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這個王朝吧,九位皇帝可以歸納為一首詩:「老子英雄兒狗熊,皇帝大多精神病。戀母戀姐戀姑母,喜向大臣來借種」。

這可不是什麼野史,全都是寫在正史之上的哦。

開國皇帝劉裕:牛叉英雄

《天龍八部》里慕容博讓慕容復把大燕皇帝世系譜拿給喬峰父子觀看,小說里寫道:「至太上六年,南燕慕容超亡國後,以後的世系便都是庶民,不再是帝王公侯。年代久遠,子孫繁衍,蕭遠山蕭峰鳩摩智三人一時也無心詳覽。但見那世系表最後一人寫的是「慕容復」,其上則是「慕容博」。」

這裡的慕容超,歷史上是南燕最後一位皇帝,他正是被劉裕俘虜殺死的。

這個劉裕有多牛叉呢?

他是歷史上殺皇帝最多的皇帝。被他俘虜殺害的有南燕慕容超,後秦姚泓,被他打敗,間接造成死亡的有西蜀譙縱,桓楚桓玄,被他派人殺害的有東晉的兩個皇帝司馬德宗和司馬德文,黃易在他的小說《邊荒傳說》里索性將他寫成三大男主角之一。

劉裕呢,據說是漢高祖劉邦弟弟的後代,小時候家境貧寒,長大後雄壯奇偉,本是一名普通軍人,但是在戰爭中不斷顯示軍事奇才,特別擅長以少勝多,由於當時中國南方是東晉,北方是五胡十六國對峙,劉裕作為東晉將領,一直北伐,先後滅掉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北伐成功的除了劉裕,就是朱元璋了,辛棄疾盛讚劉裕「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劉裕的軍事才能一直在後世評價頗高,他本人也比較節儉,在公元420年,東晉皇帝晉恭帝禪位給劉裕,劉裕稱宋,歷史上稱為劉宋。

劉裕還開創了一個先河,就是殺禪位的皇帝。從王莽新朝代漢,曹丕魏朝代漢,司馬炎晉朝代魏,都沒有殺禪讓讓位的皇帝。這可能就是劉宋政權悲劇的開始。

二代第一任皇帝劉義符:玩海盜遊戲,喜歡讓宮女不穿上衣

劉裕一生征戰,生了兩個女兒,特別想要個兒子,他給女兒取名劉興弟,劉榮男,終於在四十多歲的時候生了長子劉義符,高興壞了,這一高興不要緊,他就特別溺愛這個孩子,也就導致了劉義符的性格悲劇。

劉義符當皇帝的時候十七歲,死的時候才十九歲,這兩年他都幹什麼呢?

劉義符喜歡角色扮演,最喜歡的一個娛樂項目是,將一艘大船放在皇宮的大水池裡,讓宮女們不穿上衣,腰間圍著一塊白布,拉著大船 ,船上載滿貨物,宮女們一邊喊著號子,一邊拉船前進。

這個時候呢,劉義符讓太監扮海盜,搶劫宮女,於是劉義符和海盜大戰,最終戰勝了海盜,貨物到岸之後,太監宮女們競相來買,劉義符也賣的熱火朝天。

要命的是,他老爹劉裕死了,他竟然「幸災肆於悖詞,喜容表於在戚」,之後各種角色扮演,亂七八糟的,幾個託孤大臣看不下去了,聯手把他廢了。

劉義符也開了一個先河,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託孤大臣齊心協力,聯手廢掉的皇帝。

被廢了之後,他還沒被殺,可能是大臣們夜長夢多,就派人殺他,劉義符竟然力氣很大,掙扎著逃跑了,後來被一個人拿著粗門閂給錘倒了,然後一刀over。

二代第二任皇帝劉義隆:兒子女兒合起來殺他

劉義隆是劉義符的三弟,由於大哥二哥都被託孤大臣殺了,所以劉義隆上台後,毫不留情的殺掉了這幾個託孤大臣,儘管他就是被他們選中上位的。

劉義隆在位比較久,玩政治比較有手腕,在他那個時代有謝靈運,鮑照,陶淵明等名人,劉宋國力在他為帝期間,比較強盛,但是呢,這個人好大喜功,沒事搞個北伐什麼的,幾次下來,北伐沒成功,國庫被搞空了。

