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阜,中國當代最傑出的青年相聲表演藝術家,年輕一代相聲藝人的佼佼者,中興西北相聲的頭號英雄,相聲天團青曲社的創始人,未來中國相聲的扛鼎之人。現任「中國曲協全國青年曲藝工作者聯盟」的副理事長兼祕書長(以下稱苗祕書長)。

苗祕書長的相聲最大特點就是,口齒清楚,條理清晰,功底深厚,颱風穩健。代表作有《滿腹經綸》《這不是我的》《學富五車》等等。

雖然苗祕書長早期作品有侮辱開國領袖的內容,但是好在苗祕書長能正面錯誤,公開道歉,也不失為一個好同志。還有苗祕書長的作品也曾提到島國女星,但都是抱著批判諷刺的目的,歸根結底是讓大家都瞭解資本主義的腐朽墮落。另外苗祕書長的作品也曾關注到寡婦之類的弱勢羣體,這都充分說明苗祕書長的作品接地氣,來源生活高於生活。

如今的苗祕書長,在緊張的演出之於,也積極參與到相聲的管理建設工作當中,緊密的團結在姜昆姜主席的周圍,為相聲的未來獻計獻策,殫精竭慮,並且高舉反三俗的旗幟,堅決的與三俗相聲的代表作鬥爭。

如今的相聲雖然表面繁榮,但是真實情況並不樂觀,隨著以姜昆,李金斗,戴志成等人為代表的老一輩相聲表演藝術家年紀越來越大,而好的青年相聲演員卻呈現出嚴重的斷檔,而某些團體的青年相聲演員只顧耍賤賣萌,沒有一點的藝術性。所以說相聲的復興之路還很漫長,但是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苗祕書長一定能接過姜昆姜主席的大旗,帶領中國相聲重現昨日的輝煌。


前幾日,苗阜微博上曬出了一張圖,很是顯眼。

在微博中,苗阜如是說:接過中央統戰部新社會階層代表人士的旗!

說來苗阜也已經36歲了,正是好時候。這一次苗先生成為青年一代的曲藝代表,是不是實至名歸呢?

那麼,看一下苗先生都做過什麼吧!

雖然說苗先生不是自幼學習相聲。但是,在同年齡段的相聲演員中,苗先生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

創立青曲社

2007年,年僅25歲的苗阜就和王聲創立了青曲社,並且一直延續至今。至於說代表作,《滿腹經綸》應該算是最經典的。除此之外的《學富五車》、《方言趣談》等等都還值得一聽。

至於說有的人沒聽過,那就怨不得別人了。當然了,聽多了你就會發現苗先生最喜歡用的就是錯字哏。從創立青曲社至今,這種手段一直就沒有變過。

可想而知,苗先生的毅力甚於常人。

再有一個,苗先生也是相聲界不可多得的漢語言文學博士。而且還是西北大學的兼職教授。這些對於一個相聲演員來說真是莫大的肯定。

當然了,有的人會說這教授怎麼万俟卨都不認識

看看苗先生的回懟,不查字典你們會麼?

但是,就這樣,人家就是個教授了,怎麼著吧?

最重要的一點,苗先生還是曲協的中堅力量。不記得上次開會,苗先生坐上了主席臺?靠邊是靠邊了,但是人家有進入中間的潛力。

高、大、上都齊活了

苗先生的前途不可限量。忽一人說,他還能認真的說相聲嗎?

另一人說道,獃子,能扛旗了,還說什麼相聲啊?非主流才會繼續說相聲呢。

眾人至此方放下心來。


苗阜應該是目前國內相聲行業不錯的相聲演員,他所創立的青曲社也是目前國內相聲社團裏不錯的社團。

相比德雲社,青曲社的努力更值得肯定。

相聲本質上起源於華北,逐漸的開枝散葉發展到西北,但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相聲在西北居然發展起來一個青曲社,為相聲的推廣和發展做出了努力,應該值得肯定。從模式上看,苗阜所職掌的青曲社文化內涵更豐富一些,這個對比於德雲社,德雲社吸收的傳統相聲要素要豐富,青曲社對年輕一代的尤其是七零後八零後的生活揉入作品中更多一些。從作品的典型性上看,苗阜和青曲社注重於作品的研究和推廣,德雲社更得天獨厚於北京的土壤,風格更加隨意一些。從傳播模式看,德雲社採用的是娛樂化手法推廣,集中了媒體優勢,而青曲社沒有這樣的資源,依託的是曲協系統全國推廣。從營銷模型看,德雲社屬於點對點推廣,而青曲社走的是團體大宗模式。

