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曾在知乎擁有17多萬關注者的女大V紀大發,用同名小號透露自己在多平臺均被男網友騷擾,「知乎男性是所有社交平臺中,給我發JJ照片最少的。」一時成為熱點。

女性遭遇性騷擾,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的熱點議題,從7月份聲勢浩大的米兔事件「天朝渣男圖鑑」的刷屏,無一不在說明著「性騷擾」甚至「性侵」廣泛存在於現實和網路中。

剁椒娛投(id:ylwanjia)通過現實採訪和文獻梳理髮現,在網路上,性騷擾不止廣泛存在於各大社交軟體和平臺,一些主要用來商品展示和評價、偶有互動功能的平臺也不能倖免,網路性騷擾真正做到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當然,隨著各平臺定位的不同,其篩選出來的網友表現的騷擾「調性」也明顯不同。如抖音網友往往傾向單刀直入地問「約嗎?」,甚至什麼話都還沒說就先砸下重金;知乎網友的網名一看就知道「不那麼隨意」,但一些少數性癖好者往往出自於知乎。

根據福州師範大學的研究報告,除了女性,男性在網路上受到性騷擾也較為普遍,且被騷擾的頻次更高,負面影響也更大。不過與女性選擇被動隱忍明顯不同的是,男性更願意選擇主動對外公佈自己遭遇,報警和訴諸法律的概率是女性的3倍多。

一起來看看這個網路性騷擾「江湖」。

  • 知乎站內不雅照難禁 抖音網友重金求「約」

1995年出生的紀大發,在網路上十分受歡迎——長相甜美、青春活潑、樂於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和照片。2年多以來,在知乎發表 1000多個回答,其中包括不少生活照的分享,紀大發收穫了17萬多的關注者,成為知乎人氣頗高的女大V。隨後,在抖音和小紅書以錄小視頻的方式,紀大發也迅速收穫了一批關注者,在抖音的粉絲數有9萬多。

吸引眾多關注者的紀大發,除了以女性用戶為主的小紅書外,在知乎和抖音都遭遇到了大量男網友的性騷擾。「一開始還會一個個去向平臺舉報,後來實在是太多了,就算了,加了私人號的,都拉黑了事。」紀大發認為自己發的照片並不暴露,很多隻是臉部自拍,這樣的網路環境讓她很惶恐,「知乎上還有很多私信罵我的,女性特別容易挨罵。」

讚美、辱罵和騷擾並存,慢慢地,紀大發學會了調節自己的心態,再看那些騷擾和辱罵的內容,「只覺得特別好笑,人間百態。」紀大發還總結出了不同平臺男網友的不同調性。「知乎加過來的,網名都比較正常,純漢字;抖音加過來的,火星文風格,亂七八糟的符號。」

「很多男網友加過來都想約,抖音網友就會比較直接,開門見山三連問,真人嗎?住哪?約嗎?」紀大發對剁椒娛投(id:ylwanjia)笑了笑,她認為抖音的男網友看起來都很「純粹」,包括打錢也很直接。「記得有一次,一個抖音網友加過來要約,被我拒絕之後,直接連續三次甩了3萬塊錢過來,嚇都嚇死了,趕緊把錢退回去,勸他做些有意義的事。」

該網友為知乎途徑加到紀大發私人微信,一直叫「媽媽」

「知乎加過來的網友不會那麼直接,他們會跟你慢慢聊,聊到自己的性經歷、性癖好等等。」紀大發告訴剁椒娛投(id:ylwanjia),一些戀足、戀腿、甚至戀母的性少數癖好者,多出於知乎。「有個知乎網友加過來,一直叫我媽媽,刪了他好幾次了,還是不停地加。」

「最後他們很多人會給我發性器官的照片。」紀大發曾在知乎同名小號發文中表明,知乎是所有平臺中,男網友給她發不雅照最少的。

「但那隻限於網友加私人微信後的表現。」紀大發進一步解釋,在站內消息上,由於知乎設置陌生人也可發照,所有她知乎賬號的私信簡直不能看。「抖音的設置就好很多,只有互相關注才能發照。」

