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郡主趙敏,無疑是金庸筆下的《倚天》中,最爲出彩的一抹清麗。她出身高貴,被其父汝陽王視爲掌上明珠。她能文能武,有“女諸葛”之稱,初入江湖時貌如桃李心似蛇蠍,追隨張無忌後,卻甘願放棄榮華富貴,歸隱山林。然而趙敏雖然出色,卻不曾真實存在,但其父汝陽王,在歷史上卻存在原型,即是元代名將察罕帖木兒。

  《元史》《新元史》記載,察罕帖木兒與明太祖朱元璋同年生人,皆是公元1328年出世,兩人在逐蕩沙場期間,亦是狹路相逢的勁敵。察罕帖木兒的祖父乃蠻臺(木華黎後人)、父阿魯溫都是元廷悍將,察罕帖木兒自幼生長在潁州,他雖身強力壯,卻心思細膩,甚篤中原漢文化,少時秉燭熬讀四書五經及兵法計略,其志在天下。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元順帝座下風雲變幻,察罕帖木兒所在的潁州爲紅巾軍攻取,他見狀募集鄉勇,率部與紅巾軍鏖戰,竟然出其不意的大獲全勝,因功受封“中順大夫”,自此開始,察罕帖木兒開啓戎馬沙場的生涯,先後駐守虎牢關,轉戰河南、陝西、山西、山東等地,4年時間一路晉升爲兵部尚書,成爲元順帝最得力的大將之一。

  彼時察罕帖木兒風頭正盛,抵擋不過的朱元璋還曾專程遣使假意“修好”,以獲得周旋時機。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逐蕩沙場已10年的察罕帖木兒開始有些疏忽大意了。他在徵討山東期間,收服降將田豐,田豐有勇力,故甚爲倚重而疏於防範,田豐來投1年後,烹製牛羊好肉備滿美酒,擺下一桌“鴻門宴”,想要刺之。

  察罕帖木兒毫無察覺,徑直赴宴。席間,推杯換盞酒酣耳熱之時,田豐一個眼色,隱於一旁的刺客霎時殺出,悄無聲息的將有些醉意的察罕帖木兒亂刀加身。察罕帖木兒遇刺身亡的消息傳出後,朱元璋驚歎“天下無人矣”,後來還曾到其墓地祭祀。察罕帖木兒死後,被元順帝追封爲“潁川王”,也被後世稱爲“汝陽王”。

  察罕帖木兒死後,並沒有回到草原抑或是幼年居住的潁川,而是埋於洛陽萬福寺附近。明清數百年風霜過後,古寺已然不復存在,察罕帖木兒的古墓仍矗立在原野中。洛陽考古學者介紹,1962年,人們奔赴古墓勘測時,察罕帖木兒墓仍然非常高大,封土達到16米,由於墓主死後被追封爲王,而且賜金銀厚葬,故而學者又進行了試探發掘。

  在墓冢的前方土層下,人們意外挖出了一對十分高大的石翁仲,石翁仲的出現意味着此墓的規格很高。人們繼續鑽探發掘,最終在土層5米下,發現了磚石壘砌的墓頂,由於彼時尚未發現盜洞的存在,故而考古學家不能主動發掘,人們原樣回填墓地,並且將出土的石翁仲帶回博物館保存。至於後續察罕帖木兒墓有無被盜,並無人再留意,只是墓冢愈發小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