六月消失,高雄地區從六月起雨勢不斷,氣溫低,意外造成水母不但沒匿跡,形成大雨過後小水母羣聚潟湖淺灘行光合作用奇景,海茄苳胎生種仔掉滿地且發芽,遊客跟著盎然生氣腳步不中斷。

滂沱大雨結束,林園區海洋濕地公園的遊客圍在潟湖岸邊,不時驚呼:「有水母!」他們不解,以往每年六月至九月,連水母影子都看不到,現在卻可以看見上百隻悠遊,有了意外小確幸。

林園區紅樹林保育學會總幹事蘇文華指出,倒立水母適合在水溫攝氏廿八度以下生存,六月至九月臺灣天氣最燠熱時期,水母會匿蹤,直到十月氣溫轉涼再出現,一、二月間為巔峯期,年年循環。

他說,今年從六月起高雄持續出現雨勢,七月更下起罕見連日豪大雨,這段期間氣溫不高,水母才會持續現身,但目前都是約五十元銅板大小的水母,在太陽露臉後羣聚淺灘行光合作用,體型較大水母不需經常與共生藻行光合作用,應該都還在潟湖深遠處「避暑」。

密集雨勢氣溫低,可能首度造成終年有倒立水母欣賞景象。蘇文華表示,他在養殖場飼養倒立水母實驗,發現在天氣熱時不會死亡,且生存狀況良好,但也不會長大。

同時正值海茄苳繁殖期,其隱性胎生種仔掉落潟湖沿岸,密密麻麻,蘇文華說,目前還沒有颱風驟雨將它們沖走,因不需要乾燥過程,一落地就開始長根及葉子,可望增添濕地公園水中綠意。

小水母雨後冒出來行光合作用。(記者洪臣宏攝)

海茄苳種籽落地即發芽。(記者洪臣宏攝)

倒立水母出現巔峯時期繽紛色彩點綴水母湖。(記者洪臣宏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