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存在大量的既有居住建築,其中大部分是 80 年代之後建造的。建築 材料的使用方面,主要是普通燒結磚和鋼筋水泥。從熱工性能方面來說,建築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遠不能達到我國的節能設計規範要求。

由於這些建築還存在著很大的使用價值,如果簡單粗暴的推倒重建,住戶來說需要承擔一定經濟壓力,對自然環境來說,由於燒結磚和混凝土等材料的自然降解需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污染自然環境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專項資金的支持,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的需求越來越大。BIM作為國家推廣的技術,通過案例,讓我們來看看在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領域,BIM如何大有可為。

案例分析

1、項目概況

以安徽某小區為例,該小區共建有居住建築 6 棟,均為 6 層住宅樓,設計使用年限 70 年。造於 1997~1999 年,住宅建築總面積為 6381㎡。結構形式為普通框架結構,未採取保溫措施。外牆採用燒結普通磚,清水牆體分化嚴重,外觀情況比較差,傳熱係數遠高於 《安徽省居住建築節能設計規範》的規定限值 1.0 W/(㎡·k)。屋面為加氣混凝土層平 屋面,屋面使用中重新做過防水設計。外窗的構造形式各戶的情況不一,大多依舊採用老式普通鋁合金窗戶,保溫性能比較差,氣密性也不好,漏風現象嚴重。

2、模型的建立

從項目原設計單位找到原始圖紙,首先根據項目的圖紙內容,收集所需族文件,如果沒有則需要單獨創建。然後根據項目圖紙內容進行繪製,注意標高等參數的設置。在模型創建的過程中,要及時檢查原有圖紙疏漏地方,因為原工程竣工可能會有圖紙變更沒有反映出來,還有的分部分項工程在使用過程中已進行改造過。創立過程中,對信息不全,圖紙不清的地方需要整合清楚,如有必要,需要現場測量情況。

3、利用 BIM 技術對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潛力分析

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分析

用 Revit 模型導入到建築節能設計分析軟體 PBECA 中,軟體可以計算出建築物 各種形式的維護結構的面積和建築物體積,計算各朝向的窗牆面積比、建築物的體形 係數、考慮熱橋影響後牆體(含外牆、分戶牆)的平均傳熱係數等,並比較判斷計算 結果是否滿足相關節能標準的要求。摘取建築節能計算報告書中重要的綜合權衡表和 綜合判斷結論兩部分。

綜合權衡表
綜合判斷結論

通過對建築節能改造前的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的模擬計算,綜合權衡後得到綜合判斷結 論,屋面、外牆和外窗等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均不能滿足《安徽省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中 相關要求。

光環境分析

將Revit模型導入到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中,並與Radiance相結合進行模擬。 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 軟體是一款功能全面,適用於從概念設計到詳細設計環節的 可持續設計及分析工具,其中包含應用廣泛的模擬和分析功能,能夠提高現有建築和 新建築設計的性能。但 Ecotect 的計算精度較低,而 Rdiance 軟體是由美國勞倫斯伯 克利國家實驗室以及瑞士洛桑生態技術聯邦局開發的採光軟體,採用了蒙特卡洛演算法優化的反向光線追蹤演算法,相對於光能傳遞演算法來說光線追蹤更適合於精確的建築採光分析,國際上採光分析論文基本都採用 Radiance 進行模擬,該軟體分析計算的結果受到廣泛的認可。本論文採用 Ecotect 建模,然後利用 Radiance 軟體內核進行模擬計算,最後將計算結果返回 Ecotect 進行可視化分析。

標準層室內採光係數分佈雲圖(臥室、起居室、廚房等)
標準層室內室內照度分佈雲圖(臥室、起居室、廚房等)

室內風環境分析

用 Revit 打開模型,導出.dwg 格式的三維模型。將此格式的模型導入到建築風環境模擬軟體斯維爾 Vent 中。Vent 依據《建築通風效果測試與評價標準》JGJ/T 309— 2013 推薦的 RNG k–ε湍流模型進行室外流場計算。

高度風速矢量圖
高度風速雲圖

能耗分析

居住建築的節能性由維護結構熱工性能、建築朝向、體形係數、窗牆比等參數決定,但是居住建築到底節能多少需要對能耗進行量化。居住建築的能耗分析就是通過模擬計算的手段,分析上述建築單體本身屬性的改變對建築全年能耗的影響,進而為建築師改進單體設計提供科學的依據。