劉義隆最大的錯事是殺了大將檀道濟。

檀道濟,聽起來有點陌生的名字,但是這些和他有關的成語你一定聽說過:「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唱籌量沙」「目光如炬」「自毀長城」等,他本是劉宋開國元勛,北伐之時打的北魏心驚膽戰,畫他的像驅鬼,不過由於功勞太大,一直遭到劉義隆的猜忌。

劉義隆重用大臣,他的四弟劉義康,兄弟倆合夥謀害了檀道濟,檀道濟臨死的時候留下一句「乃壞汝萬里長城」(自毀長城)。

劉義隆的四弟劉義康,每次在劉義隆生病的時候衣不解帶,因而取得了劉義隆的信任,掌握了朝政大權,但是劉義隆經常生病,劉義康的手下就想擁劉義康為帝,范曄,沒錯,就是寫《後漢書》的那個范曄,擁立劉義康謀反被告發,范曄被殺,劉義康被貶為庶人,過了兩年,再次有人圖謀擁劉義康為帝,這下劉義隆不客氣了,毫不留情的處決了自己的四弟劉義康。劉義康臨死前說,我信佛,我不要吃藥死,不然不能轉生,結果被被子悶死了。

劉義隆做了近三十年的皇帝,最後被自己的兒子幹掉了,是怎麼幹掉的呢?看完之後你的腦洞可能不夠用的。看看劉義隆的奇葩兒子和女兒們的故事吧。

劉義隆的皇后生了太子劉劭,寵妃潘淑妃生了二兒子劉濬,愛妃蔣美人生了四女兒海鹽公主。海鹽公主和劉濬私通,被駙馬發現,劉義隆下令處死蔣美人(這是啥邏輯),駙馬和公主離婚,駙馬的老爹嚇得生病而死(這又是什麼邏輯)。

還有不合邏輯的。太子的媽是皇后,嫉妒劉濬的媽潘淑妃,最後竟然氣死,太子就恨潘淑妃,劉濬百般討好太子,兄弟倆竟然從仇人變成了好基友。太子的同胞姐姐劉英娥,和劉劭劉濬兄妹三人合夥要整死老爹。

咋整呢?這個劉英娥有個宮女,叫王鸚鵡(真的叫這個名字,不是來搞笑的),認識一個巫婆叫嚴道育,扎了很多小人詛咒劉義隆,哪想劉義隆還沒死,劉英娥先暴病死了(沒邏輯啊)。

劉濬一看,就把王鸚鵡嫁給了自己的府佐,這個府佐很喜歡王鸚鵡,但是呢,王鸚鵡以前有個情人,也是她的養子(這合不合邏輯),心裡老不爽了,王鸚鵡就跟太子劉劭講這個情人的壞話,於是乎情人被太子殺了。這事完結了嗎?沒。

知道王鸚鵡這些事情的另一個人害怕下一個死的人就是他,於是趕緊密報劉義隆。劉義隆一聽,弄啥哩,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要我死,看來是我的問題呀,兩個兒子也不懲罰,王鸚鵡也不殺(邏輯呢)。

劉濬呢,把那個巫婆嚴道育接回家,秘密供著,被劉義隆知道了,這下劉義隆真生氣了,決定廢掉太子,處死劉濬。處死就處死吧,劉義隆非要先告訴潘淑妃,說我要處死你兒子嘍(邏輯去哪裡了)。

