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_fmus02073029_0002  

彷彿,我就坐在桌前與瑪莉娜對望。我問我自己為何要凝視瑪莉娜,究竟我將眼前的人看作一場笑話,這樣的行為藝術是讓我們大眼瞪小眼都成為觀眾的笑話?還是我真的想從「凝視她」來得到或體會一種無法言說的感覺?

《凝視瑪莉娜》(The Artist Is Present)是一齣關於當代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的紀錄片,觀片之前我並沒有去探查這位藝術家的生平,我只想讓這106分鐘的影片讓我能直觀的瞭解到我所看到的瑪莉娜,是否是友人口中的超炫、超酷那樣般引起我的共鳴。

fx_fmus02073029_0030

「凝視瑪莉娜」是從MoMA紐約當代藝術館所推展的「藝術家在現場」的主題,引伸而出的展覽。瑪莉娜這位1970年代開始活躍的行為藝術家,在此展出她的經典作品回顧展,再加上「藝術家在現場」的最新創作,而有「凝視瑪莉娜」的作品出現。在這個作品中,羣眾與藝術家的互動(互相凝視)成為作品(被觀看),同時坐在瑪莉娜對面的觀眾也親身來到作品中和藝術家互動(體認藝術)。為期三個月的展覽,瑪莉娜必須坐在展區中間和來參訪的觀眾對看,一天七個半小時,一週六天,她都不能起身,還要全然的釋放自己,面對羣眾,這實在是需要非常大的毅力和專注力才能做到的事。

fx_fmus02073029_0015

有種玻璃屋裡的人的感覺,瑪莉娜身為一個行為藝術家,她的藝術就是她的表演,她是將全身都投入藝術中,不論是年輕時的裸裎,或是年邁時的釋放靈魂,藝術家以自身存在逼視羣眾去發現她所要表達的內涵,進而創造出不朽的藝術品(行為的本身已成藝術)。我記得片頭一開始,瑪莉娜面對記者的採訪,她說近十年已不再有人問她「為何這是藝術」,她自我調侃或許是因為年紀大了所以不再遭受質疑了,這也反映出年輕時的藝術家在從事行為藝術時所遭受的非難有多少。

fx_fmus02073029_0020

藝術本身就是主觀的東西,即使再多的藝評家稱讚的藝術品,觀者看不懂就是不懂,觀者無法體會這件藝術品要表達的內涵,它也就不是藝術了。瑪莉娜年輕時和愛人烏雷共同創作的「關係工廠」令我印象深刻,這個系列是在探討男女之間相處的關係,不論是兩人撞擊彼此的身體,或是兩人將髮辮結在一起,還是一人拿弓一人拿箭鬆手便兩敗俱傷的畫面,實實在在都衝擊著觀者的感覺。戀人的確是這樣彼此糾纏,卻又無時無刻不想逃離對方(甚至殺了對方),關係是黏膩的(結髮),關係也是緊繃的(弓與箭),想要自由時必會彼此傷害,這不是口頭上的釋懷便能解決,心其實一直過不了這關,想要完全的佔有對方。瑪莉娜的許多作品都以裸體呈現,這也是她被視為驚世駭俗的某個原因,然裸體是必要的,裸裎就是一種坦白,對自己的身體負責,不加掩飾的。這其實也是一種脆弱的狀態,代表沒有防備,交給戀人的當然也是。除了裸裎還有傷害,瑪莉娜是這樣直率的用自己的身體來體現痛感,藉由鞭打和碰撞讓觀眾瞭解到傷害是直接的,沒有掩飾的,製造出的傷口是如此讓人痛苦。那是一種身體的痛,聯想到心裡的痛,在那個傷害的當下,人都是殘忍的。

fx_fmus02073029_0025

男女的關係,是在一張桌前對坐,彼此凝視,有時換了場景,但真相就是這樣而已。愛的當下必須專注於對方,所以烏雷提早離席了,他意識到自己身體的痛苦,而擁有堅強意志力的瑪莉娜獨自一人將表演做完,於是她還在舞臺上,烏雷卻早已離開。瑪莉娜和烏雷的關係就像他們作品中一對男女裸體互視,而觀眾必須從兩人中間擠過的創作一樣,兩個熱戀的情侶,眼神離不開彼此,但現實中就是有許多的人會想要擠進他們的關係裡,大部份的人會很尷尬,覺得自己冒犯了兩人世界的領域,快速離開,但相反的也有人大剌剌的瞪視其中一方,這就是三角關係,這就是愛情無論多隱私都必須被人觀看,必須被考驗。

