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在雅爾塔爲何與蘇聯合作而放棄中國?什麼話讓丘吉爾閉嘴?

幾百萬的蘇軍在歐洲將對德國的最後一戰即將開始。全世界的目光都盯在了德國柏林,而政治家們卻將關注點放在了戰後如何建設新的世界。因爲,對他們而言,短期利益是大勢所爲,長遠利益纔是長久之計。

想在歐洲繼續擔當主導者的丘吉爾,爲了抗衡蘇聯,想在雅爾塔會議前,與他的老朋友羅斯福會晤,對未來的歐洲的政治問題達成共識,爭取爲英國博取更大的利益。羅斯福來了,給了朋友很大的面子,但避而不談如何抗衡蘇聯的問題,這讓丘吉爾很失望,這是爲什麼呢?

羅斯福在雅爾塔爲何與蘇聯合作而放棄中國?什麼話讓丘吉爾閉嘴?

其實,羅斯福也有自己的打算。

首先,他此刻的關注點在太平洋戰場上,雖然日軍節節敗退,但是頑固的軍國主義、好戰分子卻要寧肯“玉碎”也要將戰爭進行到底,這將是120萬美國士兵的生命。日軍的瘋狂讓他憂心不已,作爲一國總統他要極力避免這樣的“慘勝”。

此時只有謀求與蘇聯的合作,讓蘇軍對近70萬的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從而牽制更多的日軍去守衛本土,來減少美軍的傷亡。而丘吉爾卻要他與斯大林進行抗衡,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犧牲本國利益,爲英國充當開路先鋒。

凡是涉及利益關係,政治家還是政治家。

羅斯福在雅爾塔爲何與蘇聯合作而放棄中國?什麼話讓丘吉爾閉嘴?

其次,讓他意想不到是,蘇軍在經過戰爭的洗禮,並在美國無數的軍火、物資與設備源源不斷地援助下,軍事實力大增。已經發展到和美國平起平坐並且有足夠的實力將自己的世界觀帶給全世界,至少目前東歐各國已經納入到他的勢力範圍。

面對蘇聯的做法,他不想對抗,而是合作。因爲他念念不忘爲人類留下一份將受益無窮的國際組織——聯合國。他堅信正義、法律、道義的力量,但也承認大國在國際事務中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他認爲美國需要蘇聯的合作,一道攜手共造和平。

羅斯福在雅爾塔爲何與蘇聯合作而放棄中國?什麼話讓丘吉爾閉嘴?

他不迎合丘吉爾的想法,對抗蘇聯,還有一個更重要因素。那就是英國已經不是過去的大英帝國了,沒有什麼實力來主導世界的格局。他不希望用美國士兵的生命換取大英帝國的輝煌。

而丘吉爾還在考慮維護英國在東歐的影響和它龐大的殖民帝國,這種“小家子氣”的做法,是與建立聯合國的初衷是相悖的。他不想給斯大林留下英美兩國聯合起來向蘇聯施壓的印象。

羅斯福在雅爾塔爲何與蘇聯合作而放棄中國?什麼話讓丘吉爾閉嘴?

病危中羅斯福,更想促進聯合國的建立。

一是,他不會忘記一戰後美前總統威爾遜倡議成立的國際聯盟,通過一個超國家的有效國際組織來規定國家間交往的基本準則,制止戰爭。但在德意日法西斯面前一無所成,最終以悲劇而告終。他堅信這個國際組織的作用,並避免自己重蹈覆轍。

二是,他十分痛恨殖民主義,他曾不止一次的說:“殖民體系意味着戰爭。”這種觀點是具有前瞻性和先進性的,他揭示了戰爭的根本原因是列強們在瓜分殖民地的不均而造成的。他要消除一切殖民主義,爲建立聯合國鋪路。

羅斯福在雅爾塔爲何與蘇聯合作而放棄中國?什麼話讓丘吉爾閉嘴?