將 REVIT 中建築模型保存成.idf 格式的文件,在 IDFEdit 中對模型的參數進行 更加詳細的設置,根據《安徽省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第 5.0.5 的規定採暖和空調 系統的運行規定如下:

  • 採暖計算期為當年 12 月 1 日至次年 2 月 28 日,空調計算期應為當年 6 月 15 日至 8 月 31 日;
  • 室外氣象計算參數採用當年典型氣象年;
  • 整棟建築每套住宅室內計算溫度,冬季全天取 18℃,夏季全天取 26℃;
  • 採暖、空調設備為家用氣源熱泵空調器,製冷時額定能效比取 2.3,採暖時額定能效比取 1.9;

通過對軟體輸出的 Spreadsheets 文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到改造建築能耗的情況:

4、改造方案的設計

節能性分析

本項目提出來三套方案,建造出相應的 Revit 三維模型。將模型導出到 PBECA 軟體中進行模擬計算分析,驗證外牆、門窗和屋頂等部位平均傳熱係數是否滿足規範要求。在 ECOTECT、 斯維爾 Vent 和 ENERGY PLUS 等軟體中,分別驗證採光遮陽、室內通風和建築全年能耗是否滿足要求。如果有不滿足要求的地方,應及時修改優化方案。分析數據如下:

通過三種方案的熱工性能的數據分析,可以得出方案一的熱工性能最優,其次是方案二,最後是方案三,且三套方案均滿足《安徽省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的相關要求。

可視化分析

Revit 所建三維模型,在軟體裏便可以進行可視化分析。設計人員及時對改造方案做出修改意見,並對比不同方案在建築美學方面的優缺點。

能耗分析

利用 Energy Plus 分別對三套方案的全年能耗進行分析

三套方案的採暖耗熱量、空調耗冷量、採暖耗電量和空調耗電量逐漸增大,方案三能耗與方案一、二的差距最大。因為方案一採用了更好的保溫措施,所以相應能耗也最小。

造價分析

將設計方案的 Revit 工程模型導入到算量軟體中,軟體自動識別 Revit 模型中構件,進行清單定額套取並計算工程量。

結論:單位經濟指標方案一與方案二和方案三分別相差 3.5%和 16.19%,總體來說方案一與方案二的造價相差不大,方案三造價最低。

節能改造經濟性分析

根據能耗模擬結果,該項目在進行節能改造後,建築物單位能耗由 70.08 kWh/m2 降低到方案一的 39.92kWh/m2,方案二的 43.4kWh/m2,方案三的 53.86 kWh/m2,按 此計算每年的節能收益為,方案一:(70.08-39.92×6381×0.5953=114566 元 ,方案二和方案三分別是:101346 元與 61614 元。

根據採用投資回收期法進行對節能改造經濟性分析,動態回收期計算考慮資金時間價值、折現率等因素,設第一年全年為改造期,貨幣的標準折現率為 5%,並從第二年產生折現率,節能改造的支出費用和改造後每年收益情況。運用動態回收期公式得到計算結果:方案 1 Pt=13 年,方案二 Pt=15 年,方案三 Pt=21 年 (Pt 為動態投資回收期)。

經過業主委員會綜合考慮節能效果、節能費用和節能投資回收期,最終選擇方案 一。目前進行節能改造的居住建築大多是使用了十幾年的舊住宅,一般居住建築的使用年限為 50 年,由改造方案的節能動態回收期為 13 年可知:在進行改造後,十幾年的時間可收回投資,至少還有一、二十年的收益。因此節能改造既能大大節省住宅使用過程的費用,又能大大降低住宅的使用能耗,提高室內居住舒適度,值得廣泛開展。

5、總結

中國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事業已開展十多年,已經初步形成一個系統,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的包括圍護結構的節能改造,遮陽通風改造,建築設備改造更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方面。但是缺乏比較完善的節能改造方案,包括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後的模擬分析和數據實測收集。利用 BIM 技術能夠很好分析出既有建築節能方面存在的問題,設計出適合的節能改造方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