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當然在力挺楊元慶,因為楊元慶在1994年的PC時代幫助柳傳志站穩了腳跟,成功的幫助聯想上市,並且將倪光南排除出管理層,而當時柳傳志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是楊元慶用自己的實際業績幫助柳傳志力排眾議,所以對柳傳志來說,楊元慶和他的關係是亦子亦友。

柳傳志對楊元慶的力挺可以從他的表達中看出:「楊元慶確實遇到了困難,但是他當時確實起到很大的功勞,所以我覺得應該客觀的看待一個人。」

在最開始楊元慶選擇接班人的時候,還有郭為,但最終柳傳志顧念舊情還是選擇了楊元慶。柳傳志曾經形容選擇接班人的條件:「選擇接班人就猶如找女朋友,既要選擇長得漂亮的,也要選擇愛自己的,如果對方漂亮,但不足夠愛自己,又有何用?」他甚至公開說:「楊元慶像我」。

在聯想的年會上,楊元慶仍被大肆誇耀,誇他的人當然是柳傳志:「元慶是個不服輸的人,有追求,有韌性,懂得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

那楊元慶錯過了什麼聯想集團大的戰略呢?

1、2012年,楊元慶宣布了「PC+」戰略,還在PC的後台設備、伺服器、雲服務領域同時開拓市場,但是沒有一個發展起來,這是真的不落地的戰略;

2013年,楊元慶宣布將聯想為Think業務集團和Lenovo業務集團,但是現在兩個集團都沒有PC外的其他業務線發展起來,不像小米從手機到生態,更不像蘋果從ipod到手機,再到ipad,和TV;

2014年,聯想戰略又變成了四個業務集團:PC業務、移動業務、企業級業務和雲服務業務;

2015年,聯想集團業務又變為個人電腦業務、企業級業務和移動業務三大業務,但是除了個人電腦業務,聯想還是啥也么有;

2016年,「三波戰略」:PC業務、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業務、自然語言交互和人工智慧業務,但什麼也沒有變化;

2017年,新「三波戰略」:電腦業務、手機業務,智能設備和「設備+雲」,但是還是沒有落地。

每年聯想一戰略,但是每年都不落地,這不能不說是楊元慶的問題。

2018年Q1聯想營收119.13億美元,同比增長16%。聯想集團凈利潤為7700萬美元,聯想沒落了!

你認為聯想目前的問題是柳傳志的問題還是楊元慶的問題?

看了題目、再看很多頭像有黃v標誌的專家們的詳細解讀,我想問:雞毛?!

1 柳傳志,他在所有向外發聲時一定是力挺元慶兄弟的,在聯想的組織構架需求上,他也必須在發聲上力挺元慶

2 實質呢,元慶兄弟並非柳傳志的嫡傳弟子,更不是他的得意門生。柳傳志能夠把聯想的盤子做成國際,功不可沒、更顯示其捨我其誰的能量和功力。他不可能帶出來元慶這種清熱選手

3 聯想的發展速度背後,是國家行政系統、公務員系統、企事業系統多年的支撐,每一次聯想的進步轉折,都有國家相關係統的大力推動。

4 元慶,背後保障組織、支撐組織,不用想,那是中國絕大多數商業者不具備的。元慶兄弟能量是很大的,中國商業界誰見到他都得主動打招呼,有地位、有輩分。

5 表象上看,元慶商業管理實力薄弱,但,必須重視得一點問題是,聯想仍然是大企業、聯想的逐步沒落原因不在元慶,而在於時代!就像IBM、就像戴爾,是時代淘汰了他們!元慶兄弟無罪

6 很多二貨喜歡那華為對比聯想,我想說:傻逼行為。華為、中興,都是中國國家系統主力推動的企業,沒有國家支撐,華為、中興在摩托羅拉、諾基亞這種全球通訊巨擘面前屁都不是。別再往華為身上貼金!華為近幾年在手機產品上做的風生水起,全球知名,但華為在全球通訊行業,只能處在被排擠的位置上