潘淑妃一聽,趕緊告訴兒子劉濬,劉濬趕緊告訴劉劭,於是乎,劉劭就帶人把自己老爹殺了。

劉義隆還有一個值得一說的是他生了19個兒子,11個女兒。他還有一個更奇葩的妃子叫路惠男,等下面說。

三代第一任皇帝劉劭:百日皇帝

劉劭殺父之後,自立為帝,將王鸚鵡帶回宮中,大加寵愛(這個王鸚鵡真神奇),可是皇位只做了百天就被三弟劉駿帶人掀了。

劉劭以及後宮全部被處死,劉劭和王鸚鵡則被扔進大江之中。

三代第二任皇帝劉駿:戀母皇帝

劉駿是劉義隆四兒子,六歲封王,十歲任征虜將軍,十五歲任撫軍將軍(史書就是這麼寫的),二十四歲起兵討伐大哥劉劭,同年即位為帝。

劉駿此人聰明,但是殺戮氣重,喜歡戲耍大臣,沒事就給他們起個外號什麼的,自詡風流,一次看見他爺爺劉裕生前的密室,非常簡陋,他竟然說:「鄉巴佬能用這些東西,已經過頭了!」

劉駿作為皇帝,還喜歡賭博,有地方官卸任的,就招進宮裡賭博,把他們的錢贏光(這也叫皇帝么)。

劉駿見到自己親六叔劉義宣的女兒長得漂亮,就召幸她們,劉義宣大怒,起兵造反,失敗被殺。

劉駿和自己生母路惠男,更有無法言說的關係。

「駿淫亂無度,蒸其母路氏,穢污之聲,佈於甌越。」(魏書?列傳第八十五?島夷劉裕傳》)

「上於閨房之內,禮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內,故民間喧然,咸有醜聲。宮掖事秘,莫能辨也。」(《宋書?列傳第一?后妃傳》)

(圖片:影視劇中的路惠男)

劉駿這個人,只活了三十五歲,卻連自己的母親,堂妹都不放過,最神奇的是,他生了28個兒子,至少12個女兒,這不是皇帝,是生育機器啊。

四代第一任皇帝劉子業:戀姑戀姐皇帝

劉駿長子劉子業,中國歷史上最不幹人事的皇帝,最混蛋的皇帝,十六歲即位,兩年後被刺死,但是這兩年的皇帝,干盡了壞事。

劉子業當皇帝之後,他的生母皇太后生了病,讓他去看望一下,他說:「病人房間鬼多,很可怕的,怎麼能去呢!」

劉子業的姑姑劉英媚,嫁給了何邁。何邁的母親是劉英媚老爹劉義隆的妹妹。何邁的妹妹何令婉是劉子業的妻子。當劉英媚進宮之後,劉子業立即兩眼發直,留下姑姑寵幸,不給她回家。

劉子業呢,殺了一個宮女,告訴何邁,劉英媚死了,宮裡面卻把自己的姑姑改稱謝貴嬪,何邁知道以後準備廢了劉子業,事敗被殺。

劉子業就想立姑姑為皇后,劉英媚覺得自己實在是不好意思,羞愧推辭,劉子業就立了路惠男(劉子業的奶奶)的侄女做皇后。

劉子業把自己的兄弟姐妹殺了個差不多,想把他老爹劉駿的墓挖開,被大臣勸阻後潑上糞便。

劉子業的叔叔們也被他殺的殺,趕的趕,剩下的抓來天天羞辱他們,給他們取外號,分別叫「豬王」「殺王」「驢王」「賊王」,還把十一叔劉彧脫光衣服,扔進坑裡,讓他像豬一樣吃東西。

最令人震驚的是,劉子業命大臣當著十二叔的面逼奸叔母,其他的叔母如果不從就把她的兒子殺掉。

劉子業有一個一母所生的姐姐,姐弟之間可能也有不倫關係,因為其姐生性極其風流,劉子業便找了三十個面首送給她,又因為大臣褚淵長得帥,就讓他陪他的姐姐。

劉子業做皇帝做成這樣,也真的只能用呵呵二字來形容了,終於最後被大臣射死。

(圖片:影視劇中的劉子業姐姐)

三代第三任皇帝劉彧:借種皇帝

劉彧是劉子業的叔叔,被劉子業嘲諷為豬王,有一次把他綁起來,說今天要殺豬,劉彧情急之下,說今天豬不應該死,劉子業問他為什麼?劉彧說,等皇太子生了,再殺豬取肝肺,這才把劉子業逗樂了,放了他。