所以苗阜以及青曲社在國內是僅次於德雲社的相聲社團。


苗阜作為一個相聲界的新人,在相聲界也是有點名氣的,還自己創立青曲社,上過春晚,今年又是春晚《一年又一年》的主持人……一個80後,有這多成績與光環,前途不可限量。

本來現在相聲處於青黃不接的時候,能選擇這個行業,即使愛好也是勇氣,更是承擔了振興相聲的一個使命。苗阜能好好學相聲,而且說的還不錯,有一定的影響力,也肯定了苗阜的努力是有成就的,相聲《這不是我的》《杯酒人生》等也都人的不錯。

苗阜還涉足過電影界,做過導演,秀《苗阜秀》,也都有小成,一個年輕人能有如此成績單,應該是值得肯定的,如果他能繼續努力,努力普及相聲,讓相聲能有合理的發展空間,逐步走出低谷,纔是真的更好。

當然,現在的相聲的確是很困難,發展也是很不容易,參與者少,聽眾也相對而言的少,空間展示出來的東西有時還不易理解,苗阜出現在這個特殊時期,也是很不容易的。同行的郭德綱現在相對來說,相聲搞的還是不錯的,苗阜如果能與郭德綱加強合作,愉快的共贏相聲未來,這對於相聲界來說也是幸事,對相聲的未來也更有好處,是多方得利的好事,合作愉快也是很有必要的。

今後的苗阜能如何呢?今後的相聲如何呢?能夠在娛樂舞臺上有一席之地嗎?這都是個未知數,但是隻要努力,未來還是很可期待的……

(註:我只是一個普通的頭條號作者,文章所表達支持與反對意見,都只是個人觀點與看法,不針對任何一方。喜歡的歡迎關注呀,會努力更新文章)


苗阜是一個青年相聲演員,在相聲界是一個佼佼者,是奔著相聲藝術家的方向去的。

如果把郭德綱的相聲定義為傳統相聲(或者傳統派相聲)的話,苗阜的相聲就是現代相聲(或者叫現代派)相聲。

北京有一個德雲社,西安有一個青曲社,都很厲害,並且從環境條件和文化背景來講,西安的青曲社更加不容易一些,對於長遠來講青曲社現象更加有價值一些。

苗阜的相聲走的是開拓的路子,這條路不太好走,至少上一輩相聲工作者包括姜昆,侯耀文都沒能走好,倒是他們的上一輩和上上一輩的侯寶林,馬季對傳統相聲的發展創新更有成效。

但是,相聲這門藝術,肯定是要創新纔有出路,郭德綱的德雲社自己玩得風生水起,沒什麼動力創新,苗阜的青曲社如果步德雲社的後塵,就沒什麼發展空間,所以,苗阜走現代相聲的路子是對的。

畢竟,相聲界不能只有一個郭德綱吧?

苗阜的創新相聲之路肯定是要在體制內的幫助下才能實現,因此,苗阜和郭德綱不同,他是在體制內打拚,爭取獲得體制內的認同,這一點苗阜做的很聰明。


一個相聲演員有好的本子,有點功底,用心表演,出名了。

青年演員出名容易,保持就很困難了。歸根結底還是創作問題。因為創作跟不上,作品就容易雷同化。表演落入窠臼。

對於青年相聲演員來說,一定要結成一個團體,互相學習,各展所長,纔能有良性發展。就像跑馬拉松,一開始衝出起跑線後一定要儘快脫穎而出,並且在一個穩定的團體中進行途中跑,積聚力量。

但是現在的相聲演員很容易涉及到經濟利益。很難彼此合作,都熱衷於創立自己的小團體,忽視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

過去的相聲只是在街頭表演,一段相聲可以說好多年。現在一上電視,瞬間死亡。所以一段相聲要有不同版本,有電視版本,有劇場版本。小劇場要養自己的創作班子,不能成天上網抄段子。要放下演員的架子,不要以為自己說相聲就是相聲的專家了。

賈玲演小品了,她的老師早就成小品專家了,高曉攀的嘻哈包袱鋪現在也涉足小品領域了。連小悅悅都去演小品,演電影了。相聲已經變成了敲門磚。


僅從五官來看,是一個"小人"…


此貨把万俟卨讀成(萬莫其),投靠姜昆(其清華大學客座教授的聘書已經被收回),與郭德綱死對頭。剛剛被聘為西北大學客座教授(有可能收回),為此有人說西北大學校長腦袋被驢踢過。此人工作是說相聲,但不知道他有什麼段子。只知道他撕郭德綱。心胸狹窄,有差距不思考學習,趕上,只妄想藉助某些實力打壓。經鑒定,此貨就一江湖小混混耳!


客觀點說,單論水平,雖然比不上德雲社很多人,但是也比很多人強,畢竟也在園子裏堅持演出。

即便如此,我依然不喜歡他。

一是心態越來越功利,標榜自己是漢語言博士,削尖腦袋往主流裏鑽。這兩年水平不見長,語氣倒是越來越狂,已然以藝術家自居了。

二來是基本功明明差的太多,還老覺著自己什麼都會,一個段子演好幾年,老覺得他像個跳樑小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