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風箏》對戰爭的反思力度更大,更有看點


雖然《懸崖》也是一部優秀的諜戰劇,風格沉鬱而完整,但相比而言,《風箏》應該更有看點,以下從三個方面嘗試做一下回答:



一、戰爭中的懸疑愛情

①縱觀所有諜戰劇,包括《懸崖》,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雖然充滿了傳奇和懸疑色彩。但總得來說,男女情愛,都是基於共同信仰所做出的選擇。



②但《風箏》裏鄭耀先的情感糾葛中,除了程真兒是共黨,不幸被殺害以外。其餘的兩個均為特務。另外,他明知林桃是特務,但還是和其結了婚,育有一女。



③林桃發現鄭耀先是共黨後,一方面覺得自己的職業精神受到了侮辱與挑戰;另一方面,又懷著無比複雜的心情掩護鄭耀先,毀容自殺。後來,鄭耀先又和最大的對手影子產生了相互取暖的情感,雙方發現互為敵人後,影子無奈束手就擒,死在了鄭耀先的毒酒中。



二、人物視角比較新穎

①《風箏》的切入角度,比《懸崖》等諜戰劇更為新穎。和《懸崖》不同的是,《風箏》比較客觀地刻畫了敵方陣營中、跟隨共黨「六哥」鄭耀先出生入死的一羣有才華、有能力的國民黨青年。



②可嘆的是,勝利後,除了徐百川以外,這些有偽青年在鄭耀先的策劃下,一一被捕,無一生還。而最為讓人沉痛的是,除了大弟子宮庶,其他人到死也不明鄭耀先的真相。



③他們每個人被抓的歷程都不一樣,但每一個都讓人驚心動魄,讓人為之扼腕嘆息。所以,當鄭耀先躺在病牀上的時候,他惋惜地說應該多做一點,把他們爭取過來。該劇沒有非黑即白的人物描寫,而是更加真實和客觀地,解讀了人在戰爭中的命運遭際。



三、結局反思力度更大

①雖然《懸崖》和《風箏》都體現了英雄在戰爭中的偉大,但《風箏》更能體現出英雄悲涼的真實感。



②《風箏》中「六哥」鄭耀先,至死也沒有恢復身份,甚至沒有鮮花和掌聲。誰也不知道他是誰,誰也弄不清他是誰,有時就連他自己都覺得難以描清,因為糊塗賬太多了。



③所以,鄭耀先的金戈鐵馬,到最後,只能自己為自己落幕,沒有人可以告別,也沒有人可以為他作證。可見,該劇是站到了人類全景的角度來思考戰爭,以及英雄在戰爭中的人生際遇。



綜上,兩劇相比,個人覺得《風箏》的格局和跨度,比《懸崖》更大更廣,所以他承載的信息量就更為豐富,層次感和反思力度也更強。因此,更有看點。


對於這倆部大劇,我更傾向於懸崖!

裡面最成功的三個主角:周乙,高彬,遲玉蘭。

配角:任長春警官,老邱媳婦,春三。

這部劇,把滿洲國警察演成了正常人,走路、舉止、表情、穿衣全都正常。試想,滿洲時警察上班時不注重儀錶嗎!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在當時那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誰敢下定義?這部劇裏沒有刻意的臉譜化和政治化,只表現這邊是共產黨、國民黨潛伏人員系列行動。那邊是日本人、警察廳、警察系列行動,就是個對立面,都是各盡其責。而看後,到起了一定教育作,恨這幫家奴似的人那些「慈善」面孔下的無知與軟弱。

裡面最精彩的對話:關於殺老邱媳婦那段話:

周乙對地下黨負責人說:我發現你最近有些急燥,是不是過得舒服丁……

周乙被識破後,高彬和他苦口婆心那段對話和周己的回答,簡直堪稱神筆。

最後一段,周乙犧牲時就一個境頭,抬頭,日本兵舉槍……

高彬,面對溥儀的掛像……想什麼,我們都清楚,

他不捨得周乙……


「風箏」「懸崖」都是好劇,但「風箏」更勝一籌,高度廣度深度更加深刻。

各種人都能從「風箏」中找到自己的解讀,其中的寓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然也不會審了五年才讓播,而且剪了很多集,讓人意猶未盡。

「懸崖」雖被張嘉譯演的精彩,可太壓抑了,沒有「風箏」大氣,有料。

柳雲龍從意氣風華的軍統「四哥」鄭耀先,演到老奸巨滑記者「金默然」,再到謹小懼危的小人物「周志乾」,再到共產黨潛伏的王牌特工「風箏」,跨度三十年,演誰像誰,年齡不是限制。

「懸崖」好看但不耐看,看兩遍就不想看了,「風箏」不同,看十遍你都不一定能懂它要告訴我們什麼,不然會審核五年才讓播。

看「懸崖」靠欣賞,看「風箏」靠悟性,只有悟出了其中道理,你才能不成為別人的工具。


《懸崖》看了,看不進去,當然太壓抑也是原因,東北抗聯的故事本來就是非常壓抑痛苦的,但又想,《風箏》不痛苦不糾結嘛?當然更是啊!

