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 Ju, 說走就走!

2013年7月

遇過每個去過柏林的朋友,都說愛死柏林了,因此,柏林很早就成為我一定要去的城市之一。

可惜的是,這次只待了二晚就飛了。

Too much to see, too little the time!

 

柏林圍牆 (Berliner Mauer)

1949年二戰結束德國戰敗,整個德國被美、俄、英、法據地佔領分為四區。這是東西德分化的開始。

許多人不知道柏林圍牆是二戰後多年,一直到美俄冷戰時期下1961年柏林危機(Berlin Crisis)那年才建造的。

1961年8月13號這天,許多柏林人一早起來,驚訝的發現東西德邊境上開始建起了實體圍籬。

於是,後續又經過三次翻修的柏林圍牆,成了東西德分裂的實質象徵,成了共產主義對世界宣示主權力的實體物證。

今天的柏林圍牆遺址上鐵幕形象不在,而是增添上了許多藝術塗鴉,尤其是在長1.3公里的"東邊畫廊" (East Side Gallery)有許多塗鴉,各自傳達塗鴉畫家心中對此歷史事件的看法和啟發。

二十年後的柏林圍牆。  

其中最有名的一幅前蘇聯領袖和前東德領袖擁吻的畫作,我只得在朋友的車上匆匆一暼,然後告訴自已"下次一定要留下時間好好的端詳一番"。

牆上的塗鴉傳遞出各式各樣的意念,但我認為,最終要表達的意義其實就是的"和平共處"理念,包括種族的、國家的和平和包容。

然而,這是個被極致宣揚,現在還看不到盡頭的理念。

柏林圍牆remains  

走在Spree河堤上,也可以看到同樣上了塗鴉的一些單塊柏林牆體遺跡,靜靜地座落在河邊。

Pieces of 柏林圍牆?  

於是,整個開放後的柏林不知覺的慢慢成了一個塗鴉城市。

在德國,柏林唯一塗鴉文化異常興盛的聖地。

(真的是異常,因為嚴謹的德國人基上是不愛隨性的街頭塗鴉的)。

在這些幽默街頭塗鴉牆的背後,不知道你有沒有也看到了社會上多元包容的精神?

柏林塗鴉 Spree河邊的柏林塗鴉牆給了我不意的驚喜。  

 

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 Charlie)

查理檢查哨也叫C檢查哨(Checkpoint C),是冷戰時期進出東西柏林的一個檢查點,多為外交和軍方人士進出用。

這個檢查哨和柏林圍牆一樣,象徵的是美俄冷戰和東西德分裂。

你不用怕來之前沒有做功課。檢查哨邊一大面的圖片牆的把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依年份解釋的清清楚楚。

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 Charlie)邊,長長的一面歷史故事牆。  

 

其實,我也是看到這張地圖才知道,原來當初西柏林是被包圍在東德裡的...

當時要從西德其他城市到西柏林,只能做飛機空降的。

原來,柏林在二戰後分裂為東西德,但柏林卻是完整被東德圍繞的城市。也就是說,要從其他西德城市來柏林西德區,只能坐飛機。  

 

歷史意義這麼重大的地標,尤其現在觀光客駱驛不絕的情況下,很多的商機就湧現了。

到了被拆除又重建的哨點前,除了買買紀念品外,如果你願意,可以花一些銀兩和說著不太標準英文的美國大兵合照... :)

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 Charlie)

 

除了歷史的遺跡外, 我想,柏林真正迷人的地方,對我來說是多元開放但人人心中有定見的氛圍,以及在緬懷過去卻更企圖創造出不同歷史價值的柏林人。

 

------

Ms ju的貼士:

柏林圍牆歷史: http://zh.wikipedia.org/zh-tw/柏林圍牆

查理檢查哨歷史: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eckpoint_Charli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