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的。施華洛世奇的水晶,無一例都是人造水晶。它這就是一個裝飾性的首飾品牌,想要購買做收藏價值的朋友可以看看別的珠寶。

水晶是稀有礦物,寶石的一種,半寶石類。石英結晶體,在礦物學上屬於石英族。主要化學成份是二氧化硅, 純凈時形成無色透明的晶體。當有其他含微量元素時呈粉色、紫色、黃色,茶色等。經輻照微量元素形成不同類型的色心,產生不同的顏色,如紫色、黃色、茶色,粉色等。含伴生包裹體礦物的被稱之為包裹體水晶,如發晶、綠幽靈、紅兔毛等,內包物為金紅石、電氣石、陽起石、雲母,綠泥石等。

我想說的是不管是施華洛世奇,水晶,還是其他寶石。關鍵取決自己,也許有故事。不求美名滿山川,只求真心能喜歡。為寫問答,以上施華洛世奇圖片都是石佑閣所拍。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弄懂幾個概念。

水晶在英文裏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天然水晶,也叫石英,是大陸地殼數量第二多的礦石,僅次於長石,化學式是二氧化硅- SiO2。瑪瑙、紫水晶和黃水晶都屬於天然水晶。

另一個意思指的是含鉛玻璃。

最早在全世界以奢華玻璃工藝品最著名的義大利威尼斯的Murano穆拉諾小島上,玻璃工匠們用含鉛玻璃做出了一件形似天然水晶晶體的玻璃工藝品,玻璃裏因為含了鉛因此更加通透,在光線下更加閃耀、質量較輕、容易塑形,宛若水晶一般。威尼斯人把這樣的玻璃叫做cristallo,也就是義大利語裏的水晶。所以從那時開始含鉛玻璃就被稱作水晶了。

含鉛玻璃裏的氧化鉛含量在18-40%之間。

不只是施華洛世奇,歐洲的頂級玻璃餐具都是以水晶來稱呼的,比如法國著名的Bacarrat巴卡拉水晶,使用的也是這樣的水晶玻璃。

要知道,真水晶根本無法打造成如此多形狀的器皿和首飾,最多隻能當作珠寶上鑲嵌的單顆寶石。

所以,施華洛世奇說它是水晶並沒有錯,只是我們要知道並不是天然水晶才能稱作水晶。

鉛玻璃容器曾被廣泛用於儲藏和盛裝飲品,但因鉛中毒風險,今日已甚少使用。因為如此在水晶玻璃 (crystal glass) 中,其他物質被嘗試用來取代氧化鉛,如氧化鋇(BaO)、氧化鋅(ZnO)、氧化鉀(KO)。無鉛的水晶玻璃有和鉛水晶近似的折射率、重量較輕,但散射力較差。

在歐盟,水晶產品的標示由歐洲聯盟指69/493/EEC規範,根據材料的性質與組成區分為四類。只有氧化鉛含量24%以上的玻璃可被稱作鉛水晶,含有較少氧化鉛或用其他金屬氧化物替代的必須標示為晶狀物(crystallin) 或水晶玻璃。含有24%以上的鉛水晶一般只做裝飾擺件,不再用做餐具。餐具的水晶玻璃裏的鉛含量被控制在了對人體無害的範圍之內。


施華洛世奇的水晶,無一例外,都是人造水晶——你也可以當作是玻璃。

所以為了收藏價值的朋友們千萬不要買施華洛世奇,這就是一個裝飾性的首飾品牌,類似潘多拉,買完圖一樂就好。

再說說原因,因為施華洛世奇的水晶都需要經過高強度的切割工藝來達到完美的外形,而普通的水晶硬度根本不夠,因此只能選擇人造水晶。

但其實水晶本身就不是什麼值錢的寶石,所以是不是真的水晶並沒有那麼重要。

而施華洛世奇的款式一向經典好看,所以很多女生愛,價格也較平民,因此才會被視作是大熱的送女友禮物。

但如果大家很想確認水晶的真假,這裡可以分享一個小妙招給大家。

水晶是結晶體硬度較高,比玻璃硬度更高。

用水晶去劃玻璃可以在玻璃上留下痕跡,但是用玻璃划水晶則不能。

因此大家在檢驗的時候可以在一塊玻璃上試試,能不能劃出痕來。

能就是真水晶,反之就是假貨了。


施華洛世奇水晶都是人工仿水晶,不是真水晶,不是人造水晶(人工提純的SiO2),但也不是如今國內大眾狹義上的普通玻璃。國內大眾普遍認為的玻璃,主要是納鈣玻璃與有機玻璃,而施華洛世奇水晶是鉛玻璃,也可以稱之為鉛水晶。

