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

  中信證券認爲,國內私募證券基金髮展仍然處於初期。“頭部”私募管理人雖然表現具有相對優勢,但仍集中在單一資產、單一策略、單一產品線上,多元化程度不高;投資者也以個人爲主,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保險資金等均未直接投資私募證券基金。敬請閱讀。

  來源/華爾街見聞

  國內私募證券基金髮展仍然處於初期。“頭部”私募管理人雖然表現具有相對優勢,但仍集中在單一資產、單一策略、單一產品線上,多元化程度不高;投資者也以個人爲主,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保險資金等均未直接投資私募證券基金。

  這是中信證券研究朱必遠等分析師的觀點。在4月8日發佈的研報中,該團隊估算認爲,在2018年底的接近9000傢俬募證券基金管理人中,規模在50億元以上的管理人約60~80家,合計管理規模約1.05~1.25萬億元,市場份額約47~56%。

  中信研究團隊指出,國內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長尾特徵明顯,大型管理人優勢顯著。約84%的管理人規模小於1億元,規模在10億元以上的佔比不到5%。

  中信團隊指出,對比中美數據,中國“頭部”私募證券管理人平均規模以150億元計,中國“頭部”私募的管理規模大約相當於美國“頭部”對衝基金管理機構的1/7~1/5。但相對於行業發展階段和整體規模而言,國內“頭部”私募證券管理人的平均管理規模並不低,而且整體資管行業“頭部”集中度都在逐漸提升。

  業績表現方面,中信研究團隊統計發現,“頭部”私募管理人的多數策略表現好於“非頭部”。股票策略方面,近10年來“頭部”私募管理人也持續跑贏大市,僅在2018年出現回落。

  從近五年整體來看,無論是平均值還是中位數,“頭部”私募管理人股票策略表現與“頭部”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基本相當。從單一年份平均值來看,“頭部”私募管理人股票策略在 4 年中均小幅領先“頭部”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但 2017 年大幅落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2017 年“頭部”公募基金在白馬藍籌股上的“抱團”行爲更爲集中。

  考慮私募證券基金一般存在 20%左右的業績報酬的因素後,“頭部”私募管理人股票策略的投資業績整體應好於“頭部”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但私募證券基金的投資限制相對寬鬆,比如無明確的股票倉位限制、個股集中度約束一般相對寬鬆,考慮這些差異後,投資管理能力可能差異不大。

  不過,在策略方面,中國“頭部”私募和美國大型對衝基金在多元化程度上出現了明顯差異。中信研究團隊提到,“頭部”私募管理人仍然以管理單一資產爲主,其中38%的管理人主要採取股票策略,13%的管理人主要採取債券策略,同時佈局兩類以上策略的管理人僅有17%。

  而美國大型對衝基金的多元化策略明顯。與國內偏重股票策略的格局不同,美國大型對衝基金採取多元化策略的機構在數量和資產總規模上均佔多數,同時具有跨資產、跨策略特徵的機構在管理資產總規模上具有絕對優勢。

  “在成熟市場的大型對衝基金管理機構中,股票策略、債券策略管理人數量仍然相對居前,但是管理的總資產規模並不佔優勢,資產多元化(比如採取全球宏觀策略)、策略多元化(比如產品內實現多策略配置或者發展不同策略類型產品)是實現較大管理規模的主要方式。”該報告指出。

  投資資產相對單一,對衝工具發展不充分,令中國私募相比海外對衝基金呈現出更大的業績波動性。中信研究團隊提到,近10年來國內私募證券基金整體的波動率和最大回撤指標分別爲 11.94%、22.57%,是海外對衝基金的3倍;股票策略私募的波動率和最大回撤也是海外對衝基金的2倍左右。

  已經有一部分“頭部”私募管理人開始進行跨資產、跨策略佈局。“比如早期從債券投資起家的樂瑞資產切入宏觀配置領域,以期貨投資起家的凱豐投資、永安國富由管理期貨轉型至宏觀對衝領域等,不少“頭部”私募管理人在香港設立對衝基金管理公司,佈局境外市場等。”

  中信研究團隊指出,中國內地金融市場相對美國成熟市場的差距遠大於 GDP 領域的差距,公募和私募證券基金行業潛在發展空間均較大。未來,機構投資者在私募中的佔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隨着“頭部”私募管理人的繼續成長和壯大,也有望迎來跨資產、跨策略、跨產品線佈局階段。中信提到,隨着管理規模的增長以及跨資產、跨策略的佈局,單純依靠人工手段的主動管理模式可能顯得有些“吃力”。數量化、系統化在投研“深度”上可能不及主動管理模式,但可以大大拓展投研“寬度”。(完)

  文章來源:華爾街見聞2019年4月10日(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篇編輯:徐曉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