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返鄉潮還沒結束,農村又出現“退租潮”,是咋回事?原因很現實

  在我們農村,因爲現在大夥兒生活條件好了,很多農民工寧願外出打工,也不願在家務農,導致了很多土地都荒廢了。所以如今農村的很多土地都被承包商包下了。

  但是繼農名工返鄉潮之後,現在農村又出現大批“退租潮”,是咋回事?小編經過瞭解之後,發現其中的原因很現實!

  接下來我們聽聽大家是怎麼說的

  1,前幾年承包別人的土地是非常流行的,不但流行而且價格相當的火爆,自然也是十分的搶手,記得前幾年我表弟做生意賺了幾個錢,看着人家都在承包地搞種植創業,覺得這買賣怎麼做都不會賠錢,在當時的地價我們這已經上漲到每畝1000~1200的高價,他去鄰村租賃了幾戶人家一共100來畝的土地,價格是每畝1000塊錢,按照當時的行情,不算是高價,是可以接受的行情價格。

  這麼貴的價格種植傳統大田農作物,自然是賺的少,都是種植一些其他的經濟類作物,我表弟種植的是對花棉,這種棉花是相當耗費人工的一件事情,打花茬,早上對花,中午打藥,全部要靠僱人來完成,他也是點背,原本價格一直很高的對花棉,輪到他種植的哪一年,價格是一落千丈,降到了歷史最低點,跟他類似的還有很多的種植對花棉的大戶,結果全都是一樣,賠錢賠了個底朝天。

  所以這生意真沒想象中那麼好做!

  2,承包種糧食卻與遇價格低迷,物價又高

  就拿我們永州的稻穀價錢來說,去年創了歷史新低,以前米質好的大米剝殼之後可以賣到二塊六七一斤,去年最高賣到二塊三,像糯米前兩年都是賣三塊多一斤,去年小唐家剝好殼的糯米才賣二塊四,還算賣的好了。

  我們這的種田大戶,稻穀是全靠着老闆下來收,去年溼稻穀從以前的一塊掉到八毛一斤,老闆還不怎麼想要。糧食價錢低,農藥化肥還是那個價,請人工做事一年比一年貴,種田賺不了多少錢,很多種田大戶也不想種了,所以就有了題主所說的“退租潮”

  總結:承包大戶本就爲了賺錢纔來流轉土地,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賺錢還虧本,只能退租了。

  讀者朋友們,你覺得現在做一些什麼生意比較妥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