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裡有元素週期表鐵之後的元素,這些重元素只能在超新星爆發中形成,說明構成現在太陽系的材料是來源於上一個超新星爆發的殘骸。那這個超新星爆發後所形成的中子星或黑洞還存在嗎,又現在什麼地方呢?


如果你將太陽系的形成理解為「就地取材,來料加工」那種諸如「平地起屋」一類的「建造」模式。那你這個問題就是無解的,因為這樣的話,還有更詭異的問題比如「既然恆星都是在星雲裡邊形成,那星雲是集結成團的,恆星系與恆星系之間的距離不應該如此遙遠才對……」或者與之類似的相關問題在等著呢!

實際上我們知道太陽系旁邊不但沒有黑洞或者中子星,甚至連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都有幾十光年那麼遠,這是為什麼呢?

具體原因,不好意思,非專業人士的我不具備解答這個問題的知識水平,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正正是因為有你這個問題的存在(太陽系附近沒有中子星或者黑洞),所以我們可以確定太陽現在所處的位置,一定不是它最初誕生的位置。甚至說,太陽原本都不屬於銀河系,是被銀河系從其他星系搶過來的,這也是有可能的。只是目前來說,天文學家們普遍認為太陽最初是在銀河系更加接近核心的區域中形成,形成之後,遭遇某些事件,然後被拋出,從市中心附近被甩到邊遠郊區這種。

當然了,如果太陽沒有被拋出來又或者旁邊就有個黑洞什麼的,我們現在就沒有機會在討論與之相關的種種問題——這兩種情況任意一種,地球上都不會出現生命了。


可能在這個圖中某個角落。


追問的好喲,座等專業的回答。


星雲學說,只是假說,並沒有被普遍接受,所以,不要深究。即使普遍接受了,也不見得就是對的!


有一種假設就是上次超新星爆炸後形成的星雲形成了幾個恆星,包括太陽和周圍幾個恆星,跨服大概幾十到上百光年,包括4.2光年外的三體星系等幾個星系,星雲剩餘物質形成了瀰漫真空中的行星帶,氣體,等等,當然大部分地方是絕對的真空寂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