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夏,北洋政府各省軍督齊集天津,召開會議,討論對南方作戰問題,兼議總統選舉事宜。時任代理總統的馮國璋爲了確保自己的利益,特派高等軍事顧問陸建章去天津與會,旨在說服直隸督軍曹錕和江蘇督軍李純加入直系,以打擊段祺瑞的皖系。

  就會議的架勢來看,因爲有代理總統馮國璋的特使陸建章的聯絡左右,故會議形勢對馮國璋有利,而對段祺瑞不利。因此,會議期間,北洋軍閥實力派、皖系首領、時任國務總理段祺瑞的高級幕僚徐樹錚,夥同安徽督軍倪嗣沖一起,安排人向陸建章送去專門的邀請函,請陸建章到設在天津中州會館內的關內奉軍司令部一聚,陸建璋與奉系、皖系軍閥不睦已久,心裏頗有狐疑,但會議期間,他相信他們不會把自己怎麼樣,因此應邀而來,結果,陸建章在中州會館的後花園,被徐權錚安排的槍手當場擊斃,死於非命。

  第二天,段祺瑞便召開國務會議,在會上宣佈殺陸建章一事,並當場宣佈陸建章的罪行,而且說:“是我令樹錚殺之。”在段祺瑞的強力推動下,會議通過了宣佈陸建章罪狀的決定,於是,陸建章被殺一案,沒有經過任何審判便告“合法”。

  說到徐權錚暗殺陸建章的原因,並非二人之間有什麼天大的仇怨,而歸根結底,是軍閥派系利益之爭矛盾積聚的結果,也就是說,陸建章不過是當時混亂的政治生態下,直、皖、奉等地方軍閥派系之爭的犧牲品。

  陸建章與以段祺瑞爲核心的皖系軍閥的矛盾由來已久,1914年,陸建章以陝西都督的身份,極力擁護袁世凱稱帝,直接影響到段祺瑞的利益,其時,段祺瑞與徐樹錚聯手,做通陝南鎮守使陳權藩的工作,讓他將陸建章驅逐出陝西,陸建章因此對段祺瑞恨之入骨,尤其他被馮國璋任命爲總統府高級顧問後,便到處奔走,要弄垮段祺瑞,遭到段的忌恨。

  在南北戰爭的問題上亦是。段祺瑞和徐樹錚主戰,馮國璋和陸建章主和,政治主張的不同,帶來個人恩怨的加深。馮玉祥是陸建章的內侄女婿,段祺瑞安排馮玉祥進軍福建,馮玉祥卻在路上停滯不前,讓他馳援湖南,也在半途不進。而這些與段祺瑞作對的決斷,都是陸建章在背後使力的結果。

  政治主張的不同,加上累積起來的派系恩怨,最終導致了段祺瑞直接派出徐樹錚對陸建章實施了暗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