紀大發收到的知乎站內私信

紀大發向剁椒娛投(id:ylwanjia)發來了她知乎私信的兩張截圖,其中一張為男性手握性器官並配文「大發,我會一直支持你的,加油!」;另一張也是手握性器官,背景中輔有白色液體,配文「姐姐在否」。

「網路是露陰癖的一大聚集地,希望平臺能在其中起到篩查作用,比如抖音,互關才能發照片,給人加了一層防護牆。」紀大發很無奈,無從評價這類男網友,但確定的是她不想在網上找男朋友。「網上認識的,最後我都被綠了,還是現實中認識的人比較靠譜。」

  • 點評美食也被「約」, 泛社交平臺身在「江湖」

紀大發的故事告訴我們,愛發自拍的美女,在強社交平臺上遭遇性騷擾的可能性很大,但千萬別以為性騷擾只在美女和強社交上。河豚君調查發現,像大眾點評和閑魚這樣以展示物品為主、偶有互動的弱社交平臺,也免不了被「約」;在豆瓣,男性收到的不雅照尺度更大。

李小寧(化名)是一家網站編輯,熱愛在網上搜尋喫喝玩樂的項目,她是大眾點評的重度用戶。每次在網上找店、喫完飯後,李小寧習慣在商家頁面點評,發圖是少不了的,其中還會配以自己的自拍照。李小寧的朋友向剁椒娛投(id:ylwanjia)評價,其發的照片都是很普通的個人照,「人比較有氣質,跟暴露完全扯不上關係。」

於是美食點評愛好者李小寧,在大眾點評上遭遇到了無數次的私信騷擾,最後都是問「約嗎?」李小寧多次向身邊好友吐槽,「還好大眾點評私信沒有發圖片的功能,互相關注了也沒有,要不然不知道我會看到什麼,語言都已經那麼大膽了!」

如此遭遇的還有閑魚上的賣家。閑魚是淘寶旗下的二手產品交易APP,也即對應著個人與個人的交易模式,電商屬性中天然帶著社交屬性。

剁椒娛投(id:ylwanjia)發現,在閑魚「戀物癖」一項的魚塘分類中,共有2萬多個人關注,女性貼身二手衣物如內衣、制服、絲襪等共計2000多商品在轉售,這其中既有正經地賣舊衣服的,也有實際賣「原味」的。當然,若在閑魚上直接搜「原味」,顯示結果為0。

由於貼身二手衣物比較特別,不管這裡的賣家是真賣還是假賣,她們都比其他普通賣家承受了更多的性騷擾。

「假賣」衣服的賣家求仁得仁,一些買家在評論區留言要更深入地瞭解,賣家就會心照不宣地回復「私聊」,具體聊到什麼程度,不得而知。但如果你去「戀物癖」的問答區看看,那些買賣雙方互動的結果會讓你面紅耳赤。

「真賣」衣服的賣家每天則會收到「求自拍、求視頻、求約」等幾百條私信,不堪其擾,怒而公開申明,「變態勿擾」、「只賣衣服」、「不是可以約的人」。

閑魚「戀物癖」魚塘賣二手衣物的賣家「不堪騷擾」

以上性騷擾均發生在社交平臺上的男性對女性之間,在訪問了豆瓣的男用戶和微信公號的男性運營者後,剁椒娛投(id:ylwanjia)發現男性受到的性騷擾也較為普遍,甚至尺度更大。

「從知乎轉到豆瓣平臺後,我發現這裡的姑娘作風會比較大膽,語言挑逗就不說了,我的網名裡帶著『醫生』兩字,就有女網友給我發私密部位的特寫,讓我幫她看看。」李鬆鬆(化名)對河豚君表示,他為此噁心的幾天喫不下飯。

最近因為一則影響重大的新聞,微信公號運營者清泉多了很多粉絲,公號文章下會有很多女網友對他表白。有一個女粉絲加了他微信後,甚至會對他說:「爸爸,XX我。」還會撒嬌求他買面膜。「我覺得很煩,最後給了她400塊錢,讓她自己去買,並拉黑了她。」

