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早已告別初代的野蠻生長,如今很多新媒體人的終極夢想,可能是去納斯達克敲鐘。

  去年以來,很多新媒體公司開始尋求上市,但結果似乎並沒有那麼順利。

  我們蒐集這些案例背後的問詢函等相關文件資料,試圖瞭解問題出在哪,證監會最關心的問題都是哪些?

  只有理清這些問題,新媒體公司的上市之路纔有可能更加通暢。

  是否具有原創能力,有沒有版權糾紛隱患?

  從這幾次的交易所問詢函來看,其中一個主要問題集中在內容的原創能力上。

  新媒體公司的內容生成方式、原創文章佔比、非原創文章是否涉及侵權等問題,成了一些案例中的重點問詢對象。

  包括歷史上有沒有“因侵犯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等原因被提起訴訟的情形”,因爲涉及到內容,特別強調了“是否存在版權糾紛隱患”。

  通俗來說就是,生產的內容是否存在抄襲、洗稿等可能會引起投訴、刪文甚至起訴等法律風險。

  在交易所看來,如果因原創能力不足引發版權糾紛,這對新媒體未來的可持續經營來說,等於埋下了不確定的風險。

  內容是否存在違規風險,賬號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除了侵犯知識產權,還有其他各種形式的內容違規。

  內容色情低俗、誘導關注分享、虛假誇大宣傳、虛假欺詐等違反平臺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爲,帶來的潛在違規、封號風險。

  而這些風險意味着賬號的不可控、不穩定以及內容的不可持續性。之前就有交易所特別向對應新媒體公司運營期間的“賬號死亡率”提出發問。

  市場變化增長趨緩,是否具有持續盈利的能力?

  新媒體公司在未來的市場競爭能力也在問詢中受到質疑。

  社交媒體更迭速度快,在增量競爭轉爲存量競爭的情況下,新媒體公司是否具有持續盈利的能力,能否繼續維持用戶增長,能否挖掘新的盈利點,客戶合作及獲取方式是否穩定,以及,可以永遠依託現有的盈利模式嗎?

  新媒體世界日新月異,永遠不變的只有永遠的變化。

  新媒體如何突破內容和變現雙重瓶頸,成爲大多數公司正在思考的難題。當紅利逝去,平臺變幻,市場更迭,新媒體未來可期,但卻很難提前回應期許。而未來業績的不可預期,意味着可能會給市場帶來不穩定影響。

  數據和業務的真實性怎麼覈實?

  同樣受到關注的還有新媒體賬號粉絲數、文章閱讀量、點贊量、分享量等數據的真實性。

  此外還有新媒體業務的真實性,比如合同簽訂及執行情況、收入成本真實性和合理性、毛利率變化及合理性等。

  市場難以準確判斷新媒體影響力的真實性,這反過來成爲束縛新媒體公司走上上市道路的門檻。

  是否具備資質,有沒有牌照?

  這是最敏感的問題,但也是一道“坎兒”。

  從此前交易所的問詢函來看,“是否具備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網絡出版服務等資質”也成爲關注點,比如,你的微信公衆號做大並具備影響力了。

  賬號是否符合《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國務院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等多項規定。

  無論是直接IPO、重組或借殼上市,都可能涉及到“交易是否需要獲取網信辦等行業主管部門的批准”的問題。

  新媒體機構是否嚴重依賴個人IP?

  過往這些年,內容創業爲什麼能大爆發?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新媒體環境下個人IP的巨大魅力,這些大大小小的網紅、個人IP和KOL也是吸引粉絲、用戶關注,撬動流量的核心。

  此前,我們常說IP化是內容創業者最好的護城河之一。但如果要上市,或者把個人IP真正地推向資本市場,這可能又是另一番解讀。

  從深交所的一份重組問詢函來看,其中一個不小的爭議是新媒體“個人IP證券化”。

  IP效應自有其價值,但新媒體公司如果過度依賴個人IP的影響力,依靠個人IP吸引用戶流量,並藉助個人品牌來拓展社羣、知識付費等業務,這樣的業務形態無論是穩定性還是可持續性都存在很強的不確定性。

  公司對個人影響力的依賴度,個人 IP 的價值變化及可持續性,資產高度依賴個人IP可能產生的經營風險、整合風險,新媒體機構在拋開個人IP因素後,能不能具有獨立性和可持續性?

  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坎兒”。

  交易作價是否合理?估值是否高昂?

  如果是併購、重組或“借殼上市”,交易的協同性是交易所和市場重點關注的問題,比如“併購雙方是否達到業務協同、優勢互補?”

  同時,交易的價格是否公允合理?是否會損害上市公司利益?

  此前國內新媒體的併購案例中,儘管存在賣身價格下調的情況,但依然沒逃過交易失敗的命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交易作價的合理性。

  比如,一種簡單粗暴的計算方式,如果市場上獲取一個賬號精準粉絲的成本是1-5元,但交易作價估算下來,一個賬號的粉絲價值達到驚人的30-200元,拋開內容價值、品牌價值和IP效應來說,這是否有違市場的合理價值?

  在這條通往上市,或通往未來的道路上,優質內容永遠都有價值,但新媒體發展到今天,無論是內容還是商業,規範化趨勢都不可避免。

  上市不是唯一的道路,但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新媒體公司開始去自媒體化,探索後新媒體時代的轉型升級。

  以上7條供大家參考,祝各位在各自的道路上闖關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