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4月11報道(文/田甜)

  2018年7月新app上線,這是右劃科技CTO侯明強踏足視頻領域13年以來推出的第四款產品,而前三款產品都是現在短視頻領域的領跑者。

  從單純做技術,到做短視頻社區產品,到以聯合創始人兼CTO身份推出新款app,背後的驅動力,是長期以來侯明強對視頻技術的熱愛和理解。這也標誌着他展開更開闊的人生格局。

  雖然國內短視頻賽道的競爭已經十分激烈,但是相較於國外市場,仍然存在巨大市場空間。侯明強介紹,短視頻在國外網民中的日活佔比非常高,就短視頻產品來看,有Instagram、Whatsapp、Facebook、YouTube、Snapchat等多個平臺。此外,互聯網的信息載體也正在發生從文字到圖片,再到視頻的演變。侯明強甚至設想,未來,視頻可能像Windows操作系統一樣,變成一個可以容納多種表現形式的大框架。

  侯明強認爲現有短視頻社區存在以下問題,比如用戶都偏年輕化,沒有覆蓋全年齡段;視頻內容題材不夠廣泛;濾鏡操作比較複雜;內容上以網紅創作爲主,操作門檻高;主播和用戶的互動比較偏粉絲和明星的效應,粉絲之間也沒有互動。

  他希望能在此基礎上有所改進和差異化,於是開啓了自己的創業道路。

  技術跨界到升級打怪

  2006年,侯明強和視頻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多少有些機緣巧合。

  在這之前,北大碩士畢業的他已經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做機器學習平臺1年。2005年,李開復從微軟的全球副總裁的位置上跳槽到谷歌,震驚業界。侯明強第一次意識到,互聯網可能是發展前景很好的行業。

  剛好,老同學張遠來邀請自己一起創業,主要做多媒體項目。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軟件和互聯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跨界挑戰很大,但侯明強覺得有意思。

  在2005年放眼世界,互聯網視頻都處在萌芽階段,國內外的視頻平臺寥寥無幾。YouTube被谷歌收購算是2006年的大事件,國內的土豆網也纔剛剛上線,而視頻只能在IE上用Windowsmediaplayer觀看。

  在CC的9年時間裏,侯明強帶領技術團隊攻克了多媒體處理、大規模存儲、併發、視頻搜索、視頻播放體驗等很多視頻基礎技術。這些在今天看起來比較成熟的技術,在當時卻頗具領先優勢。

  爲了提高視頻播放體驗,侯明強還帶領團隊構建了自己的CDN(ContentDeliveryNetwork,即內容分發網絡)工程,從APM端監控,到服務器帶寬採購,他都跑在一線。彼時,CDN行業尚未成熟,雖然是後進入者,但CC在成本和效果上超過CDN廠商。

  在技術和服務的支撐下,CC視頻的業務風生水起。CC視頻是2006年國內第一家推出flash視頻的企業,可以在線直接觀看。樂視網、第一視頻網等行業的早期玩家,最初購買的都是CC的服務。CC視頻的穩定性、流暢性和清晰度,還吸引了國家廣電、各日報等機構合作。2009年8月,CC視頻成爲Google在大陸地區第一家視頻廣告合作伙伴。

  2015年,侯明強加入今日頭條,擔任視頻技術體系負責人,見證和參與了頭條視頻(現在的西瓜視頻)這一現象級產品快速崛起的過程。2015年5月上線,2015年7月份開始高速增長。侯明強帶領技術團隊,一路扛住了從每天100萬的播放量,拉昇到1000萬的播放量,再衝到15億播放量的艱鉅挑戰。

  他回憶,每次難題突破都會有約1個月的時間,與此同時技術團隊以天和周爲單位更新上線。

  爬坡的過程格外艱難,收穫也格外豐厚。這個過程中,除了視頻編輯和SDK(SoftwareDevelopmentKit,即軟件開發工具包)積累、自研播放器,自建雲平臺、視頻上傳、相關視頻推薦等基礎技術的突破和改善,侯明強更帶領團隊在業內率先開啓了深度學習技術在視頻領域的應用。

  規避涉黃、廣告和暴力等不良內容曾經佔用大量的研發資源。爲了改善這一局面,技術團隊開始嘗試用深度學習來做內容識別,提升審覈效率。頭條也成爲國內第一家用深度學習來輔助審覈的平臺。此外,人工智能技術在視頻封面圖提取、關聯推薦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應對數據快速攀升的過程中,技術團隊還建立了一套供應商管理體系。從客戶端確定每家CDN的質量,並時時上報到大數據系統,而系統會挑選出存在較大問題的廠商,並自動把他的流量切換掉。他們甚至以天爲單位,生成數據報表,讓CDN廠商去賽馬。這樣,頭條几乎把國內的CDN廠商全都拉練了一遍,篩選建立了穩定堅實的供應商團隊。

