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漢堡王被頂上了熱搜。

  原來,漢堡王最近在新西蘭推出了一則新廣告。

  在這段廣告中,一些漢堡王的客人,拿着巨大的筷子,夾着漢堡包,費勁地咬着。

  這不禁讓人聯想起之前的意大利時裝品牌杜嘉班納辱華廣告事件。

  在那個廣告中,同樣也有一位華裔模特,用筷子吃着西方的美食,樣子滑稽又笨拙,整段廣告不知道要表達什麼。

  看過之後,心裏就像被什麼東西堵住了一樣難受,而漢堡王的廣告給人的感受也同樣如此。

  有人說它涉嫌歧視亞裔民族,有人說它只是在刻意迎合亞洲受衆。

  但沒有一個人覺得這則廣告好。

  有人質問,吃漢堡包爲什麼要用筷子夾,你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想來想去也只有種族歧視了。

  有人評論道,我想他們只是太想加入中國元素,結果弄巧成拙了。

  還有人直接表示,看過這個廣告之後,再也不想吃漢堡王了。

  更有人罵道,有沒有種族歧視不知道,但拍這個廣告的人,絕對沒腦子。

  隨後,漢堡王反應迅速,立刻道歉、下架廣告。

  但負面影響已經造成,漢堡王這波廣告完全沒起到取悅大衆的作用,反而讓一羣人路轉黑了。

  不管漢堡王到底有沒有種族歧視的嫌疑,一個國際大品牌拍出這種廣告,顯然是不合適的。

  他們之所以在新西蘭播放這則廣告,是因爲在新西蘭亞洲人衆多。

  他們是想迎合亞洲人,但他們並不知道亞洲人喜歡什麼,而亞洲人也理解不了他們要表達什麼。

  明明生活在一個世界上,可文化與文化之間的隔閡實在是太大了。

  2

  其實類似的誤解早已經不是第一次。

  且不說之前的杜嘉班納事件,在2019年的春節,英國的奢侈品牌博柏利,發佈了中國新年廣告片。

  他們原本希望拍出“闔家團圓”的感覺,沒想到居然把全家福拍出了“遺照”的即時感。

  照片中雖然有不少紅色的元素,可整體色調卻偏灰,每個人都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樣子,看得人毛骨悚然。

  今年三月,美國時尚雜誌VOGUE在官方Instagram上分享了一張中國模特的廣告大片,誇她長得很獨特、很有吸引力。

  這位模特五官扁平、眉毛稀疏、塌鼻樑、單眼皮。

  這和中國崇尚的“濃眉大眼、櫻桃小口”的審美完全相反。

  西班牙服裝品牌Zara曾經發布一則廣告,廣告中,中國模特臉上的雀斑極爲明顯,被指“辱華”。

  可實際上,在歐洲人眼裏,雀斑是美麗的表現。

  法國品牌KENZO,曾經爲了迎接狗年,推出了一款雙肩包,包的商標上,結結實實地寫着一個“狗”字。怎麼看都像是在罵人。

  潮牌Opening Ceremony曾經和VANS合作推出了一款鞋子名叫“旗袍”,然而這款鞋子長得實在太像死人穿的壽鞋了……

  LV曾經推出的蛇皮編織袋包包,售價兩萬多,各大明星提着它在機場走秀。

  可在普通人看來,這和農民工經常背的那種十塊錢編織袋一模一樣。

  西班牙一家酒店曾經推出了中國風的房間。

  有網友曬出了房間的照片,整面牆都被刷成了大紅色,上面用黑色楷體書寫着“喜、福、壽、祿”四個大字。

  有網友評論“整個房間就差三炷香了。”

  誤解一直存在,而且誤解很深。

  中國的發展世界矚目,所以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看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

  但越是想要親近,隔閡反而越加明顯。

  因爲過去不了解,現在又沒有時間去花心思去了解中國人真正的喜好。

  於是就憑着自己的想法,東施效顰般,推出了一個又一個或驚悚、或土氣、或涉嫌歧視的產品和廣告。

  在他們眼裏,好像中國人都是人傻錢多,只要是牌子,不管好不好看,穿在身上、用在身上都有面子。

  可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僅僅爲了一個所謂品牌而買單了。

  人們更希望看到爲自己量身定做的、又質量高端的好產品。

  3

  其實,在國際品牌中,也有做得非常好的範例。

  比如肯德基。

  肯德基入駐中國時,中國還沒有什麼連鎖餐飲的概念,新聞聯播當時還專門報道了肯德基入駐中國的消息。

  在當時,對中國人來說,肯德基絕對算得上一個高端的品牌。

  誰要是能去肯德基吃一次飯,那一定會讓很多人刮目相看,更有人把婚禮辦在肯德基裏,以顯示自己的氣派。

  肯德基把自己先進的連鎖餐飲概念引入到了大陸,把西式快餐帶給了中國人。

  隨着中國餐飲行業的崛起,越來越多的餐廳超越了肯德基,而它也不再是高端、奢侈的代表。

  於是它默默地向中國本土化轉型,除了保留自己經典的西式快餐,還推出了很多中國本地的食物。

  肯德基的豆漿油條、雞肉卷、粥、米飯套餐等,都是中國傳統的美食。

  現在,每到節日,肯德基都會推出相應的食物。

  清明節賣青團,端午節賣糉子,他們永遠都跟着客戶的需求走,把普通的食物賣出肯德基的特色,把平常的食物賣出肯德基的風格,那吃貨們當然願意買單。

  他們的廣告也從來不會譁衆取寵,一貫風格都是展示自己新推出的美食。

  請來的廣告代言人也都是中國本土的明星,是符合大衆審美的俊男靚女,而不是西方人眼中的那種“性冷淡”風格。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可實際上,我們的文化千差萬別。

  一個人想要真正瞭解另一個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想要了解一個國家、一種文化。

  西方的一些品牌,自以爲是在討好我們,實際上卻是在侮辱我們。

  真正能讓人們滿意的商品,一定是能打動人心的好商品。

  真正能站穩腳跟的商家,一定是最瞭解客戶需要什麼的商家。

  與其想着如何笨拙的迎合中國市場,不如先搞清楚自己的優點在哪裏,認真花心思在產品上面。

  而不是頂着國際品牌的帽子,淨幹些愚蠢的事情。

  南川大叔,心理學者、情感導師及撰稿人。只做你的私人讀物,治癒所有不開心。文章首發在個人公衆號:南川大叔(ID: nanCSS),轉載請聯繫公衆號獲得授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