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We Love Dogs, Eat Pigs, and Wear Cows: An Introduction to Carnism

  你是否曾经在心中有过一丝丝的自我怀疑,「为何我们吃猪、鸡理所当然,甚至享受其中,却认为吃狗肉是恶心的举动?」「明明有诸多证据显示,猪其实甚至比狗还聪明,为什么我们不会觉得吃猪肉恶心呢?」又或者你曾经不论任何理由,或者没有理由地起心动念决定尝试吃素?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因为人们说:牛是草食性动物;豹是肉食性动物;而人类是杂食性动物,所以吃肉吃菜都可以,所以我们普遍过著吃肉的生活。但可能没有人愿意戳破,人类其实是「行为性的杂食性动物」,尽管已经有诸多研究与证据显示,人类的生理特征更偏向草食性动物,人类的肠道更适合吸收植物,可是基于对肉制料理所展示的优越地位、食物链霸主的威权、饮食的从众行为,我们就如同电影「骇客任务」所演的,存在一个由「肉食主义」所建构的世界之中。绝大多数的人难有怀疑,也难察觉当中的不对劲,只是坚信人类吃肉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而「吃著其他动物的肉,是为了生存的必要行为」。所以,人类在经历了将近一万年的演化,纵使从茹毛饮血到今天看似端庄的礼仪饮食,本质上终究跳脱不了对动物进行的「杀戮」,差别只在于,由亲力亲为转为由他人代劳大规模的屠宰行为。

 本书是根据作者Melanie Joy的博士论文衍生而成,当中分为七大章节,当中谈到屠宰业与畜牧业血淋淋的残忍内幕、肉食主义的概念与兴起、肉食行为对人类与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人类如何能在可食用与不可食用动物间产生认知上的矛盾却又自我消弭。经本书的剖析下,肉食主义对群众进行「认知三重奏」:客观化、去个体化、二分化,在屠宰业这个庞大利益的结构之下,我们都身处其中而浑然不觉肉食主义的作祟,这都是来自对真实状况的「疏离」,我们咬著嘴中那块四方型的牛肉时,不会去想到这块肉是来自于哪只牛,那只牛的长相、个性与家人,对我们来说,牛就是「牛群」,牠们不像我们有自己的姓名,纵然牠们跟我们一样有知觉跟痛觉,我们依旧忽视这些征兆。同时,这个世界采取「逃避」,不会去彰显「肉食主义」的存在,因为一但有了定位,就有了关注与检视,人们若产生思考,可能会对整个「肉品」产业产生极大冲撞。

  一切终究都是为了利益,可是我们助长的是整个主导产业,而非个人的利益,反之,我们还牺牲了原有的健康。本书用数据与文献来说服你,人类不需要吃肉也能健壮地活下去,甚至大大降低疾病侵袭的风险。来读读本书吧!起心动念拔除母体在你身上的插管,透过这场「见证」破除食肉的束缚,唤醒对他种动物的同理心与一致性,虽然辛苦,但若因此减少甚至不再吃肉,那也就得以降低杀戮,略匹配上「万物之灵」的理性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