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歷史問題,咱們就來按照正史記載來回答:秦瓊給李世民看門,實際是李淵安排的,而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李淵一直在把皇位傳給李建成還是李世民之間猶豫不決。而秦瓊有沒有拒絕參加玄武門之變的邀請,正史中沒有記載,而按照正史記載來看,李世民應該不會邀請秦瓊參加的。

  認爲秦瓊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的觀點其論據都是比較間接的,比如秦瓊獲得的700戶實封數量比尉遲敬德、程知節等少,又比如驍勇善戰的秦瓊沒有鬧出很大的動靜,不像尉遲敬德戲份那麼多,以及秦瓊在凌煙閣上排名最後一位。

  其實,在一場政變中,現場情況瞬息萬變,具體的參加者到底發揮多大作用,看實力也看環境和機緣,秦瓊所參與的部分不出彩,那實在也沒什麼辦法——至於派去李淵這裏的人不是他而是尉遲敬德,或許確實和秦瓊與李淵關係較好有關。

  玄武門事變後,唐高祖任命政變功臣,宇文士及爲太子詹事,長孫無忌與杜如晦爲左庶子,高士廉與房玄齡爲右庶子,尉遲恭爲左衛率,程知節爲右衛率,秦王府舊臣虞世南爲中舍人,褚亮爲舍人,姚思廉爲太子洗馬,論及政變的功勞,以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爲第一,分別賜絹一萬匹。高祖還特別嘉獎尉遲恭,慰勞他說:“愛卿對於國家來說有安定社稷的功勞。”把齊王國司的金銀布帛器物全部賞賜給尉遲恭。很顯然,李淵說這些話是違心的,是被脅迫的。

  這次封賞,連程咬金都官拜右衛率,而唯獨沒有秦叔寶。李世民登基後,雖然給秦叔寶封了個左武衛大將軍,那也只是個安慰獎,與玄武門之變的首功之臣是沒法比的。

  玄武門之變後,秦叔寶沒有再領兵出征,基本等於被雪藏了。加之多年以來纏綿病榻,身體十分虛弱,於貞觀十二年去世,一代名將至此殞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