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不忙了,就帶你去遊樂場!”

  “等我不忙了,就陪你一起玩積木!”

  “等我不忙了,就... ...”

  相信很多寶爸媽都說過這樣的話,但餘生我們能陪伴孩子的時間還有多長?

  《不可思議的媽媽2》中,節目組把寶寶和媽媽的生命值做了量化進度條,即使加上懷孕的那一年,我們能陪孩子的時間,也只有短短十幾年。

  娃的成長停不下來,真的等我們不忙的時候,娃也長大了,那時的他們還需要我們的陪伴嗎?又或者我們可以讓時光倒流,重新陪他長大一次嗎?

  陪伴只是“在一起”?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父母在寶寶幼年時期的陪伴,在他們生長髮育、心理健康、性格形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但陪伴僅僅是在一起這麼簡單嗎?到底什麼是陪伴?

  陪伴是帶娃整日奔波於大小培訓班?

  週一~週五寶寶去上幼兒園;

  週六上午樂高課、下午英語課+畫畫課;

  週日上午鋼琴課、下午游泳課+書法課。

  寶爸媽的任務是:擔當娃從一個機構到又一個機構的“運輸工具”。

  美其名曰“陪娃上課”,其實只是把陪伴的任務交給了陌生的老師,和冷冰冰的教室。

  與其週末四處奔波,其實娃更願意和你一起在草坪上瘋跑瘋鬧。

  陪伴是大人大手機,小孩小手機?

  在家無聊乾點啥?給娃一個手機看動畫片,自己一個手機刷刷社交軟件,這樣的陪伴,一幅“歲月靜好”的樣子。

  比起這樣,其實娃更願意和你共讀一本有趣的繪本。

  陪伴是你玩你的玩具,我漫不經心的鼓勵?

  科大大看過很多小朋友,費了好半天勁終於完成了一個自己滿意的作品,只得到爸媽不走心的一句:“寶寶好棒哦!”然後繼續刷手機。

  寶寶要這樣的誇獎有什麼用呢?其實他更願意在我們的引導下搭出一個歪歪扭扭的小房子。

  【陪】是主動的溝通,【伴】是積極地迴應!

  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不做其他事,不碰手機,全身心的陪娃玩30分鐘,要比一天都和他待在一起有效的多!

  有效陪伴

  與孩子一起互動

  寶寶玩兒的時候,家長需要和娃進行溝通和互動,全身心的投入到和娃玩的過程,這樣才能真正理解ta的感受,看到寶寶的進步。

  不過多幹涉

  在陪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我們不要過多的干涉,比如玩玩具的時候,不要教孩子怎麼玩,而是引導他自己去玩,鼓勵自己嘗試。

  當娃需要幫助時,耐心給予適當的幫助。

  誇獎細節

  當娃通過自己努力完成一個作品時,不是簡單誇獎“你真棒”,而是誇獎娃的想法或品質。

  比如:“你是怎麼想到在飛機上加救生圈的?這個想法很棒!”

  更好的陪伴方式是帶娃出去走走

  別以爲娃小,就真的什麼都不記得,實驗證明,帶娃出去走走,大腦會發生神奇的變化~

  美國生物學家馬克·羅茲維格著名的【老鼠實驗】:

  把兩組老鼠分別放進帶有不同數量的玩具(如滑梯、滾輪、迷宮等)環境中。

  其中一組得到大量的玩具,另一組則什麼也沒有,並設置參照組。

  幾個月後,發現處於豐富玩具組的老鼠機靈好動,貧乏玩具組的老鼠卻呆滯老實。

  老鼠大腦被解剖後發現,前者的大腦皮層在厚度、蛋白質含量、細胞大小等方面都比其他兩組的老鼠有優勢。

  這就意味着,即使資質一樣的孩子,在不一樣的養成環境裏,大腦發育的結果也完全不一樣。

  旅行,恰恰是給孩子提供了豐富的環境!

  旅行幫娃適應新環境

  芝加哥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彼得·胡滕洛赫爾的研究發現:

  嬰兒在出生時,大約有50萬億個突觸連接,這個數目相當於成年人的1/10。

  孩子3歲時,突觸連接的數目大致是成人的2倍,大概是1000萬億。

  所以多帶娃出去走走,通過親眼看到、摸到大自然的新事物,有選擇性的保留突觸鏈,更有利於寶寶大腦成長,今後更加易於寶寶適應新環境。

  旅行鍛鍊娃的社交能力

  旅行時,我們會來到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人,娃就有了更多和各個年齡段、各個行業的人交流的機會。

  他們可能跟日本人學會“思米馬賽”(不好意思),跟韓國人學會“撒浪嘿喲”(我愛你),跟泰國人學會“薩瓦迪卡”(你好)。

  當然也可能跟上海人學會“儂好哇”,跟東北人學會“嘎哈呢”。

  甚至有一天,你會發現,娃不用我們的幫助,就能流暢的和陌生人問路、點餐。

  旅行拉近娃與父母的關係

  爸爸媽媽平時忙於上班,出門旅行就是“不得不”在一起的時間。

  從日出到日落,我們陪娃一起玩耍,一起用好奇的眼光認識這個世界。

  和娃一起搜尋有趣的小物件,在海邊撿形狀奇怪的石頭,在山間收集不同顏色的樹葉;

  記錄娃第一次看見瀑布、第一次和旅行中認識的好朋友牽手玩耍、低頭觀察小螃蟹的認真表情... ...

  這樣的高質量陪伴,不僅拉近娃與父母的關係,更能記錄我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鄧超夫妻與孩子玩耍 圖片源於孫儷微博)

  旅行發現娃的【萌趣時刻】

  在旅行的過程中,用心陪伴,不僅能發現寶寶的很多萌趣時刻,還能讓他們獲得真正的快樂和成長。

  @ 字母媽媽:和字母出去玩,給他買了一塊蛋糕,告訴他:這是紫薯蛋糕哦!字母一臉疑惑的問我:“媽媽,那有沒有丑牛蛋糕啊?”

  @ 貝貝媽媽:我們一起坐高鐵去旅遊,貝貝看着有人拿着藍色的車票,有人拿着黑色的車票(高鐵票的背面),問我:“媽媽,黑色的車票是站票嗎?”

  趁着大好春光,何不跟娃來一場浪漫的春天的約會呢~

  這場約會可能有趣、可能溫馨、可能笑料百出……但都會是我們和寶寶共同的一段溫馨記憶。

  每一次約會,寶寶的萌趣時刻都會是我們記憶裏最最珍貴的財富,我們的陪伴會在寶寶的心裏慢慢的生根、發芽,爲寶寶提供溫暖的力量。

  你家娃在旅行時有哪些萌趣時刻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