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小孩總希望白天更長,而成年人希望夜晚更長。”

  年輕時很容易迷戀“存在感”,怕時間不夠,怕他人聚焦於自己身上的視線消失。

  日子過久了,倒是覺得夜晚更有意思。

  攝影師Mikko Lagerstedt的“夜行動物”系列

  村上春樹有篇小說叫《眠》,失眠的主婦每天夜裏偷偷看託爾斯泰的小說,喫巧克力球,喝白蘭地,夜晚成了一個個小小的節日。

  “至少我尚未被(白天)消費的那一部分存在於此。所謂活着,指的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們與一些資深的“午夜工作者”聊了聊他們的奇遇:

  01

  白日生活激流勇進,

  人們在夜晚想要暫停

  紋身師,33歲,寅子

  大部分的客人都是傍晚來的。

  對我自己來說,白天總覺得時間還多,白天的事情最後也總拖到晚上。

  在我這裏,所有的時間和情感最後都會凝聚到晚上。

  晚上來的客人,會更脆弱一些。

  衝動型的客人也都是晚上來的,比如喝醉的人,還有一些感情上受到創傷的人。

  有一個醉鬼跑來,死活要紋小豬佩奇,這種時候你是不能輕易動的。

  因爲第二天再問,可能就後悔了。

  《千禧曼波》劇照

  有一個女孩晚上突然過來,要紋一個羅馬數字,是她分手的日子。

  過了一個月,一個男孩子拿着女孩子紋身的照片來找我,說要紋個一模一樣的。

  我講說這是人家跟她男朋友的紀念日。

  他說沒事,“我就是覺得好看”

  ……

  紋完了,他囑咐我別告訴她。

  我就蠻確定他是那個女孩子的前男友了。

  還有一個理髮師,讓我紋一個小天使,下面寫一句:to TT。

  最開始我還拿這個TT開玩笑。

  後來他告訴我,他的孩子在妻子的肚子裏停止長大了,本來給他取的名字,是桃桃。

  《墮落天使》劇照

  白日生活激流勇進,而人們在夜晚尋求庇護和暫停。我的職業,像他們心中祕而不宣的情感記錄者。

  雖然天亮之後,一切如常。

  02

  一堆人躺在馬路上,

  你覺得整個世界都是自己的

  選秀節目編導 ,小蔥,35歲

  我在某電視臺工作,做過超女快女。

  錄製期間是最累的,發着燒帶着吊瓶打着石膏在舞臺上指揮走位不新鮮。

  彩排到兩三點是你覺得最困的,再往後就“昇華”了。累到極致的時候,你仰頭看一看整個大體育館燈火通明亮如白晝,一下就灌滿力量了。

  正式錄製結束後,凌晨五點,一羣人搖搖晃晃走出來,笑着鬧着就在馬路牙子上躺倒了。

  《火花》劇照

  夜晚的整條街道都是溫暖的。

  真的有一種,即使你已經30歲,也還是在過青春的感覺。

  深夜行走已經成爲我的習慣。

  當你覺得自己心裏很有力量的時候,夜色就是你的披風。

  03

  你恐懼黑夜,

  黑夜也會恐懼你

  燈光設計師,王七許,30歲

  我們是在全黑的環境中做光。

  人家是搶白天,我們是搶黑夜。

  做亞洲沙灘運動會的時候,我在海邊看了一個月的日出。

  瞿塘峽一艘船上做的《歸來三峽》

  有次在江西鷹潭龍虎山做了個實景演出,晚上總是要爬山。

  布光的地方在山下,要爬上山看清楚要布光的整體效果。一晚上要上上下下好幾次。

  《尋夢龍虎山》,用燈光做出的時空隧道效果

  夜晚的山區其實挺恐怖的,是沒有燈的那種野山。

  前幾天還害怕,知道有蛇,打着手電照路。

  最後幾個月就不用了,我發現自己真的能夜裏視物了,好像和山融爲一體。

  爬山的某個時刻,我擡頭看着月亮,四周一片死寂,完全無光,無聲,很乾淨,只有月亮奇亮無比。我感覺自己渺小如蜉蝣,就在臺階上坐了一會。

  這時候腦子裏只有一個畫面:我和小動物們排排坐,眨巴着眼睛,覺得自己和它們沒有什麼分別。

  這個是在水上的小船,我晚上就坐在船上對光

  我小時候其實也很怕黑。

  一開始都會怕,因爲害怕未知,你覺得黑暗裏面會有未知的東西。

  就像我現在喜歡夜晚的大海,黑乎乎的,感覺每個浪花裏都有一對眼睛看着你,以前會覺得這些目光是危險的。

  但後來習慣於它們共處後,就覺得它們其實也怕你,它們也恐懼。

  當你沉靜下心,完全無害的時候,黑夜也會往後退去。

  現在很多小動物喜歡靠近我,估計它們覺得我就是樹、草而已。

  反之,當我內心混亂的時候,它們也能感覺到,會開始兇我。

  04

  星星倒映在雨林的水面上,

  彷彿天和地到處落滿了星星

  聲音藝術家/音樂人,李星宇,34

  在夜晚,所有感官趨於平靜和沉澱,是我幻想的時間。

  從記事起,我就有記夢的習慣。睡前我會在腦子裏胡編亂造一些故事,想給自己造夢。

  趴上牀,閉上眼,很多時候這些故事真的會在夢裏出現。

  Mikko Lagerstedt“夜行動物”

