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你是否也常透过吃冰品、冰淇淋、喝凉饮等来消暑呢?您是否也看过土耳其冰淇淋怎么会这么黏不会掉落呢?或是吃过不会融化的冰淇淋吗?这些隐藏在冰品内的秘密,透过俐岑参加第十一场的沣食文化讲座-【夏季夯冰品消暑有诀窍-放心让孩子解渴】的讲座,来跟大家分享一些宝贵的心得喔!

这一场的沣食文化讲座分为三个部分:

酷夏来袭!用草本茶饮让你消暑又补身:主讲者为国立中兴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学系的谢昌卫教授,他和与会者谈到药食同源,简易的介绍了几种适合夏季消暑解热的药材,像是山楂、菊花、山药、红枣、乌梅等,常见的菊花茶,具有平肝、明目、镇定、解热等效用,但需要留意的是菊花较容易有农药的问题,不仅是菊花,像是夏季很多人喜欢喝茶饮,例如青草茶、花草茶等皆是, 都可能有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无法透过倒掉第一泡茶汤就能够将农药去除,但却可以善用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望、闻、问、切」及认清「四章一Q」的符号, 相对会较有保障,最怕就是购买到未有成份标示且来路不明的中草药,学会如何选购中草药也是一门重要的技巧。此外,谢教授更公开与大家推荐自制消暑饮品「百合银耳莲子汤」,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家制作看看唷!

瓶装调味饮料的基本常识:第二位主讲者同样是国立中兴大学的周志辉教授,与大家聊到瓶装饮料的一些迷思以及塑胶瓶和铝箔包的特性等,像是塑胶材质回收辨识码[1号],材质是PET,其特性硬度韧性佳、质轻、不挥发及耐酸碱,常见产品像是宝特瓶、市售饮料瓶、食用油瓶等,其耐热温度仅60-85度, 重点是「仅适合一次性使用」,但可常见到许多民众仍会多次使用,是否对身体有伤害呢?主要是使用温度不宜超过85度以上,再来就是摄取塑化剂的含量必须非常大量,才有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故先别过度担心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此外,周教授也和大家谈到日本火红的「透明奶茶」,主要是添加红茶萃取物(风味来源)、乳清成分、香料、糖及其他添加物等,经过解密之后,透明奶茶也不是那么的神秘了!

翻转冰山另一角-解读冰品:最后一位讲者是东海大学畜产与生物科技学系的许馨云助理教授,带大家了解冰淇淋的奥秘,依照冰淇淋所含的脂肪量、糖量、添加物(乳化剂、安定剂)等的不同,种类非常多样, 像是一般冰淇淋(乳脂肪含量8%以上)、优格冰淇淋(含有发酵乳成分)、霜淇淋(乳脂肪含量3-6%)、义式冰淇淋(乳脂肪含量8%以下)等,其他冰品的话,像是Sherbet水果雪酪(乳脂肪含量8%以下)Sorbet/water ice果汁冰沙(不含乳制品)、传统叭噗冰(不含乳制品,但以芋头或是红豆加入砂糖熬煮,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树薯粉增加黏弹性而制成)、剉冰、雪花冰等。而土耳其冰淇淋主要就是添加了「蓝茎粉 Salep」,属于多糖类,可当作胶体减缓冰淇淋融化的速度,也提供了黏稠的质感与充满了弹性。透过许老师的解说之下,各式冰淇淋在制作的过程里头原来藏了这么多食物科学的奥秘,真的非常有趣 !

在看完我的心得分享之后,对于夏季的冰品是否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呢?您是否和我一样已经在期待下一场的沣食文化讲座了呢? 欢迎下一场的沣食讲座您也可以莅临现场与讲者有更不一样的互动喔,也很感谢沣食公益饮食文化教育基金会长期以来的用心推广饮食教育, 并运用食物科学来打破迷思,值得与您一同支持,为下一代的饮食教育做把关。

当天讲座直播 QRcod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