7 聯想並不像網路世界宣傳的那樣差,聯想的技術實力在中國,還是很強的。只是,別跟那些小米、騰訊網路催生的騙子企業比


柳傳志2017年聯想年會上贊楊元慶有追求,自責公司內部管理有失誤

聯想創始人 柳傳志

2018年2月10日,聯想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辦了2017年年會,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在現場發表了演講。他在演講中回憶了聯想與競爭對手的生死之戰,也表明了現在的聯想面臨嚴重考驗,內部管理有失誤。但同時柳傳志也表示以元慶為代表的有追求、堅韌不拔的這種精神,有剛才劉軍講的「雙手沾泥,熱血拚搏」的新文化,他相信聯想還會重新走向行業巔峰。

柳傳志的演講:

咱們聯想啊,是個有光榮歷史的企業,應該說呢是一支拖不跨打不爛的隊伍。

今天我看見了北青報的老報人,段剛先生是我的老朋友,回想起了94年的時候,那時候是什麼時候呢?

咱們國家為了讓各行各業信息化,所以海關就把這個進口電腦的關稅由200%降低到26%,取消了批文,所以各行各業都能用好電腦,但是中國的民族品牌,突然間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以後,當然一時之間承受不了,所以在1993年的一年,長城0520煙消雲散,那個時候聯想怎麼辦?

面對著IBM、Compaq這樣的龐然大物,我們和他們比那真的就是一個小舢板和一個航空母艦比,不是形容詞,它真的就是那麼大的(體量)絕對值就是這樣的。

我們怎麼辦,當時我們沒有更多的想別人怎麼強大,主要是研究我們自己到底有沒有哪點不足,我那時候住在海軍醫院,正在生病,我就在那部署的這場戰鬥,從根本上把組織架構做了轉變,建立了以楊元慶——當時他29歲——為領導的電腦事業部,然後帶著他們向電子部胡啟立部長去下的戰表,表示我們要堅決豎起中國民族工業的大旗。

就這麼的一年一年中間經過了多少辛苦,這個在坐的老同事知道,年輕人可能不知道,我記得大概是97、98年的時候,在一次會上,聯想的一個得獎的同事說,他們是到延安去做這個展銷的一支隊伍,車還翻車了,這個隊長呢鼻樑骨折了,但這個隊長堅持包紮了以後一直到了延安去做了展銷,那就是聯想人的精神。

到2000年的時候聯想占的市場份額是30%,比後面的2345名那些外國大牌企業,加起來還要多。這件事有什麼重大意義嗎?有特殊重大的意義,今天大家看見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在全球絕對是領先的,但是移動互聯網服務在什麼基礎上呢?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辦的,互聯網是在什麼基礎上呢?是在PC發展了以後的基礎上才有可能。

我記得在1995年96年在外國人用486的時候,他賣給中國人的就是386,但有了聯想跟他們頂起來以後,他們才會把最先進的產品拿到中國,和我們競爭。所以我們對中國今天的經濟的繁榮,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聯想是做了重大貢獻的。

柳傳志在2017年聯想年會上演講

但是,到了2001年,我們的市場份額下降,降了1%到29%,2002年,繼續下降,是什麼原因?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戴爾來了。

當時的戴爾,可能以前沒有太注意中國的市場是這麼龐大,他從美國打到歐洲,所向披靡,他的那種新模式沒有人能跟他斗。我記得在2002年的時候,我曾經在聯想集團大會上也有一個冒失的講話。講的是說聯想要做出樣子,讓戴爾知道誰是聯想,誰是楊元慶。講完這個話以後,到了年底,被人家打得一塌糊塗。最後,不是人家知道誰是楊元慶,而是我們知道了誰叫戴爾。

然後怎麼樣?然後到2003年,我們兩條線作戰,一條線準備了和IBM的併購談判,另外一條線在認真準備跟戴爾的這一仗。

那一仗,我也直接到了前線去了解情況。當時,元慶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指揮IBM的談判上,劉軍指揮跟戴爾的一仗。我的印象是反覆的了解對方的情況,知己知彼,最後,我們創造出了一種雙模式,不但有了戴爾的模式,還有了我們自己的模式,真做是非常困難,因為那等於是像飛機在空中一邊飛著一邊加油,也就是說都沒有制定好內部的規則。