  我之前有個項目,是在亞馬遜雨林裏錄自然的聲音。

  雨林裏生物的作息是完全按照日升月落的。

  太陽落山的那一刻,你會特別明顯地聽到所有鳥都不叫了,

  然後蛙類開始叫了。蟲子也開始叫了。

  太陽升起的那一瞬間,蟲子就不叫了,鳥又開始叫了。

  就這樣,360度此起彼伏的環繞立體聲。

  蛙類的聲音聽起來像是彈珠彈在地上一樣,很催眠。

  錄完回到船上後,我擡頭看了看天上的銀河。

  你會明顯感覺到,沒有了城市的幹擾,這個星球是多麼得不一樣。

  在雨林的夜晚,一切都是平的,天空看起來就像一個穹頂一樣蓋在你的頭上。

  05

  “在夜晚,

  我此刻就在這兒”

  獨立音樂人, Mystery,年齡保密

  我是做暗潮音樂的。

  這種音樂的靈感很多時候都是夜裏湧現的。

  from IG@neilkryszak

  在白天,你總感覺自己是什麼東西的一部分。

  你是公司的一部分,人羣的一部分。

  而晚上,世界變乾淨了。

  運轉的機器休息了,生物的慾望收斂了。這是一個非常美妙的時候。

  我幾乎都是在太陽下山之後開始創作。

  在吉他和鍵盤上彈奏,彈着彈着感覺就出來了。

  有一次凌晨兩三點回家,街道上兩邊的路燈照下來正好形成了一個 V 字。那條路大概有一公里長,一輛車也沒有,一眼望不到頭。

  走在那條路上,我感覺到自己確實地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我此刻就在這兒。

  06

  白天看起來再一般的建築,

  到晚上,故事就來了

  星空攝影師,@孟夕,29歲

  我原來是一名程序員,航天院的,屬於保密單位,辭職前從沒出過國。

  6年前,無意中在網上發現一張好看的星空照片,沒多久我就辭職了。

  現在我一年去十個國家。

  出去拍照久了之後,我覺得人還是及時行樂比較好。

  我第一次拍星空,是在京郊一個叫喇叭溝門的地方。

  農家樂老闆發現我是老鄉,非拉着我一起喝酒,喝着喝着我就喝斷片睡暈了。

  ……

  半夜12點的時候,一陣反胃把我驚醒,我爬起來就吐,走到外面,一擡頭,我一下看見壯美的星空湧來,中間掛着一條銀河,我趕緊回去取三腳架開始拍。

  一邊拍一邊吐。

  這就是我第一次拍星空的經歷。

  拍攝時會經常遇到奇奇怪怪的事情。

  上個月夜晚,我們開車去智利的野外拍一個手掌雕塑。當時車裏有三個人,外面還留着一個攝影師沒上車。忽然,我們車裏三人看見那個手掌底下還站着一個人

  一開始我們都以爲是那個沒上車的。

  不對啊,那個朋友就在我的車窗旁邊啊!

  後來我們就開車繞着雕塑找那個人,發現根本沒有人。那是一個非常荒的野外,沒有其他車,人是不可能自己走來的。

  半夜看見無人的野外小教堂突然對着我射出兩道光,

  也是非常嚇人的經歷

  不過,這些奇詭反而讓我對夜晚拍攝更着迷了。

  夜晚是想象力與故事蓬勃的時間。

  在夜晚,那些白天注視你的探究目光消失了。

  再多的失落、放縱、曖昧不明都被輕紗包裹。

  在夜裏,他們的感受力張開,

  更熱血、更浪漫、更敏感、擁有更強的創作慾望......

  然而,囿於技術設備的侷限,夜晚的創作者們總是嘆息於那些抓不住的,模糊不清的瞬間。

  華爲P30系列手機,正在試圖爲他們解決這個問題。

  華爲從P20系列開始就着力於探索暗拍的痛點與技術壁壘了。最新推出的華爲P30系列,不斷優化暗拍功能,不僅將夜晚,拍得美、拍得清,更做到了即便在人眼都無法看到的極限暗光環境下,也能抓取到自己想要的畫面。

  下圖,是用華爲P30系列在非洲拍的銀河:

  左滑多看幾張

  當光線不再成爲攝影的壁壘,人們的感知邊界就能進一步打開。

  如果上文的夜行者手中當時有趁手的設備,很多美好瞬間就能記錄下來了。

  華爲 P30系列超感光鏡頭,改寫攝影規則,擁有超越人眼的感光度,以此打開一個宏偉、綺麗、繁複而又細膩的極繁世界:

  一個好奇的“圓”,成爲視線的起點,也成爲我們探索暗夜的“眼”。

  華爲P30系列,沉澱光的印記,引領我們去往幽暗處發現一片盎然生機,打開未來影像的無限可能。

  4月11日 ,14:30

  上海 · 東方體育中心

  與華爲P30系列一起,

  發現夜的更多可能性

  如果你也是一名職業”夜行者"

  來評論區講講你的故事

  Wish you a great nigh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