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水一方孕明珠,

紅城兩度存國保。

將軍故里瓜片香,

紅綠相倚賽蘇杭。

  這是獨山歷史與現實的寫照;這是獨山過去和未來的讚歌。

  獨山是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六霍起義的策源地,皖西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地,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大別山紅旗不倒的中心地。

  獨山,一個正在崛起的旅遊重鎮。

  古韻新城,生機無限——

  英雄的獨山、美麗的獨山、富饒的獨山,是人們心往神馳的聖地。

  獨山,滿眼是綠,滿地是紅。

  攝影家來了說,獨山是一幅畫。

  音樂家來了說,獨山是一首歌。

  史學家來了說,獨山是楚風古韻。

  旅遊者來了說,獨山是詩畫江南。

  青少年眼裡,獨山是革命傳統教育的紅色基地。

  共產黨員眼裡,獨山是保持先進性教育的紅色課堂。

  老一輩革命家眼裡,獨山是中國革命的教科書。

  星移鬥轉,磨不滅心底的記憶;日月輪迴,沖不斷後人的緬懷。在那血與火的歲月中,獨山為中國革命和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付出了極大的犧牲。可以說,這裡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曾流淌過革命者的鮮血,都曾滾動過烈士們的頭顱。僅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獨山境內就有數千人參加紅軍,解放後有530人被追認為烈士。

  羣山逶迤,風卷過無邊火紅戰旗;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新中國建立後,為紀念死難烈士,獨山人民1990年自發捐資70多萬元,在南頭山修建了「六霍起義紀念塔」,鄧小平同志親自題寫了塔名。

  獨山有三大國寶:現存的九處革命舊址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盛產的六安瓜片是全國十大名茶;境內的巍巍羣山是國家級大別山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獨山有六大殊榮:獨山是六霍起義的策源地;獨山是十六位將軍,同一個故鄉;獨山是六安瓜片的主產區;獨山是大別山紅色旅遊四大古鎮之一,獨山是軍旅文化的展示園;獨山是休閑旅遊、激情漂流的好去處,也是農家樂旅遊的主園區。這裡作為我國國防建設戰略大後方,在建國後相繼建設了「八三○一」機場、南京軍區後方醫院、南京戰區後方指揮所、總參機要基地,為加強國防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這些設施有的實行封閉保護,有的移交地方託管,今後將逐步打造成全民國防教育基地。

  總有一些地方,讓人喚起對革命的感悟和震撼!

  總有一些歲月,讓人回味悠長,激情燃燒!

  總有一些英雄,讓人從心靈沐浴崇高!

  獨山曾兩次設立縣級革命政權,一次是1931年,獨山起義後設立蘇維埃六安縣城;一次是1945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在這裡設立獨山縣;

  中國革命影響深遠的獨山暴動,創造了二次革命戰爭期間安徽省境內武裝鬥爭史的「三個」第一:打響六霍起義第一槍,組建了第一支工農革命武裝——安徽紅軍第一遊擊縱隊,建立了第一個工農民革命政權——三區工農革命委員會;

革命戰爭年代從獨山走出去四大名人:一是王明,他在獨山讀的小學;二是許海東將軍的夫人周東屏;三是解放初期任安徽省軍區副司令的張震東少將;四是劉伯承夫人汪榮華。

  獨山街道現存的九處革命舊址羣,保存完好,全國罕見,被列為「國保」文物,是中國共產黨研究中國革命組織史的重要基地。

有一首動聽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就是根據皖西民歌「八段錦」曲調,由皖西人羅銀青填詞,獨山和皖西的紅軍傳唱,一直唱紅到全國。

  據中央2005年35號文件,獨山被列為國家紅色旅遊100個精典景區和三十條紅色旅遊重點線路之一。

彷彿是一幅畫,風光無限;彷彿是一個夢,憧憬無邊;彷彿是一首詩,富有內涵;彷彿是一首歌,鑄就經典, 這就是獨山的山,與水相依,因水而活;這就是獨山的水,與山為伴,因山而秀。