劉彧即位之後,將在世的劉駿(即劉子業的老爹)之子全部殺光,在世的弟弟們也被他殺個差不多了,又開始殺大臣,造成了劉宋滅亡的惡果。

劉彧晚年沒有生育能力,他的兒子據推測,都是借他的弟弟的種而來的。

「上素無子,密取諸王姬有孕者內宮中,生男則殺其母,使寵姬子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一百三十三》)

「太宗晚年,痿疾不能內御,諸弟姬人有懷孕者,輒取以入宮;及生男,皆殺其母,而以與六宮所愛者養之」(《宋書·后妃傳》)

四代第二任皇帝劉昱:荒誕滑稽皇帝

劉昱的老爹劉彧,有個手下叫李道兒,劉彧把自己的寵妾送給李道兒,後來又要了回來,生下了劉昱,因此一直被懷疑是借種生下了劉昱,這個劉昱每次出宮,竟然稱自己為李將軍,看來他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

劉昱四歲為太子,十歲娶太子妃,變態荒誕,喜歡光著腳丫頭蹲坐,當了皇帝之後,帶人拿著鐵矛,見人就戳,身邊時時刻刻帶著針椎,鑿子和鋸這些刑具,後來發展到一天不殺人,他就悶悶不樂的程度。(「天性好殺,一日無事,輒慘慘不樂。內外憂惶,夕不及旦。」《南史·宋本紀下》)

劉昱手下有大臣蕭道成,戰功卓著,但是劉昱很想殺了他,一直找不到機會,蕭道成為了自保,決意廢掉劉昱。

這個劉昱又是怎麼死的呢.?死得相當滑稽。

他本來有個很寵的親信,哪知道一點小事就大怒要殺親信,於是半夜就被親信給殺了,直接去找蕭道成去了。

蕭道成以為是皇帝的陰謀呢,不敢開門,這個親信只好把頭扔進蕭道成家裡,蕭道成才敢出來。

劉昱死的時候才十五歲。

四代第三任皇帝劉準:願後身世世勿復生天王家

劉昱死後,蕭道成立劉彧三子劉準為皇帝,據說他亦是劉彧借種而生,由於是傀儡皇帝,史書上沒有記載什麼荒唐行為,但是留下一句千古名言:願後身世世勿復生天王家!

劉準為帝兩年後禪位於蕭道成,後來被監視他的士兵殺死,年僅十餘歲,劉宋王朝也至此結束。


宋(420年~479年)

此宋非後來的宋,此宋的建立者也不姓趙,而是姓劉。因此為了區分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南朝宋又被稱為劉宋。

宋的建立者為劉裕,小名寄奴(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人道寄奴曾住」就是指的劉裕)。劉裕出身平民,是從最基礎的小兵開始,一步一步的走到帝王的位置。東晉後期,朝政混亂,除了皇帝說了不算以外,其他人都說了算。劉裕就是在這種夾縫中成長起來的。劉裕剛開始是擁護東晉的,以平息叛亂者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憑藉著自己牛逼的個人能力,很快平定了各方勢力,大權獨攬。此時的東晉皇帝,再也不是各方勢力的一個平衡點了,東晉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公元420劉裕稱帝,定都建康(今天的南京)。劉宋開始,也標誌著南朝歷史的開始。

劉裕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不僅統一了長江劉裕,還向北收復了大片土地,將勢力範圍擴張到了黃淮流域。宋也是整個南朝疆土面積最大的朝代,也是歷史最長的一個朝代。

雖然劉裕建國之後,吸取了東晉的教訓,削弱了武將的勢力,但是宋還是沒能擺脫被篡權的命運。公元479年,在掌握了軍權、政權的蕭道成的逼迫下,宋順帝劉准禪位,宋滅齊立。

