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誰告訴你四大發明在中國就只是印黃紙,看風水,放煙花??魯迅的民族自卑說法奉為聖典?

造紙只是宣紙和黃紙?你擦屁股是用竹籤?看書是竹簡?連、竹、棉、蠶絲、羅紋等紙張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即使造紙術在唐代通過阿拉伯傳入西方,但西方因為工藝不行,仍以羊皮紙為主,直到明代法國傳教士在中國學習多年,終於偷學到中國造紙術精髓才徹底取代羊皮紙。

火藥是放煙花?唐末發明的火藥,在五代就應用在軍事是假的?黑火藥配方一直沒有變化,一直到19世紀中期義大利人發明硝化甘油,而後諾貝爾鈍化硝化甘油方法合成炸藥,但這個是近代化學的功勞。

指南針在宋代開始就應用在航海你又不知道吧!

經史子集千年不變,自然還是雕版印刷好,不會開裂等情況。而活字印刷術在東亞三國都沒有雕版印數術應用廣。是因為文字的原因,中文是象形文字,像康熙字典收錄49000多字,加上常用字重複,印刷一套書需要準備十幾萬枚,古代加工技術下印刷量少不夠成本,印刷量大又不如雕版。而拉丁字母總共就那麼幾個,自然方便多。

第二:科技是在不斷交流中不斷進步的,特別是從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卻少一個關鍵技術,很可能拖累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

比如說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因為與外界隔絕,他們在文明發展歷史上缺乏一項關鍵技術:金屬冶煉。生產力低下,無法通過砍伐森林擴大耕地面積,更不能通過深耕和犁耕增加糧食產量,文明發展經常受天災等災害打斷。更悲劇的是,沒有金屬,無法進行木料有效加工,也無法點出航海術,文明徹底孤僻。

但是卻掌握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四個法寶,土豆、番薯、玉米、花生。原始野生的這些農作物是有毒的,經過印第安人前仆後繼不斷改良培育,成為可以保障全世界人口增長一倍的超級農作物。

歐洲人載著玻璃、手工品等到非洲,交換黑奴賣到美洲,裝上白銀到東方,買入茶葉絲綢瓷器香料等返回歐洲。把世界各地技術和財富交匯起來,由此才將人類文明發展推入近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