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最危險的一難,差點被打死,“兇手”不是妖,而是孫悟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西天取經形容一件事情的不容易。比如談一次戀愛,最終終於成功結婚,年輕人都喜歡用取經成功,修成正果來形容這個過程的不易。

  這個事例,也從側面反映,西天取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可以說,西遊記九九八十一難,步步有災、關關難過。比如,在火焰山一難中,如果孫悟空沒有借到芭蕉扇,唐僧硬挺着過火焰山,很可能就會被燒死,一點骨頭都不剩。

  再比如在獅駝國中,唐僧被擒住之後,孫悟空武力上打不過金翅大鵬雕,只能去西天求助如來佛祖,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大鵬真的發狠,早就把唐僧蒸着喫一萬遍了。

  要知道,大鵬是有這股狠勁的,而且論實力和與如來佛祖的關係,大鵬也有即使是喫了唐僧,也不被如來重罰的底氣。所以,唐僧能夠走出獅駝國,真的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那麼,在西遊記中最危險的一難是哪裏呢?既不是火焰山,也不是在通天河,更不是在獅駝國。畢竟,這些磨難雖然危險,卻是在觀音菩薩的計劃之內,唐僧雖然看着危險萬分,但是在羣衆演員的策劃下,唐僧並沒有任何實質的危險。

  但是在烏雞國一難中,唐僧卻遇到切切實實的危險,而“兇手”竟然不是妖王,而是取經團隊內部的孫悟空。

  衆所周知,唐僧將孫悟空救出五行山之時,孫悟空是對他感激涕零的,所以兩人之間親密無間。孫悟空一口一句師傅,唐僧則爲孫悟空親手縫製虎皮圍裙。

  可是,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隨着接觸的深入,孫悟空發現唐僧是一個不粘鍋,有事情就推到孫悟空身上。比如殺了6個搶劫的匪徒,唐僧竟然說和自己沒關係,爲他們超度時,許願“殺你的人姓孫,不姓陳,千萬將來不要找我”。你說聽到這話,孫悟空能不火冒三丈麼?於是矛盾滋生。

  爲了解決孫悟空和唐僧之間的矛盾,觀音菩薩給了唐僧一個“尚方寶劍”----緊箍。唐僧只要念它,孫悟空就會痛不欲生,連拿起金箍棒的力氣都沒有。

  孫悟空是什麼人?英勇且睚眥必報。所以對唐僧他是懷恨在心,終於在烏雞國他找到機會報復唐僧。

  當時,孫悟空和豬八戒將烏雞國王從井龍王那裏背出來,孫悟空準備顯示自己的實力,救活烏雞國王。可是豬八戒卻搶先說,孫悟空救烏雞國王一點都不難,唐僧責令孫悟空趕緊救活烏雞國王“勝造七級浮屠”。還念緊箍咒,督導孫悟空趕緊施救。這一下讓孫悟空懷恨在心。

  想想也是,本來是要出彩的事,卻被唐僧搞成“必選動作”,動作慢還被念緊箍咒,你說,孫悟空能不生氣麼?

  所以在以後青獅精變成唐僧時,孫悟空毫不猶豫,以分不清真假爲由,故意打死真的。要知道,孫悟空會火眼金睛,他怎麼分辨不出真假呢?可以說,這一次是唐僧最接近死亡的一次。再晚半分,唐僧就會成爲金箍棒下的冤魂!

  多虧豬八戒看出端倪,他出主意,既然孫悟空辨不出真僞,就讓唐僧念緊箍咒,這樣就能分出真僞。於是唐僧念出緊箍咒,孫悟空手無縛雞之力,如何殺他呢?這才讓唐僧倖免於難!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家和萬事興,對取經團隊來說,何嘗不是如此呢?若是內部不團結,殺死唐僧的“兇手” 很可能出現在取經團隊內部,不是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