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山东头条news,由中新社山东分社主办。解读焦点事件,反映深度民意。

  日前,一篇题为“女学生因血型罕见被强行多抽一百毫升,血站:反正也没事,多给点吃的就好了”的微博引发网友关注。

  视频来源:yoo视频

  该微博称,大三学生小倩(化名)因在参加无偿献血时被检查出是稀有血型,她本约定捐献200毫升血液,工作人员称她血型罕见建议多捐血,但朋友考虑到小倩身子瘦弱,拒绝了护士的请求。

  在抽完血之后,小倩发现她的献血量比约定的多了100毫升。该微博还注明消息是转自当事人在网易号上的消息,发出后立即引发网友和媒体广泛关注。

  郴州市中心血站获悉此事后,立即调出小倩当天的献血档案,找到当班护士并联系到小倩核实事情经过。

  经查证,该博主发出的微博存在诸多事实不符,除了配图是当事人发出,配文纯属杜撰。

  经了解,小倩原名袁雨茜,2018年10月21日,她在好友陪伴下前往郴州市城区的兴隆步行街献血点参加无偿献血。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加上朋友考虑到她身子瘦弱,袁雨茜在填写献血征询表时便勾选了献血300毫升。献完血后,她还特地将献血证拍照上传到网络。

  当事人献血档案。郴州市中心血站提供

  “我都不知道怎么就‘火’了,照片是我发的,但故事都是假的,我自己都莫名其妙。”得知自己的照片在网络上广为传播,袁雨茜当时就慌了,“我献血本来就是去献爱心的,毕竟帮助别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却没想到被不知情网友曲解。”

  为此,袁雨茜专门写了陈情声明,不希望此事继续扩散让大家误解无偿献血工作。

  当事人在微博发布情况说明。微博截图

  郴州市中心血站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微博本身就有漏洞:其一,稀有血型在初筛阶段是无法检测出来的,必须要将血液样本送回血站检验才能鉴定确认,不存在当班护士因她是稀有血型而临时要求她多献血。

  其二,文中提到袁雨茜是与朋友一起献血的,经查证当时段只有她一人献血。

  其三,袁雨茜献血征询时勾选的献血量与实际献血量都是300毫升,并没有被强制多献血100毫升。

  网友评论:我们都经历过...

  但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曾经有过“被多献血”的经历,比如,原本想献200ml,却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被抽了400ml;要不然就是医护人员发现去献血的人体重超过了100斤,多次劝说。

  还有网友说,义务献血原本是一件开心的事,但被强行说服的感觉真的很糟糕。

  很少有人知道,无论A/B/O还是AB血型,都有可能是Rh阴性“熊猫血”。Rh血型,是常说的“A”“B”或“O”型血的ABO系统之外的另一种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是否存在“RhD”抗原,分阴性和阳性两类。汉族的Rh阴性血比例约为千分之三,因为稀少,俗称“熊猫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九条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严格禁止血站违反前款规定对献血者超量、频繁采集血液。

  参加无偿献血是美好体验,

  应让爱心奉献无负担。

  来源:中国新闻网、齐鲁晚报综合观察者网、北京青年报

  综编、编排:孙宏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