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

per_amor_vostro_anna-film-review-venice.jpg

▲《安娜的美麗人生》劇照。

導演:朱塞佩高迪諾 Giuseppe M. Gaudino 

主演:Valeria Golino

 

 

美麗的安娜如今已是三名子女的母親。她好不容易在電視臺找到一份工作,卻被離職的前輩屢屢跟隨威脅;年邁的父母也要她供養照顧,但她的丈夫和兄弟們都不務正業,甚至幫黑道討債,放高利貸給民眾借款。安娜一方面瞞著三個孩子丈夫所做的違法勾當,努力讓孩子過得開心,一方面還不斷苦勸丈夫回頭是岸,卻慘遭痛毆。生活太無望,眼下安娜的唯一救贖,似乎只剩下對她百般呵護、溫柔以待的肥皂剧男演員米開勒。

 

安娜的世界是黑白的,她眼裡唯一的色彩,是睡夢中的一片海洋和即將籠罩的烏雲。她說:「我不喜歡風平浪靜。」卻總是在公車上看到四溢的海水汩汩流出,乘客們空洞的、怨恨的雙目彷彿有吐不盡的殘念,頭頂上方有隱形的傾盆大雨在流澆——不知道為什麼,安娜就是能聽見這些人心底的迴音:生活好苦,好不容易。她簡直是奪門而出地要遠離班車,它囚禁太多煉獄的苦難靈魂,即將要超載。

 

PER-AMOR-VOSTRO-foto-1-750x400.jpg

▲《安娜的美麗人生》劇照。

 

丈夫獲取不法所得的事情終究紙包不住火,孩子從鄰居口中得知真相,甜蜜家庭的表象一一瓦解:盛怒下的丈夫將兒子的瘖啞怪罪於安娜,大女兒對安娜的無所作為也不能釋懷。只有米開勒,英俊多情的米開勒,纔是安娜的陽光,有他在的地方,就有七絃琴的四重奏當襯樂,像電視臺八點黨的俗麗愛情連續劇,歡樂、輕快,沒有負擔。

 

在這世上看似可有可無的安娜,不僅僅是原生家庭裡不被重視的孩子,似乎連長大成人後也在幸運之神的名單上缺席——無論是生活,還是她的愛情,都與好運絕緣。原來米開勒竟是在安娜丈夫的教唆之下才接近她,因為嗜賭成性的米開勒付不出巨額賭債,只能聽命安娜丈夫行事,試圖殺了安娜。可憐的安娜,理應愛她的兩個男人,最後都想要她的命,最後也都死了。至此絕境,安娜沒有出路,被困在上鎖的公寓頂樓,望著女兒遠去......究竟安娜該怎麼辦纔好?她要如何才能再次看見世界的顏色?

 

【生活:一座囚牢】

 

19518-Per_amor_vostro_4-700x430.jpg

▲《安娜的美麗人生》劇照。

 

安娜對生活不滿。年幼時,她被母親抓到感化院,當成偷竊兄長的替代羔羊,長大後她嫁給一個暴力的男人,而現在她要負擔一家五口的家計,甚至養活父母的重擔也落在她身上。為什麼安娜不離開?兩篇刊登在《Variety》《The Hollywood Report》的影評都不約而同暗示,安娜這一角色不夠有說服力,因為她糊塗到不會逃跑,不想辦法解決問題。但我想,安娜的癥結不在於離開與否,而是在她從頂樓跳下來之前,甚至連逃跑的勇氣也沒有,所以只能待在原地,漸漸絕望。生活是一座囚牢,它用日復一日的循環來折磨囚犯,在往復不斷的過程裡,毅力、勇氣、耐心都會被消磨,尤其像安娜這樣從小就沒有被好好愛護的孩子,長大後不太可能有健全的心靈能帶自己離開既熟悉又厭惡的環境。

 

【聖母的苦難】

5fd76ba8-e62d-43be-982f-745430f0099f.jpg

▲《安娜的美麗人生》劇照。

 

在導演高迪諾的安排之下,全片幾乎都是以黑白色調呈現,只有少數時刻才會在螢幕上顯現色彩,而這些「少數」,包含了安娜被描繪成聖母瑪莉亞肖像的幾個鏡頭。安娜在片中,被強調成一位犧牲奉獻的女性,讓她披上聖母的衣裝以凸顯她所面臨的苦難;然而在充滿印度曲風、宛如肥皂剧配樂的襯託下,與其說是暗示,還不如說是在諷刺安娜的犧牲並沒有換取任何人的幸福。

 

【一躍而下的勇氣】

per_amor_vostro_still.jpg

▲《安娜的美麗人生》劇照。

 

想開了是天堂,想不開就是地獄,對安娜而言這是她唯一的生命,真正的生命,一個很長很長的one take,或是無法重來的舞臺劇走位,面對它,就必須要有一躍而下的勇氣。所以在電影的最後一場戲,安娜終於從頂樓墜落,伴隨著她兒時記憶一起跌在厚厚的牀褥上。不必死亡就能擁有新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安娜終於重新看見世界的顏色。

 

圖片來源:網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