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為了翻轉過勞之島形象,勞檢單位頻頻出招,七月起勞動局瞄準普遍超時工作的銀行業。許多金融企業被評選為「幸福企業」,但是勞資爭議與過勞問題頻傳。另外,這次銀行勞檢也開始納入性別平等作為查覈項目之一。勞動局長賴香伶提到,銀行總行一定抽測,另再與勞檢員調閱近幾年資料,針對紀錄不佳的分行再行抽測,希望勞檢成果能與金管會配合,將勞檢列入銀行考評。

 

 

勞檢戳破幸福假象? 金融業嚴陣以待!

中華人事主管執行長林由敏認為,這波的銀行勞檢的大方向仍就會以過去勞檢主軸「工時過長」、「薪資與加班費」作為重點。主要還是針對銀行行員過長的工時、責任制與加班費的爭議進行稽查。另外,將銀行業中女性職員的就業平等法列入勞檢重點,因金融業女性職員比率高,育嬰留職停薪、男性陪產假等都是金融業常見的勞資爭議,勞檢目的是希望能有效改善金融業女性工作者的職場困境。。

 

法定工時縮減與基本工資調漲,一再顯示出勞工意識抬頭,勞僱雙方對於生產力調配必定重新分配。各大企業更應該在勞動稽查前就先改善員工的勞動條件。另外,林由敏認為針對金融業總行進行勞檢,頗有以儆效尤之意味,讓總行的勞動檢查去督促下游分行,並且將勞檢列入銀行考覈,以導正金融業違法超時的現象,打造真正的幸福企業。

 

針對勞檢  企業勞動條件調整為首要目標

明年將實行全面週休二日是職場勞工的小確幸,在勞動生產力與績效不受影響的情況下,縮短工時事實上可以幫助勞工調節職場壓力外,更可以增加勞工生產力,但是在臺灣大多以中小企業與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若是面臨工時縮減,勞檢不斷的情況,企業僱主更應該積極協調職務內容,避免爭議發生。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專業講師 簡文成建議,企業組織必須重新思索產業模式與工作流程。作為人資管理者,應該要逐步調整工作型態,以維持或增加企業本身的資源,藉由工時縮減的外在限制與威脅,或許可以刺激企業重新思考市場定位與走向,在調整工時的轉捩點上,補強弱勢,化危機為轉機。

 

另外,改善內部設備運用資訊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善用新科技給來降低勞動成本的開銷。用更短的時間,創造更高的生產效益。簡文成強調,基於立法修正,勞資雙方必須在工時調整上,取得共識,建議僱主可以與勞工協調,將旺季的加班工時,轉換為淡季的補休時數,藉此減少人事成本的開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