更能說明他堅持建立聯合國的舉動,是對老牌帝國主義——英國的不恥。丘吉爾極力維護其海外殖民地的做法,遭到他的極力反對。當丘吉爾質疑他在試圖搞垮大英帝國時,他毫不客氣地回擊道:

“你們開發印度、緬甸、爪哇的資源,掠奪這些國家的財富,而又不給當地居民以教育、像樣的生活水平和最低的衛生條件。你們做的一切,正是在否定和平的任何價值。”

羅斯福在雅爾塔爲何與蘇聯合作而放棄中國?什麼話讓丘吉爾閉嘴?

羅斯福的願望在他去世後實現了。1945年6月26日,50個國家的代表在美舊金山召開大會,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成立了聯合國組織。

所以說,看似是英美蘇三國首腦參加的雅爾塔會議,其實這是美蘇兩大國在博弈世界格局。英國只是一個自以爲是的“列席參加”而已。

最同情中國的羅斯福卻在雅爾塔會議上出賣了他們的利益,將外蒙古、東北等地區主權作爲籌碼,用來換取蘇聯的對日作戰。這是任何一個有良知的龍的傳人不能接受的,就是現在也是大家所不齒的。

羅斯福在雅爾塔爲何與蘇聯合作而放棄中國?什麼話讓丘吉爾閉嘴?

那他爲什麼要這麼做呢?他的決策思路是什麼?

首先,他可以說是擁有大智慧的人,早在1942年開羅會議,他就力推中國站到世界舞臺的前列。這是因爲有近40%日軍和60%的日本陸軍被牢牢地牽制在亞洲戰場上,對太平洋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有着巨大的貢獻。

開羅會議是中國人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以大國的身份參加會議。會後,中英美三國發表了著名的《開羅宣言》。他要通過爲這個國家爭取國際地位來獲取蔣介石政府繼續加強對日軍的牽制和進攻。

羅斯福在雅爾塔爲何與蘇聯合作而放棄中國?什麼話讓丘吉爾閉嘴?

其次,受寵若驚的蔣介石政府在戰略上與美國保持高度合作,甚至用美國的史迪威將軍擔任中國戰區的參謀長。但戰局依然沒有改觀,日軍在兩千公里的戰線上大規模進攻中國,損兵50-60餘萬,喪失146座城市。

同時,蔣介石政府的腐敗無能,也讓他深惡痛絕。大片國土的淪喪,毫無改觀的亞洲戰場,蔣介石的不專心抗日,實力太差,讓美國人對其實力不屑一顧,美方更是撤回史迪威作爲對蔣介石的警告。

羅斯福在雅爾塔爲何與蘇聯合作而放棄中國?什麼話讓丘吉爾閉嘴?

憑心而論,當時的中華民族是內憂外患。長期的抗戰讓中國的軍事力量元氣大傷,再加上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內耗,無形之中消耗了大量的抗戰力量。如果沒有蘇軍,蔣介石是無力打敗日本關東軍,或是迫使其投降的。

爲了儘快的結束戰爭,也爲了最大程度緩解美軍的壓力,更是爲了減少美軍士兵的犧牲,他只能和蘇聯協商,最終結果就是用中國權益換取斯大林的點頭。而蔣介石卻被迫接受《雅爾塔協定》並和蘇方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羅斯福在雅爾塔爲何與蘇聯合作而放棄中國?什麼話讓丘吉爾閉嘴?

我們在憤憤不平的同時,也應該知道一個國力羸弱、山河破碎的國家,怎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只能是列強談判桌上的籌碼,最終獲得悲劇的結果。

現如今,我國“一帶一路”經濟建設,即開啓了中國和全世界共同發展之路,又增強了自己的實力,以負責任的大國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誰敢逼迫?

羅斯福在雅爾塔爲何與蘇聯合作而放棄中國?什麼話讓丘吉爾閉嘴?

如果沒有羅斯福的合作理念,與蘇聯對抗,二戰會結束嗎?歡迎大家討論和留言。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