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美國總統因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的連環發問惱羞成怒,並由雙方“互懟”上升成美總統當衆羞辱CNN記者,甚至隨後該總統還取消了CNN的採訪資格,這一連串的操作惹得網友感嘆:從沒見過這樣的“大場面”。美國總統怒斥記者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俄羅斯總統近日卻因被記者打斷髮言引發廣泛關注。

  中俄關系不容挑撥?發言被編輯打斷,俄總統:你忍着!

  據俄羅斯《觀點報》4月9日報道,在當天舉行的第五屆國際北極論壇上,俄羅斯總統在提到“在平均購買力和經濟規模方面,中國已經超過了美國”時卻被彭博社編輯打斷,後者還提了一個新的問題,“對不起,總統先生,您說,中國是一個北極國家嗎?”隨後,俄總統對該編輯說,“在您說話的時候,我一直在忍着。(現在)您也可以忍着”,並繼續他的演講。這一幕引來場下聽衆的笑聲。

  據悉,該名編輯是彭博社全球商業和金融高級編輯約翰·弗萊爾,同時也是本屆論壇全體會議的主持人。而早在這個小插曲之前,弗萊爾還在會議過程中說到,俄羅斯是北極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但卻在隨後被俄總統糾正,俄羅斯不是北極地區最大的經濟體。

  彭博社編輯打斷總統發言的行爲的用意難以琢磨,但事實上,近年來,外國媒體一聽到與中國相關的詞彙就“神經敏感”的現象可絲毫沒有改變。或許是瞭解到了這一點,俄總統的一句“忍着”似乎也傳達出其對於中俄關系的態度:不容挑撥。

  中俄經貿合作火熱,經濟潛力將被徹底激發

  事實上,近年來,中俄經貿關係早已打得水深火熱。比如,中俄雙邊貿易額在去年突破1000億美元,如今已然在向2000億美元的大關邁進。不僅如此,中國目前還在積極開展對俄羅斯的多方位投資。

  石油方面,俄羅斯已成爲中國最大石油出口國,中俄致力打造無美元化石油交易,加速“石油人民幣”的進程;天然氣方面,中俄共同合作開發北極天然氣項目,如今已經頗有成效,有專家預計,未來5-10年,俄羅斯將成爲中國最大天然氣供應國。

  除了能源合作,中俄之間在農業領域上也盡情釋放了互惠互利這一合作關係。根據俄羅斯公佈的數據,俄羅斯國內農產品的產量在五年內飆升了20%,中國更是成爲該國農產品的主要買家。目前,中國方面還正在加大投資俄羅斯港口、碼頭,未來俄羅斯也有望成爲中國重要的農產品、糧食出口大國。

  顯然,俄羅斯與中國正在因爲共同的目標和利益走到一起,而這也是俄羅斯有意在更多領域向中國伸出橄欖枝的重要原因,亦同樣是俄總統在向外媒傳達對中國友好態度的原因。相信在中俄雙方互信互利的背景之下,中俄兩國的經濟潛力也將被徹底激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