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熱門討論莫過於大環境不好,實體店難干這些話題了。經濟下行,不僅實體店難干,其他行業也都非常艱難。今天老張想分享實體店的可以運用一些互聯網思維,希望能對朋友們有所啟發。

用了這4個互聯網思維,你的實體店可能不再難干

一、建立用戶資料庫

經常看到一些實體店,還在用紙和筆在記錄每天的售賣商品以及營業額,稍微高端一些的,可能用一些進銷存軟體去記錄。記錄這些有用嗎?至少我們可以了解自己的庫存,了解什麼產品受歡迎。

互聯網思維運用一:建立用戶資料庫

如果我們運用互聯網思維,不僅要記錄商品的銷售,還要為購買我們商品的客人建立資料庫。為什麼?實體店大多都以渠道為王,建立渠道的首要條件是我們要了解客人,什麼時候購買的,購買了哪些產品,以後可能還會購買我們什麼產品,如果我們為每位客人建立了這樣的一個檔案記錄,那是不是方便我們以後進行二次推薦呢?

所以,實體店運用的互聯網思維之一是建立用戶資料庫;

二、建立連接用戶的橋樑

很多實體店喜歡用會員卡去連接用戶,老張一個朋友,做的是鞋店,目前已有2W個會員,因為已經發放了2W張會員卡。的確,會員卡會讓我們的一些客人有一定粘性,但這不足以成為連接我們與用戶的橋樑。

互聯網思維運用二:建立連接用戶的橋樑

舉例:我的鞋店雙十一做活動,元旦做活動等等,我的這2W個會員怎麼知道?難道是要到店裡來才能知道?

如果我們運用互聯網思維,我們可以添加每位會員的微信,或者讓每個會員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當我們有新款,做特價促銷,店慶做活動等等,我們可以通過朋友圈,公眾號推送去告知我們的用戶。真正利用好我們這2W個會員。

三、分析用戶行為

這兩年的一個熱詞叫大數據。什麼是大數據呢?通俗點介紹,我們1000個人打開淘寶,那其實1000個人淘寶給你展示的頁面都是不同的。他會根據你用戶行為推薦你可能會購買的商品。再舉例:我們在今日頭條裡面看了一個岳雲鵬的視頻,你刷新後,會發現頭條給你推薦的都是岳雲鵬的搞笑視頻。

互聯網思維運用三:分析用戶行為

大數據跟我們干實體店有什麼關係呢?干實體店,都喜歡大客戶。大客戶從哪來呢?除了本身遇到的,我們可以通過建立用戶資料庫和連接後,去分析用戶行為。

舉例:比如我們賣電器,今天客人買了一個冰箱,那我們後期可以推薦一些實用的小家電。再比如我們賣茶葉,今天有客人買了茶葉自用,我們過一段時間感覺客人茶葉快沒時,給用戶發放一個5元的優惠券,提醒用戶再買茶還到我這來。

通過用戶產生的數據,不斷分析用戶行為,實體店依然可以乾的出色。

四、裂變用戶

直接舉例說明裂變用戶操作吧。

舉例一:比如我們開飯店,我們告訴來店消費的客人,介紹朋友來訂包廂,介紹2位,免費贈送200元代金券,用於你自己的消費。

舉例二:比如我們做外賣,我們告訴客人,介紹3位朋友定我們的外賣,可以給你免單一次外賣;

互聯網思維運用一:裂變用戶

舉例三:比如我們賣童裝,我們告訴客人,買衣服有等額積分可以拿,同時你介紹的朋友來,依然也有等額積分可以拿。比如你自己購買200元衣服,你可以獲得200積分,你介紹朋友來買衣服200元,你朋友有200積分,你還有200積分,一直買一直都有。積分可以兌換代金券,禮品,現金。

實體店通過裂變用戶,只要你給的返利足夠誘惑客戶,那麼新客戶會源源不斷過來。所以用戶裂變是重要的互聯網思維。有的朋友可能會說,這樣做利潤不是少了嗎?那其實是感覺少了,1(客人數量)*100(利潤)=100(客人數量)*1(利潤)是一樣的,消費商也是一種重要的互聯網思維。但最關鍵的是,用戶基數大了,你再賣點其他產品,你依然可以賣的掉。例如你自有品牌的產品(自己隨意定價),利潤一下就上來了。

關於用戶裂變,老張還有單獨一篇文章介紹:用戶裂變只要會這兩招,但90%的人都不知道

目前來說,實體店運用互聯網思維最佳的應用形式是微信服務號+電商小程序。好了,就分享這麼多,希望對做實體店的朋友有些幫助。

本文系司瓦圖老張原創分享,轉載請註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