 

fx_fmus02073029_0021

「關係工廠」的最後作品,瑪莉娜和烏雷各在中國長城的兩端往對方前進,象徵愛情的追尋與相隨,無論天涯海角都要回到彼此身邊的誓死如歸,然而計畫結束的那天,兩人相擁而泣,瑪莉娜哭得很傷心,不只是又完成一個創舉,而是她終究還是失去了她的愛人。烏雷沒通過這些戀人的考驗,瑪莉娜只能靠自己完成下一個作品了。

fx_fmus02073029_0017

將愛只給一個男人,可能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於是瑪莉娜把愛分散了出去,藝術家終究是屬於羣眾,她開放自己和羣眾互動,不再裸體,全身包得緊緊的,但將靈魂全部釋放,藉由凝視達到和羣眾的交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擾都有自己的故事可說,瑪莉娜作為一個承接者,將那份痛苦轉換,所以此次展出被視為能淨化心靈便是如此。對我而言,凝視瑪莉娜是看到一個人全然的專注於自己,這短暫的15分鐘裡,沒有分神沒有疑惑的全然接受自己,於是很多人落淚了,可能從出生到現在沒有這樣被人重視,沒有這樣鬆懈過自己的武裝,但在一個脆弱交出自己的人面前,不需要帶武器,只需要和她對話用眼神對話就夠了。這個小小的空間是安全的,沒有人會傷害自己,沒有人會嘲笑自己,瑪莉娜懂我,就只是這樣,我讓她懂我。

像品酒前需要用白開水漱口一下,換下一個人凝視前瑪莉娜必須闔上自己的雙眼沉澱自己的心靈,讓剛才觀眾的故事落幕,好平靜的再面對下個觀眾。有時候瑪莉娜也會流淚,那是她也感受到了對方,這是雙向的,不是隻有瑪莉娜付出,甚至她得到的更多。當瑪莉娜睜開眼就發現一生最愛烏雷坐在對面時,她情緒激動,多久了,她以為那個人不會再回來,如今又坐在桌前和當年一樣,眼裡只有她的專注,讓她感動也感傷,她伸出手對他回饋,這一刻我看見年輕的她和此刻的她合為一體。那個渴望被愛的小女孩,脆弱的感激的還是想多要一點愛。我相信愛情是無法被轉換的,就算瑪莉娜愛的是全世界的人,需要全世界的人的愛,但內心深處對愛情的渴望是無法被替代的。

fx_fmus02073029_0032

此次展覽的過程,因為有以前的回顧大量的裸體,也引起許多的討論和關注,媒體報導後許多人都來爭睹瑪莉娜,許多是想藉由瑪莉娜成名的人,當然也有詆毀瑪莉娜的聲音,印象很深的是一個年輕人不以為然對著鏡頭說「遲早拿衝鋒槍射殺別人也能成為藝術」。他無法理解瑪莉娜要表達的,他不將其稱為藝術,但更多人以實際的行動支持瑪莉娜,或許是以觀望的態度來觀察瑪莉娜,「凝視瑪莉娜」變成一個風潮,許多人徹夜在藝術館旁排隊為得就是要和瑪莉娜對望而已。最後一個月瑪莉娜將桌子移開,沒有了桌子的屏蔽,更直接也更脆弱的接觸人羣,但她不害怕,她全心要面對,毫無顧忌,全然的釋放自己給羣眾,沒有戒心。

看完這部影片,會讓人拋下世俗的理解,完全用心去感受。那些裸體不再是禁忌,是一種藝術必然的呈現,那些受苦不是憤世嫉俗的表現,是藉由身體轉換到心靈的呈現。時間的流逝不是必然,不是輕如鴻毛,瞬間是可被抓準的,瑪莉娜的凝視是那樣,瑪莉娜的凝視有著存在的力量,時間每分每秒都被抓著,當下觀者也真實的存在了。

瑪莉娜的藝術是不是藝術?

被催眠者如果抗拒著不讓自己被催眠,不信任就不可能瞭解,而凝視瑪莉娜也是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