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作者寫了什麼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它給了觀者什麼樣的啟發。

而多方位的去理解作者意圖,其實就是更大程度的去開拓和豐富觀者自身。


因為文壇有一個慣例: 作者自己不能分析自己的作品。

關於這點,東野圭吾說過,他自己不會解讀自己作品的含義。

那如果有的讀者看不懂怎麼辦?

如果有的讀者看了想知道別人有沒有不一樣的解讀怎麼辦?

像《2001:太空漫遊》這種完全是象徵意義的作品,你不分析,不解讀,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裡面的各個設定,各個元素代表著什麼,象徵著什麼。

如果本來作者就沒想這麼想呢?

是的,本來作者的確沒這麼想。《2001:太空漫遊》的導演庫布里克接受採訪,記者要他解釋影片最後一段的含義,導演只願意講述一遍從畫面上表達出的最淺層的劇情,而恕不解釋深層的含義。

無論是哪篇影評,解讀出來的關於《2001》的深層含義,我們幾乎都能肯定,作者原本肯定不是這麼想的。

這才是文學藝術的魅力所在。當一個作品完成之時,它已經脫離作者的思想,而具有自己的生命力了。 文學藝術作品的含義,不在於作者怎麼想,而在於讀者、欣賞它的人怎麼想。


如果這種分析是增加了作品的厚度的,那麼作者本來沒有這麼想也沒關係,讀者只是多獲得了一種可能性。

我覺得你提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是想到了魯迅的文章以及「窗帘是藍色的」的事件。這種分析在學生階段是為了訓練你的分析能力,也不是為了尋求唯一解。只要你不要完全離題,大部分和標準答案不同但是有道理的解讀也會被接受。

在學生之外的階段則是為了對作品的文藝價值好社會影響做更深刻的探討。我很認同作品不完全屬於作者這種看法。作品很少是作者單方面的輸出,解讀作品的讀者也是重要的角色。在各種賞析中,有些作者自己也沒有想到的價值也會被挖掘出來,從而讓作品擁有超過作者想像的厚度。所以我認為分析作品是享受作品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啦。雖然可能有謬誤,但是更多的時候是會讓作品變得更加深刻的。

p.s 如果太糾結於作者本身想要表達的東西也並不永遠都是好主意。JK羅琳在HP完結後一直對解讀權不肯撒手,結果補上的坑還不如捅出的簍子多。


因為在這樣分析中,你能找到你自己。

我記得我曾在北大旁聽過戴錦華老師的電影課,她是中國著名的影評家。我記得她曾說過一句話,原話記不太清,意思就是影評是對電影的再創造。再創造,是基於電影文本和自身理解,創見,而後的一次創作過程。

在分析中,我們能夠理清自己的思路,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分析的過程是一個表達自己的過程。

再一點,我們研究藝術,不單單看內容,也看錶現手法。這朵花,你這樣畫,我那樣畫,理由是什麼?為什麼不一樣?因為背後的動機和對畫本身的訴求不同,所以導致了結果不同。就算作者沒這麼想,但如果我能通過評價分析,建立起我的行之有效的體系,那就足夠了。

還是這朵花,我畫的的時候要怎麼畫?我對這朵畫的態度是什麼?我對畫這朵花的訴求是什麼?通過分析,這一很好的思維訓練過程和學習過程,我發現了自己的內心想法。

這就是一次創作的過程,也是找到自己的過程。


謝邀,如果作為創作者,我認為分析作者怎麼想的很多時候是為了讓你學會創作思路,學習按大師的方法創作是一個初學者上道的捷徑。如果是普通觀眾或者讀者,有可能你不分析就看不懂,不過也沒有關係,換一個作品去看就可以了,畢竟你只是普通讀者或者觀眾,你有選擇作品的權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