  風光旖旎的獨山,自然景色美不勝收,黃巢點將、龍井怪石、虎頭深潭、觀音迷洞、鳳凰奇松、雙峯漫霧、將軍遊芳、王母仙牀等景點風光宜人,各具特色,讓人稱口叫絕、流連忘返;獨山古剎、九公聳秀、望江寺塔香火旺盛,每年吸引海內外近20萬香客前來祈福拜謁。

  風水寶地,紅綠相宜,奇特精靈,這是大獨山風景區的特色。

  我們可以探幽龍井溝。龍井溝全長1500米,以「幽谷、清溪、怪石、茂竹」為特色,沿溝而上,蜿蜒曲折,清幽靜謐,潭瀑交錯,神奇莫測,與黃山的「翡翠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溝在心中,山在綠中,水在溝中,人在畫中」的和諧之美,能夠欣賞到美麗的藍天,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進入回歸自然、開釋心懷的神仙妙境。

  我們可以參禪西峯寺。西峯古寺始建於唐朝中晚期,因在黃巢尖西面而得名,一度香火旺盛,傳說主持多為朝延所派,因此寺廟地位頗高。西峯寺深隱萬畝竹林之中,拜謁途中,原始竹海蒼翠欲滴,遮天蔽日,於幽深寧靜、雙峯漫霧之中,更能感受到佛法的神祕。

我們可以獵奇通天河。通天河是與龍井溝有著別樣風格的山中峽谷,溪水映石,山花爛漫,時而山窮水盡疑無路,時而峭壁直指一線天,變幻無窮妙趣橫生。要看就看養眼的,要玩就玩心跳的,通天河是攀巖、探險愛好者的絕佳去處。

  我們可以攬勝黃巢尖。黃巢尖因公元878年黃巢義將軍途經紮寨而得名。在黃巢寨上,四面遠眺,景色各異,賞心悅目。響洪甸水庫大壩宏偉,碧波蕩漾;六安城區燈火明滅,恍若海市蜃樓;滬漢榕鐵路巨龍橫臥,不見首尾;鄉間田野,五彩繽紛,炊煙裊裊,美不勝收。如能夜宿山寨,更可以欣賞「日破雲天萬裏紅」的壯觀,領略鼓聲點將方歸來的意境。

  我們可以漂流虎頭潭。虎頭潭位於獨山二壩之下,站在虎頭石上,看沙河流水,浪遏飛舟,圓潭灣就像一幅展開的鄉野畫卷。沙灘溪水宛如一彎銀色的明月,與虎頭石輝映成趣,構成了「虎頭映月」的獨山古景。從二壩開始的漂流,河道灣灣,清澈見底,途中一邊山巒秀麗,一邊農家情濃,別具風味。建在虎頭潭上的凌空滑索,驚險刺激,樂趣無窮,是您放飛心情的好地方。

  建設中的獨山,日新月異;發展中的獨山,與時俱進。獨山,正張開溫暖的懷抱廣迎四海賓朋!(撰稿:劉傑)

發展中的獨山

  隨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工作重點,獨山鎮20多年來,農、林、水、商貿、工交等都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小集鎮建設,新農村建設更是新的突破。鎮黨委、政府審時度勢,堅持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堅持以農民致富奔小康統攬工作的全局;堅持強農重工、開放活商、科教興鎮的發展戰略;堅持發揮優勢,發展特色,發揚傳統,奮發圖強的發展方針。緊緊抓住農業結構調整、招商引資、集鎮建設三大重點工作,全面推進三個文明建設快速、協調、健康發展。這中間還經歷了因遊芳沖嚴重問題引發的由亂到治的過程,經受並戰勝了2003年和2005年兩次特大洪澇災害,至2005年底,全鎮實現了年生產總值3.5億元,並取得三個重大突破,即人均純收入突破2000元,銀行存款突破2億元,商品營銷額突破2億元。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