於是文化就極為重要,大家把企業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協商中制定政策、制定規範。這麼去做,一直到了年底,終於,開始壓過他,到年底的時候,我們真正做到了在營業額銷售上完全戰勝了戴爾。那一年開始起,戴爾在中國就一直沒有翻過身。

如果那一年,我們真的要是打了敗仗,那是什麼情況呢?那就是股價大跌,跟IBM的談判是要拿股價去買的,一半現金,一半股票,那會把大量的股票賣給IBM,但是打贏了這一仗,情況就不一樣了。這是聯想出生入死的一仗。

到了今天,毋庸置疑,聯想集團面臨著嚴峻的、尖銳的挑戰。從外部環境來說,這個挑戰來自於這個時代是個多維不確定的時代。是個科技創新、業務模式創新能夠顛覆一個產業,甚至是顛覆社會習慣的時代,是一個群雄崛起的時代。

而從內部上講,我們的工作有失誤。有失誤正常嗎?很正常,沒失誤不正常。我們雖然總的來說,過關斬將,一路走過來,但是犯了多少錯,我本人又犯了多少錯?

關鍵是面對失誤,我們一定要有一個非常虛心的態度,要直面現實,要認真的,反覆的復盤,去尋找自己的問題。從中認真的總結經驗教訓。

我相信,有這種態度,有以元慶為代表的有追求、堅韌不拔的這種精神,有剛才劉軍講的「雙手沾泥,熱血拚搏」的新文化。我相信,聯想這隻雄鷹永遠會在天空中高高飛翔,在行業的頂峰上,聯想的戰旗永遠飄揚。

楊元慶

另外在這次聯想年會上,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還朗誦了一首詩:「光是閃耀於前,得萬人之景仰;陰是默默在後,厲兵秣馬積蓄力量。」

楊元慶是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決心,他還表示要讓智能和可信賴成為聯想的新標籤。

看來柳傳志深諳鞭子往自己身上打,美言往下屬身上推的管理秘訣啊!


柳傳志力挺楊元慶那是確定無疑的事,他們也算是生死兄弟了(或許說父子)。現在沒有戰爭,商戰就最完美反映人性的地方,聯想不斷壯大過程中,一定經歷了無數溝溝坎坎,一路闖關的結果,就是培育起深厚的感情。

有時候,同事關係勝過家庭關係。

網路上經常有些信息出來說,誰跟誰不和了,互懟了,其實是過度解讀,不了解創業法則。比如說新東方三駕馬車,很多人說俞敏洪跟徐小平、王強是不是有矛盾了,不然怎麼二者都要出來呢,說徐小平被趕出董事會之類的。但我們看到,新東方出事被華爾街做空時,徐小平和王強是第一時間出來支持,全資源撲上去支持。

我們要看到創業合伙人之間,其實是過命的兄弟,尤其是打過勝戰,打過大勝戰的,一輩子也不會抹掉彼此的大恩情。

同樣,柳傳志與楊元慶也是生死相依的。

這個問題背後的意思倒是值得商榷,那就是,柳傳志一直力挺楊元慶,難道就不能換下他嗎?情感上他們已是生死之交,在更有利於楊元慶和聯想集團發展的層面上,是不是換下他也是一個選擇呢?

或者說,楊元慶在聯想集團兢兢業業,就不能不敢推翻柳傳志傳下來的聯想文化嗎,要知道變革才有大希望,變革後讓聯想集團大發展,才是對柳傳志最大的尊敬。

或者說,柳傳志和楊元慶之間的認識出奇的一致:堅守過去,讓過去引領未來,過去很好,現在也好得很,只不過是遇到了暫時的障礙,只不過網民太不了解,太聒噪了,時間會繼續證明聯想集團的偉大之處的。

但好像相信這一點的人越來越少了。


剛剛看了那個叫CEO來信的回答才知道,18年2月聯想年會柳的講話,通篇就是個老人叨嘮,以前如何神勇,如何有功,提不出任何有效的目標,比較任正非在華為的總結,直指問題所在,明確進擊目標,激勵員工奮進,真是天上地下,所以柳該進博物館了,柳所支持的楊也該下崗了,這樣聯想或許還有救。


聯想要想打贏這場榮譽保衛戰,其實很簡單,簡單的只要做一件事,便可以令那些所謂的潛在的敵人和全國網民都乖乖的住嘴,並轉而重新贏得全國人民的尊重和支持。

聯想需要做一件什麼事呢?