  如今,回過頭來看,今日頭條短視頻矩陣能夠從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等巨頭征戰的市場中實現絕地反擊,侯明強認爲公司的戰略眼光不容質疑。此外,技術是支撐頭條視頻崛起的重要一環。侯明強帶領技術團隊做了大量技術模塊,有效支撐了頭條視頻矩陣的快速擴張,如今的抖音、火山等產品都大量複用了延續了之前他們團隊的技術成果,幫助頭條的視頻矩陣研發迭代速度加快。

  經歷過頭條視頻系列產品研發的淬鍊,侯明強無疑成爲短視頻領域屈指可數的技術先行者。他也認識到——產品思路去框架性引領,技術上細節做到位,纔能有一個比較大的突破。當他再次出來創業時,這也是他指導新公司發展的思路。

  不一樣的新里程

  2018年3月,右劃科技成立。短短一年時間,其已經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包含今日資本、紅杉資本、金沙江創投、高榕資本、真格基金、IDG等多家知名風投。在資本寒冬下,右劃能夠獲得衆多風投青睞,包括侯明強在內的創始團隊的技術實力是最閃亮的背書。

  然而,侯明強覺得即使在過往的技術積累下,面對新app的快速發展,擺在他面前的依然有很多需要征服的技術高峯。

  不同於快手和西瓜視頻,新app是左右滑動的,沒有用戶點擊行爲,這樣的情況下,用戶的反饋是隱性的,相關聯的推薦難度更高。此外,很多視頻由客戶普通用戶UGC實拍上傳,往往沒有標題,需要靠後臺技術識別視頻內容,轉化成文本,再進行分類或打標等文本分析工作。

  而最大的挑戰還是語音識別。用戶端的語音評論,需要進行排序,也需要規避不良內容,而且語音的數據量也比文字和圖片大。目前,科大訊飛、BAT都有開源的識別平臺,但大多適用於普通話的識別。而新app的語音評論,大多帶有口音和方言,使得識別問題更加困難。

  在侯明強的規劃中,2-3年之後,語音識別上纔會有較大的突破。針對眼下方言難識別的情況,團隊想到了從工程上先優化的辦法。另外,右劃還構建標準普通話模型,先確定是不是普通話,如果是,識別比較容易,不是的話,再用方言模型識別。比如,結合從語音評論發表的地點,結合用戶的歷史行爲,預測用戶的語言可能是哪個地區的方言,再用對應的方言模型識別。

  目前,右劃建立了多個場景的視頻、語音的樣本庫,隨着用戶數量的增長,能夠“餵給”AI模型更多的樣本,會更大的加強AI模型的能力。“將來,我們平臺的樣本數據可能是最大的,這對AI人才而言,是非常難得的歷練機會。”

  在語音識別上,侯明強計劃以重兵投入,他覺得這是新app獨特的地方。當然,新問題總會層出不窮。“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侯明強對技術問題的認識再樸素不過,透露着身經技術攻關大戰後的堅定和自信。

  根據用戶端監測,有用戶在app上的停留長達5小時。交互體驗和差異化內容獲得用戶的感知。侯明強坦言,希望新app也能成爲有自己調性的視頻社區,在內容題材上,會有更廣泛的探索。

  沒有control,只有context

  眼下,右劃在技術攻關上的最大問題,是人手不足。侯明強表示,技術團隊擴張到100-200人的規模,才能跟得上迭代要求。因此,擴建團隊是今年工作的重頭戲。

  侯明強深知技術實力對短視頻發展的重要性,所以在公司基調上,右劃倡導工程師文化:核心是自我驅動。

  侯明強表示,右劃在技術團隊管理上,沒有control,只有context,希望工程師發揮主動性。因爲“一線的人員,最瞭解問題所在”。

  右劃內部應用了一款名爲Trello的工具,上面記錄着需要解決的問題,工程師覺得自己擅長,就可以拉出來去解決。”他們甚至不用向我彙報,需要專業意見的時候,纔會拉我進羣。”

  爲了激發大家的主動性,右劃設立了“技術先鋒”獎。獎勵金額從10000-100000美金不等,長期有效,適時獎勵做出一定貢獻的員工。前不久,獎金剛剛發給兩位工程師。他們自動發起跨部門合作,把視頻的起播速度由原來的1秒,提升到0.5秒。

  爲了降低溝通成本,右劃建立了透明公開的數據平臺,包含了業務數據、線上工程數據、app刷新數據、接口訪問速度以及工程師寫好的代碼文檔。該平臺向所有的研發人員開放,以求最大限度減少信息不對稱的狀況,降低新人熟悉公司和產品耗費的精力。

  在侯明強的初衷裏,技術人員和公司應該實現雙贏。工程師在技術上要有所長進,而且與公司發展吻合。既不能只顧做自己的技術,而不管對公司有沒有幫助,也不能當老黃牛,長期從事重複沒有成長性的工作。希望右劃的技術團隊能有百花齊放的局面,每個工程師都能發揮出120%的潛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