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盤說

  一個全新的、活力的商都新區將取代曾經塵土飛揚的管南。

  撰文 | 王語嫣 《地盤》特邀撰稿人

  年後的鄭州,霧霾天尤其多。但儘管如此,因爲春天將至,人們在心裏知道霧霾遲早是要散的,總還會心存希望。

  近日,天氣預報上的數字一路高升,鄭州各大售樓部的客流量也隨着升高的溫度熱了起來。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上百家樓盤爭妍鬥豔好不熱鬧。在鄭州各個區域中,熱鬧得一塌糊塗的要數霸佔着幾個千畝新盤的商都新區了。

  1

  歷史與記憶

  

  清末民初,鄭州還是一箇舊縣城,當時的縣城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交匯,中間就是縣城衙門。那時的縣城衙門也就是如今的管城區政府地址。

  昔日鄭縣城圖

  管城是鄭州早期建成區,是鄭州最具歷史文化底蘊的一個區域,管城見證了鄭州城區由小到大的過程,見證了鄭州人口由百萬向千萬的過程,也見證了城市地位的提升。將時間維度拉長,管城纔是真正的鄭州城。

  但近些年來在鋼筋水泥密集堆積的時代下,管城區的老城牆在夕陽餘暉的照耀下顯得分外落寞。

  鐵路和火車拉來了二七區的繁榮,國棉廠造就了中原區的發展,政府機關入駐成就了金水區的政治地位,黃河和邙山帶來惠濟區的宜居。鄭州的老城區們在時代的列車中滾滾向前,另一邊,新區也如雨後春筍般崛起。鄭東頂着“鬼城”的壓力舊貌換新顏,高新和經開憑着產業佔據一席之地,港區自國家層面大張闊斧。

  從1949到2019,鄭州城區逐漸褪去破敗的外衣,惠濟、鄭東、金水、港區等都是鄭州人眼中的珍饈。然而,唯有管城卻像是一塊難上席面的下腳料,讓人慾說還休。

  管城區猶如一杯珍饈的老酒

  人們的印象中,組成老管城的依然是矮小的房屋、密集的人流、破舊的街道。破敗的城建讓老管城的半條腿在歷史塵埃裏徘徊。彷彿唯有破敗才守得住歷史,這就是老管城的使命。

  從老管城區往南,跨過三環就是人們口中的“管南”,這裏跟老管城一樣像是被城市拋棄的角落。路面坑窪不平、漫天飛揚。在管南的馬路上,所有人都掩鼻捂面,行色匆匆。

  真一個髒亂的世界。

  這些年來,管南一直扮演着鄭州操作間的角色,鋼鐵、家居、汽車配件等,管南用髒亂的世界支撐起整個城市的高速運行,這是管南的使命。

  舊貌換新顏指日可待

  改革開放40年,神州大地天塹成通途滄海變桑田,但不要忘記有人光鮮亮麗的同時,也有人默默付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個區域有一個區域的使命。

  從小縣城到內地省會城市,到中部崛起核心城市,到新一線城市,鄭州已經走了70年。如今正朝着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昂首向前。

  今天,鄭州的框架向北已經越過黃河大有容納平原新區之勢;向東,已收入白沙,又有納綠博帶動開封西之意;向西,也有將滎陽撤市設區與上街協同發展的傾向;向南,港區已成爲與鄭州主城區抗衡的衛星城。

  鄭州大都市空間佈局

  在這樣的背景下,位於中部地位卻一直受到冷落的管城——一個真正的鄭州城,也迎來了自己新的歷史使命。

  2

  當下與憧憬

  

  2004年國內知名專家着手討論商城遺址的改造與修復;2011年開始動工計劃用6-7年的時間分四個片區分期對鄭州商城遺址保護項目進行改造;2019年在政府集中開工名單中,管城區“商都歷史文化區書院街片區項目”赫然在列。