  • 性騷擾研究:聊天、搜索、貼吧排名前三 平臺推波助瀾

以上,河豚君主要走訪了知乎、抖音、豆瓣、大眾點評、微信公號、閑魚等平臺的用戶,除此之外,微博作為國內輿論宣發的社交重地,剁椒娛投(id:ylwanjia)也多方嘗試過聯繫女性大V。遺憾的是,經過米兔運動和「天朝渣男圖鑑」的連續封號,她們不再願意站出來說話。

個例走訪的結果不具有普適性性,為更客觀地說明問題,河豚君引用了福州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最新的一篇研究報告,全面分析網路性騷擾現狀。被調查者對網路性騷擾的認知包括「聊天平臺上的約炮」、「網頁上的挑逗信息」、「公開談論個人性經歷」等,詳見下圖:

報告顯示,在1277份(男性474人,女性804人)問卷調查中,受過網路性騷擾的調查對象佔比33.2%,其中,女性受過網路性騷擾的比例為71.0%,為男性29.0%的2倍以上。女性不管是現實中,還是網路上,都是性騷擾的重災區。

不過有意思的一點是,性騷擾頻次上,在受到1-5次騷擾的統計區間,女性佔比77.1%,遠超男性的46.3%;但在5次以上的騷擾統計區間,男性佔比53.7%,是女性22.9%的2倍。分析原因為在很多網路產品中,男性是主要的消費者和瀏覽者,接觸的品類越多,被騷擾到頻率就越高。比如在直播中,有些女主播為了增加關注度、獲得虛擬禮物而向男性發出挑逗性的語言、文字、手勢,甚至進行網路色情直播表演,這些對男網友來說,也是性騷擾。

在受到性騷擾的影響上,近80%的男女均表示「沒有太大影響」,但會有14.6%的男性認為會影響到生活和學習,比例是女性的3倍。剁椒娛投(id:ylwanjia)認為很大原因在於男性生理上更容易被挑逗。

值得關注的是,男性在受到性騷擾後,認為心理壓力巨大的人數比例比女性多出4成。因此,在受到網路性騷擾後,男性選擇去看心理醫生的比例是女生的5倍。此外,性騷擾對男性造成金錢損失的比例為女性的2倍。

在受到性騷擾後,男女雙方的應對措施呈現出不同的趨勢。如女性在選擇「不理睬」、「屏蔽騷擾者」的比例均為6成左右;男性選擇「不理睬」的比例超過一半,但選擇「屏蔽騷擾者」的不足一半。與女性大部分被動隱忍不同的是,男性會傾向於主動地解決問題,如「保留證據,向警方報案」、「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這兩部分的佔比男性為女性的3-4倍。

研究還表明,在網路性騷擾途徑當中,男女雙方也表現出了較大的差異。

在受到性騷擾人羣的統計中,除了聊天軟體,在其他如社交網站、直播、網路遊戲、搜索引擎、貼吧論壇等平臺,男性認為被擾的比例均明顯高於女性。這表明,男性受到的性騷擾很多來自於平臺本身的信息,眾多網路平臺都有軟色情的嫌疑,如網頁上彈出挑逗性的信息、在直播中發出挑逗性的語言、文字或手勢、在網路遊戲中含挑逗性的文字、圖片等。

對於男性來說,性騷擾排名前五的平臺分別為聊天軟體、貼吧論壇、搜索引擎、直播視頻、網路遊戲。對女性來說,排名前五的為聊天軟體、搜索引擎、貼吧論壇、微博博客、視頻網站。綜合排序,網路性騷擾平臺排名前三的分別為聊天軟體、搜索引擎、貼吧論壇。

由此可以看出,網路性騷擾,個人對個人只是一部分,其中還有相當大的部分來自於平臺信息對個人的騷擾。江湖,不止是人的江湖,更有平臺在其中推波助瀾。

參考文獻:葉佳惠,李夢玲,江劍平.網路性騷擾現狀調查與分析[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02):18-26.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