較納鈣玻璃,鉛玻璃的密度更高,有厚重的質感,折射率更高,色散更大,因而外觀的色彩更炫麗。用作酒具時,碰杯時會產生更好的聲音效果,但鉛玻璃在盛裝酸性液體時容易溶出部分鉛,可能會影響安全。

說起鉛玻璃,就不得不說與施華洛世奇水晶更接近的中國古代琉璃,通俗點,就是鉛玻璃或鉛鋇玻璃。唐代已有能夠提純氧化鉛的道士,能製作出通透明亮的琉璃——鉛玻璃。氧化鉛提純技術是祕而不宣的,技術不高的人,無法控制鋇的量,就生成鉛鋇玻璃,鋇含量越多,琉璃通透性越差。

只不過古法琉璃製作工藝過於複雜,生產量受限,使用受階級限制,造就物以稀為貴的現象。

有人可能會好奇,琉璃和玻璃的稱呼怎麼這麼混亂?

西方納鈣玻璃(起源於埃及,彼時叫費昂斯),傳入中國後,叫玻璃,外觀看起來與琉璃非常像,而且都質地脆,加上西方玻璃製作成本低廉,慢慢地,玻璃取代了琉璃的稱呼成為主流。雖然都叫玻璃,卻有些本質上的區別。PS:感興趣的人可以翻一下中國古法琉璃的史料。

有人覺得施華洛世奇水晶就是塊玻璃,這樣理解也沒什麼錯,畢竟歷史上也這麼叫了。還有人覺得施華洛世奇水晶是玻璃,國內也有很多切割的彩色納鈣玻璃,價格更便宜,金屬材質也並非全部貴重金屬,售價過於虛高。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施華洛世奇水晶的色彩比普通納鈣玻璃炫彩奪目,切割工藝一流,設計時尚,就跟奢侈品牌的衣服一樣,有人有能力消費,願意消費而已,買賣本來就是周瑜打黃蓋,覺得貴可以不買。


首先,所有的施華洛世奇產品都不是真正的天然水晶,如果追求天然真實,請不要購買施華洛世奇,您的需求喜好和其本身品牌定位並不一樣。

其次,現在的模擬水晶(玻璃)的工藝很好,亮晶晶是因為施華洛世奇的切工好。

簡單的說,施華洛世奇就是個賣切割工藝的品牌,追求材質就沒必要了。如果又要追求材質,又要追求切割和雕刻的工藝,請找這方面專業的雕刻師訂製比較好。


在澳門威尼斯人裏的施華洛世奇店裡買過一條項鏈,回來戴了兩個月,項鏈變黑了,鑲嵌的東西也掉了。


k9光學玻璃,也就是人造玻璃,天然水晶怎麼可能有那麼高的透度。


官方說辭為仿水晶,也就是人工水晶。首先可以確認並不是真水晶,其次,玻璃的質感遠達不到首飾或擺件的需求,所以施華洛世奇的產品並不完全是玻璃,總之成為仿水晶較為合適。


施華洛世奇主石其實都是鉛玻璃,金屬也都不是貴金屬,頂多算是鍍了一些貴金屬。

嚴格來說,施華洛世奇和潘多拉應該都屬於飾品的範疇也就是Fashion Jewelry,並不是我們常說的珠寶範疇(Fine Jewelry)。


就是玻璃,老久前我就知道。上次去三里屯有家專賣店,我故意問,啥材質。她說是彩金,但我問的是閃光的部分啊!顧左右而言他。大學那會,一朋友炫耀說託人花500刀,從歐洲買來的,海洋之心同款。我說那是玻璃,她不信,她自己從網上查了下,愣了。心疼她5秒。即使是水晶,也不值這個錢,去趟海南水晶市場你就知道,水晶的價格了。在國外更是不入流的品牌,我就是護膚品裏的大寶,這個定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