  商都歷史文化區規劃示意圖

  在中原文旅產業發展的背景下,或快或慢,老管城正在以一種新方式開始自己的使命。

  不破不立,相比之下,本就殘破的管南顯得更大張旗鼓一些。

  2018年11月,鄭州的天氣纔剛剛轉涼,管南的時鐘卻被人爲地撥了方向。

  管南金岱產業園的多家專業市場接到消息:12月中旬之前必須全部外遷。

  這些曾經帶給管南生機與活力的倉儲、潔具、鋼鐵、物流等專業公司必須接受騰籠換鳥的使命;這些專業市場的老闆們帶着人生的豁達和珍貴的閱歷奔向新鄭、新密等地,開始屬於他們的新的歷史使命。

  緊接着,管南的時鐘越轉越快,小李莊站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似的傳遍整個鄭州。

  衆議之下褒貶不一,小李莊站的確定無誤帶給管南的到底是什麼,人們都在根據固有的經驗猜測着、設想着。

  小李莊站在商都新區方位示意圖

  有人說,過生活最好的狀態就是什麼都不要發生。但對於一個落寞許久的區域來說,最好的狀態是一定要發生點什麼的。

  管南已經在2018年的年末徹底點燃,火星子一直燒到2019,當然還將繼續燃燒許多年。

  承擔着歷史的使命,也承擔着歷史的希冀。如今行駛在塔吊遍地的管南,人們總是不可遏制地憧憬者它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樣子。

  3

  未來與希望

  

  滄海桑田一瞬間,在很多人看來時代的變遷不過是時間自然的結果。然而,親身的參與者才能體會到改變帶來的陣痛與喜悅。

  當前活躍在管南各大樓盤的置業顧問們,正對着塔吊和工地一遍一遍地向人們普及着管南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示意圖

  高壓線入地、南四環高架2019年通車、14號線或將改線、4號線2020年通車成爲置業顧問口中的高頻詞彙。

  金馬企業總部、紫鼎城市綜合體、恆大紫東城市廣場、豫發集團企業總部、南京世茂、日本永旺夢樂城等成爲管南最值得一說的未來。

  珠寶城、茶城等一批領先者的入駐,似乎也無聲地向衆多觀望者宣告着管南從工業園區到商服貿易的轉變。

  的確,管南的面貌正快速地發生質變。

  小李莊及周邊地區規劃示意圖

  曾經在2號線開通的幫助下,管南樓市斬獲大批剛需,正商中州城、

  永威城

  、綠都瀾灣更是憑着大體量、大配套,獲封“管南三大神盤”。

  如今這些樓盤已部分交房,部分在建,還剩餘部分在賣,管南的人氣將從這些樓盤的交付開始漸漸上漲。

  不同於其他區域的氣質,管南喜歡大開大合。

  除3大神盤外,管南北部的鑫苑國際新城、綠都紫荊華庭,南部的綠地公園城全都是大體量綜合體,近期入市的融創城和富田城也不例外。鑫苑、正商、永威、綠都、綠地、融創、富田、恆大、豫發、碧桂園這些開發商是管南歷史的參與者也是見證者。

  管南房企落地項目分佈

  大體量項目落地顯示着區域土地用途的明晰,是一個區域新面貌清晰最快速的方法。無數鄭漂對照着圖紙安家管南,掰着指頭計算着管南成熟的日子。

  毫無疑問,一個全新的、活力的商都新區將取代曾經塵土飛揚的管南。

  也許跟其他區域相比,即便是時鐘已撥正,管城依然無法與某些已經高大上的新區相抗衡,但是管南的崛起使得老管城也越發熠熠生輝,管城區也必將在新的歷史使命中開啓屬於自己的十年。

  建設中的管南日新月異

  上週末,管南新盤、老盤各個售樓部人流如織,熱鬧得讓人恐慌。

  趁着天公作美,到南邊去看看熱土最初的樣子吧。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