曬賬本!當別人質疑你做壞賬時,你怎麼自證清白?估計只要不是傻子就都知道,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子,就是把你的賬本曬出來。而且,別人說你有三本壞賬,你就得把三本賬統統都曬出來,而不是曬一本、捂一本,甚至還藏一本!

聯想能做到如此規模,當然不是傻子!

那聯想為什麼只是賭咒發誓、避重就輕、支支吾吾,甚至不惜與全國人民為敵,與自己的衣食父母開戰,也堅決不曬賬本呢?是聯想腦子進水壞掉了么?

聯想的腦子當然沒有壞掉,壞掉的可能是它的良心!

因為,不敢曬賬本的原因只能是一個,就是那真的是本壞賬,國人懷疑和指責的都是真的,當然不能曬,不敢曬!

所以,聯想只能顧左右而言他,來個惡人先告狀,指責有人想整自己,對自己的一切都是陷害、污衊,是政治迫害,妄圖轉移視線,博得國人的同情。

可問題是,這些指責完全沒有證據,連聯想自己都不相信,心虛得很!

如果不心虛,還用得著拉那麼多商界大佬為自己壯膽么?

其實,無論是什麼人站台,也改變不了問題的實質,也解決不了聯想的問題。

能解決聯想問題的,只有聯想自己!

而解決的辦法,也還是那一個:

曬賬本,曬那次投票的賬本!


柳傳志請來這麼多企業界的大佬站台,誰知道這說明了什麼嗎?

在我看來很明顯就是:他心虛了!找這麼多人來站台,無非也就是為他們自己壯膽而已!

那麼為什麼他們一宣戰就需要壯膽了呢?

還記得楊元慶用『技術標準無須帖上愛國標籤』,來為自己傷害國民情感事件做辯護嗎?

還記得民眾一邊倒批評楊元慶的無知賣國,他柳傳志就出來護犢站台嗎?

還記得他柳傳志說:要誓死捍衛、要打贏保衛戰嗎? ……

那麼我到要問柳傳志一個問題了,他們聯想到底是在跟誰打保衛戰?希望柳傳志明確告訴我:他們的對手是誰?

他們這個對手居然強大到讓柳傳志心虛,居然讓柳傳志去找人壯膽,可見份量不是一般的大喲!

柳傳志的宣戰書的確沒有指明對手是誰?也許他們至今也還真的不知道對手是誰吧!打這樣的糊塗仗他們聯想又怎麼能夠打得贏呢?這還真的足以讓他們恐懼喲!

聯想為什麼會陷入打不清楚對手仗的危機中去的呢?

事實上聯想一直在『買辦思維』體系下,與偉大企業的夢想漸行漸遠,為了維護你們『買辦思維的政治正確』,聯想排斥異已,早已聽不進任何不同意見了,自然也是留不住真正有個性的人才了!

從本次事件聯想應對的公關處理能力,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聯想真的沒有什麼可堪大用的人才了。其人才儲備方面的凋敝之深簡直讓人不忍直視!所以才會鬧出『主動宣戰,卻不知對手是誰』的笑話來!

聯想人可知道人為什麼會恐懼嗎?

我以為,人的恐懼主要來自於對未來風險的無知!

對企業而言任何可以確知的風險充其量也不過是經營的成本,只有不可確知的風險才極其可怕,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否經受得了!

現在還是讓我來揭示聯想恐懼的來源吧!

他們在打一場不知對手的仗,所以他們根本無法確知風險有多大,因此他們恐懼了!所以他現在拿他來的對策就是:嚇跑潛在的敵人,找更多大佬來壯膽!

現在讓我來告訴聯想,他們的對手是誰?

我認為聯想保衛戰的對手就是--即將離他而去的消費者、是曾經因為他是民族企業而花了大價錢支持他們的中國民眾!

面對這樣強大的對手柳傳志怎能不心虛,又怎能不急需壯膽呢?畢竟他這次的對手就是他們自己的衣食父母呀!