劉宋一共60年的歷史,卻有先後有9個皇帝。皇帝更換太頻繁,在位時間太短,是一個政權滅亡的標誌。


南朝劉宋是一個子難承父業的朝代,簡單點說是除了宋武帝劉裕和宋文帝劉義隆算是不錯的皇帝外,其他的一代不如一代,嗜血濫殺,荒唐無道居多。

劉宋的建立雖然算是篡奪了司馬氏的江山,但劉寄奴劉裕也是靠自己的實力上位的,並且富有英雄氣概,曾經北伐成功,收復兩京,後來因為奪權需要,以及內部傾軋,收復的故土又丟失了,儘管如此,劉宋的版圖在南朝四個朝代也基本是最大的。

宋文帝劉義隆是權臣扶上位的,但可以算得上是一代合格的君王,有權謀手段,很快就收拾掉權臣,統治劉宋三十多年。雖然武功方面比起其父親差得很遠。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對劉裕和劉義隆進行了比較,對劉裕: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對劉義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儘管如此,宋文帝文治方面還是有所成就的,沒有出現什麼大動蕩。

劉義隆之後劉宋的歷代皇帝則一代不如一代了,並且每位皇帝在位時間都不長。嗜血濫殺,將可能威脅到皇位的宗室斬盡殺絕,殘暴無度,使得人心惶惶。宋孝武帝和宋明帝靠流血手段上台,也有一定作為,但殘殺宗室,並且繼承人都是荒誕無道之君,陷入混亂的死循環,因此劉宋在內耗中終於失去人心,最終被蕭道成取而代之。

總結來說,南朝劉宋是寒門政權,在當時門第社會中算是另類,因篡奪了司馬家江山得國,因此後面歷代皇帝都以此為仿效對象,且對太子教育極為失敗,出現了好幾位無道的少年皇帝,如宋少帝,宋前廢帝,宋後廢帝,而無道的皇帝,也是引發流血政變的重要因素,也是誘發南朝宋被取代的重要因素。


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劉宋,前面已經作了簡短的介紹,我就不贅述了。我對於劉宋的評價就是在歷史上可有可無。

為什麼這麼說呢?縱觀中國古代史,對於在南北朝時期,宋齊梁陳4個朝代一般是一起出現在我們的史書和文學作品中,不是我們不重視這4個朝代,而是他們真的沒有為中國的進步做出過貢獻,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等方面基本沒有進步,只有不斷的戰爭和朝代更替,以及破壞和殺戮,當然這種情況在晚唐也出現過,後唐、後梁、後漢都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都是可有可無。

有人可能覺得是他們朝代統治時間短,但我要說,他們是最短的嗎?不是,隋朝的時間短吧,但他絕對是我國歷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朝代,他的承上啟下,他對於歷史的進步堪稱劃時代。所以,劉宋不管如何,還是免不了一頂平庸的帽子。當然,如果要評價出色人物的話,劉宋的建立者劉裕在那個時代絕對堪稱驚艷,只是仍然免不了「中道崩卒」命運。


整個劉宋王朝也只有劉裕一人屬於傑出的帝王。

唐代虞世南說:「太祖劉裕白手起家,無所依憑,可以說是匹夫提劍,首創大業,他能在旬月之間,平定叛亂,重安晉室。他所依仗的僅是半州之地,一郡之人馬,在這樣困難條件下,竟能斬譙縱於巴蜀,擒姚紹於崤、函,破慕容超於青部,斬盧循於嶺外,戰旗所指,無往而不勝,觀其豁達風度頗似漢高祖,克做制勝的氣魄,太美於漢光武。可惜他在位日短,否則其志未可量也。

宋孝武和宋明帝二人是異體同心,都是屠戮賢良、殘害骨肉的人,朝內沒有賢明的宰柤,在外又沒有強大的外援,草率地以國器權柄,委任到昏聵幼稚的大臣手中,致使蕭齊氏,乘內鬨之際,宰制天下,不到一年,劉宋的龜玉寶器就移送給蕭齊了。」

劉宋王朝正像箱子鎖得很牢固,卻是為大盜準備,方便盜走,千思百慮,就是沒有想到政權會被外人奪去這最重要的點,結果一切都完了,令人長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