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但只要你有善於觀察的眼睛,任何祕密都無法藏匿。研判樓市尤其如此,有時候一個漫不經心的信息都可能包含重大信號,對於買房賣房都有巨大指導意義。

  拿昨天央媒新華網微評樓市來說,雖然是短短幾句話,但卻透露着重大信號。新華網微評樓市的背景是,發改委日前發佈重要文件宣佈特大超大等城市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此消息一出便被無數媒體、開發商及中介等解讀爲對樓市構成重大利好,房價將迎來大漲,於是多地炒房投機開始活躍,爲了穩定房地產大局,平息人心,新華網發佈了針對該事件的微評。

  全文加上標點符號總共161個字,透露的信號卻一點不少:

  首先,強調了“放寬落戶條件,不等於放鬆房地產調控”,這是對這一時段該事件沒完沒了發酵的蓋棺定論。中央否定了“落戶等於變相放鬆調控”的說法,在我看來,其核心目的還是迎合國家此前對樓市的“三穩”定調之中的“穩預期”,說白了這也是調控樓市的關鍵所在。我之前就說過,調控樓市就是引導民衆預期,就是對輿論的引導控制。

  那麼央媒的蓋棺定論能否讓人信服呢?我看未必,個人認爲這種做法頗具“掩耳盜鈴+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放寬落戶限制,就是相當於變相放開限購,這是無可掩蓋的事實。地產圈這段時間興奮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此,這樣做的結局必將有效增大購房需求,刺激樓市交易量價齊漲,給了輿論轉向的機會。

  那麼放開落戶限制真的會像開發商中介所言,房價會大漲嗎?絕不可能!正如前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所言,戶籍政策放鬆,是否有人願意去落戶,甚至去買房還有待考量。有錢人即便不放鬆落戶,他們也有一百種方法買房,沒錢人就算加大補貼他們依然買不起房,落戶的意願不會加強。

  這話我完全贊同。事實上,中國目前人戶分離的比例高達16.21%,2億多人生活在城市但是戶口依然在農村,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不把戶口遷移到城市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些沒戶籍化的人無力承擔居高的房價,他們買不起房,跟戶口放不分開沒有直接關係。

  人對應的應該是產業,而不是房地產,一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力纔是吸引人員落戶的一個重要條件,沒有好的產業佈局和就業機會即便放寬落戶政策,事實上也不會造成打破頭的購房局面和房價的快速上漲。更不用說就業之外的一系列養老、教育、醫療等配套問題。

  只要這些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不解決,爭相落戶、擠破頭購房的局面就不會出現,開發商中介等日夜期待的搶房現象就不會發生,房價更不會大漲。事實上此前有國家媒體已經發表過評論:樓市可以回暖,房價絕不能回暖!

  但是有一點需要高度警惕,放開落戶限制事實上也給炒房投機創造了條件,一些二三線有巨大潛力的城市會成爲炒房投機客蜂擁爭炒的新陣地,比如合肥近期樓市炒作之風就有擡頭之勢。但隨即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管局就下發了緊急通知,旨在打擊炒房,通知明確“嚴禁哄擡房價、捂盤惜售等行爲”。合肥的案例也證實中央在穩定樓市方面是下了巨大決心的,在房住不炒的核心指導下,房價不會有太大變化,這點剛需購房者可以泰然信之。

  其次,房價不能大漲,那麼允許小漲嗎?這纔是今天我們討論的關鍵,纔是關係到每個人切身利益的,新華網微評的最後一句透露了重要信號——只有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纔能有效降低人口落戶城市的住房門檻,努力實現住有所居,方能在充分接納落戶人口同時防止房價過快上漲。

  看到這裏很多人可能幡然醒悟了,曾經多麼熟悉的“防止房價過快上漲”又再次取而代替了高喊了半年多的“遏制房價上漲”。央媒對於未來房價的走勢有了明確的重新定位:可以上漲,但是不能過快上漲。通俗點說,漲幾百一千可能是被允許的,但是漲幾千、一萬是堅決不被允許的。

  我之前預測今明兩年政策基本都是“託而不舉”,通過新華網的這次微評之後,看來“託而不舉”要更改爲“託而微舉”了!

  那麼剛需該不該買房,結論也再清晰不過了。剛需還是要儘早做打算的好,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普通剛需,眼下可能是最後最好的時機了。雖然我們能肯定未來房價不會大漲,但是小幅上漲也受不了啊,畢竟摺合到幾十上百平的房子上都是真金白銀,對於一個剛需家庭來說,有時候這恰恰是邁不過去的檻。再者,我早就說過,一二線城市漲上去容易,跌下來難,人口、產業等基礎比較牢固,現下有調控壓制很多需求釋放不出來,市場難以大火,但是哪天調控鬆懈了,這些購房需求會集中釋放,那時候市場如何就很難說了。更要命的是,現在地方政府還在想辦法通過“人才”政策引進“房票”,爭搶好房的劇情會一再上演,要知道只能付首付的你是毫無競爭力可言的。

  --

  本文版權歸樓市奇說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轉載註明出處:公衆號樓市奇說多謝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