事實上聯想的衣食父母也跟天下其它父母一樣,抱怨孩子不爭氣的同時何嘗僅僅只是想殺死這個混蛋呢?父母們不過是想讓做錯事情的孩子悔過自新罷了,被傷了心的父母只不過是想要一個承認錯誤的態度罷了!

可是聯想這個混蛋孩子就是打死不認錯,這叫父母們情何以堪呀!

須知聯想這樣無理取鬧,只是在消耗衣食父母們最後的那點耐心,真到父母們徹底絕望之時,也就只能權噹噹初就沒有生過他這個混蛋罷了!……

面對如此慈愛的父母心,聯想真的應該好好想想了,他們到處找人站台的做法對不對?他們現在這樣的做法蠢不蠢?

聯想如果還有思考能力,是到應該徹底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再行動的時候了!


老柳,你老了,別再出來現眼了!你那一套早就過時了,別人給你個面子,你還真以為你依舊牛B哄哄呢。動不動就讓人家排隊選邊站,動不動就把批評和質疑你的老百姓說成是敵人,你忘了正是你口中的敵人把你從一個攢電腦的小櫃檯變成了一個大企業,正是我們國家的扶持和政策傾斜給了你做大做強的機會。可是你做的怎麼樣呢?享受著政策的蛋糕,昧心賺著老百姓的錢,在國家需要你的時候你說自己的企業更重要,老百姓質疑你的時候你說老百姓別有用心是敵人!你要記住,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已經從一個企業家脫胎換骨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商人,而且是一個毫無良知,狂妄自大唯利是圖的奸商! 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你所能左右的了,臨了,你親手毀掉了你一生的清譽。奉勸你一句,趕緊閉嘴吧,不作死不會死!


臉的故事

話說民國時期,趙家生了個大胖小子叫臉,含辛茹苦掰嘴餵奶把他養大成人,也算有了點出息,長的人模狗樣了。

有一天,他出門,有人問臉姓什麼?他想了想,說:我不姓趙,姓世。引起了趙家人疑心,回想起他以往的古怪行為愈發可疑,幾年前臉入住了隔壁老宋家;老趙家和老宋家吵架時,臉老是幫老宋家說話;還老是把老趙家金子往隔壁老宋家搬,把老宋家的高科技鴉片往老趙家搬,家裡都沒地兒放了,這類事幹了無數次,每次都以鄰居友好、開拓鄰居家、請家族人支持家族人臉、沒有證據證明鴉片有毒等理由成功搪塞過去了,於是老趙偷偷做了DNA鑒定,結果發現果然是隔壁老宋的種,馬蛋,趙家那個女人什麼時候讓隔壁老宋給上了?!上了幾個?趙家還有老宋的種嗎?不會都是吧?上次因為一個有為的孩子和老宋家罵架,其他孩子都不出聲,裝啞巴,他們平時不是很愛現的嗎?難道。。。,惡寒~~~

老趙家憤怒了,有人過來問老趙家:臉未來會成為你們家族的驕傲嗎?老趙家族長更怒了:這臉我們早就不要了,快讓臉滾!讓臉想也別想了,死老宋家去吧!

老趙家眾人議論紛紛,深感憂慮:老趙家都不要臉了,只有老宋家有臉了,老趙家男人吃進口高科技鴉片吃多了,都不堪了,都軟了,以後這日子還怎麼過啊,要不也去老宋家。。。


作為一個吃瓜群眾,到現在對短碼的聯想投票的結果都還是沒有搞清楚,現在大家口誅筆伐的短碼問題網上主要還是以下三種情況:

一、聯想直接投給了高通,

二、聯想棄權,

三、短碼投了兩次票,頭一次投給了高通,第二次投給了華為,但是因為第一次投給了高通導致整體的權重不足而失敗。

但現在看這三種情況無論哪種都是對聯想不利的,只要這三種裡面有任意一種屬實,聯想賣國賊的帽子是肯定摘不掉了,現在靠發表聲明這些已經沒有力量了,必須要把投票時的記錄拿出來才能平息掉這個事情。問題是如果短碼投票上述三條任意一條屬實聯想肯定不敢把當時的投票記錄曬出來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