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1997年前後,華碩電腦的主機板曾創造股價890元的神話,宏碁,鴻海,都在PC代工時代領風騷。接著進入筆電代工時代,廣達股價到850元,英業達到428元,仁寶等三愛幫一度是天之驕子,葉國一是超級大贏家。

 

這種代工型態沒有大變化,後來毛利漸低,產業西移,聯想崛起,PC,NB代工時代也告一段落。到了2007年蘋果的Iphone第一代出現,造就了臺灣新的蘋果供應鏈,有機殼廠,有軟板廠,有觸控面板,也有組裝代工廠,鴻海是最大贏家!

 

今年所有「蘋概股」都出現慘不忍睹的慘烈跌勢,鴻海股價下跌44%,旗下小鴻海有的跌七,八成,而且兩岸三地供應鏈無人倖免,這都意味著蘋果供應鏈進入微利時代,資訊科技硬體產業重新再洗牌。臺灣的科技硬體製造倚賴蘋果而生,衝擊會最大。下一個浪潮會是什麼?值得大家共同來探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