《懸崖》也算是看完了,但絕不想再看二遍了,不吸引我。《懸崖》2011年拍攝,2012年開年就能播出,還上了中央一套。而《風箏》2013年就出品了,直到2017年末才通過審查而播出,中間經過了5年。何況,第一輪在東方衛視和北京衛視同時播出,然後就被雪藏了,而且,還被從51集刪為46集。

這說明什麼?

《懸崖》是個正統諜戰劇,《風箏》是劃時代的,用《懸崖》或者用「諜戰劇」來比《風箏》,小啦!到現在還用所謂的「情節漏洞」來說《風箏》的人,您的閱歷和精神境界不夠看《風箏》。諜戰劇是以懸疑情節和歌頌主流為特色的劇種,是國家最放心演的片種,如果都僅僅是諜戰劇這麼簡單,為何上述這兩部作品,一個很快過審,另一個卻要不斷的讓導演修改?而柳雲龍先生以鍥而不捨的精神修改了五年,投入了多大的精力?這五年他花在《風箏》上的時間精力,能讓他多賺多少錢?

《風箏》為什麼是劃時代的?遍觀所有的中國影視作品,還有第二部能把1950年一1979年所有的社會波瀾都涉及到的作品嘛?所以很多閱歷不深的人根本看不出裡邊的沉痛和深刻,看不出柳雲龍團隊的勇氣和無畏,看不出這是為中國民族揭示人性,譜寫史詩!看不出這是為那些沉埋於歷史廢墟里的活生生的人找一口呼吸,否則,他們曾經生活過、奮鬥過、犧牲過的寶貴經驗教訓就永沉海底了。

何況,《風箏》裏那些從來沒有在其他作品中出現過的表達方式和性格人物,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有鮮明特色的主次人物我數了一下,超過33個,試問,哪一個作品中有這個量?

《懸崖》能得到認可當然也是因為它優秀,還有其他被大家喜歡的「諜戰劇」,但你若真正去看、走心走腦了,會看出其他諜戰劇裏有的,《風箏》都有,其他諜戰劇沒有的,《風箏》也有。

《懸崖》這樣的作品以後還會被拍出,《風箏》還會再有嘛?還有願意這麼「自討苦喫、埋頭苦幹、拚命硬幹」的人嘛!

柳雲龍是文藝界的「良心」之一。


懸崖是跟著正在播的衛視,有時間就看兩集,沒時間也就漏過去了,沒看全,也沒想到要去補看。

風箏北京衛視在播,不知道講啥的,有一天白天重播打開電視看到了其中一集,就是從延安回重慶了,當時老公要出門上班,我說這電視劇好看,他就那麼站在那和我一直看到上午11點多,來個電話他不得不走了,從那一發不可收拾,立馬從第一集補,追上後,看網上評論說有未刪減版,上百度花8元買了51集,晚上和老公看到深夜,第二天下午老公喫完午飯就回來了,直接跳到後四十集看,一直看完了,不時的抹去眼淚,老公比我哭的還甚,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也說不出反正看完後,衝擊到你的心靈,記住了劇中正反派人物十幾個,沒有哪部電視劇看完半年對其中人物還能說出十幾個人物的。白天晚上的追劇對我們60後也是多年不見的現象,未刪減版追完也不影響每晚跟著衛視繼續按部就班的繼續看。


雖然我是張嘉譯的崇拜者,但兩劇整體來看,我更喜歡風箏!

原因如下:

1,從劇情看,風箏有著無法超越的時代標記!懸崖故事主要在東北淪陷時期,在敵偽警局展開的鬥爭故事,這對於諜戰劇中很普遍,雖然有大叔級人物坐鎮,但對廣大諜戰迷也無吸引力了。而風箏的劇情年代跨度大,再有就是劇情的錯綜複雜,鬥爭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讓人應接不暇!甚是過癮!

2,人物的塑造上!兩劇男主演的演技都無法挑剔的!但是女主角的演技懸崖要略低一籌!沒有太大亮點!而風箏中韓冰的演技不是太高,但能把感情演出來!使風箏的情節隨著她一步步往下走!這是懸崖沒有的!再有就是配角上,懸崖的配角連打醬油都算不上,沒有感情投入,但風箏配角慘景遍地,感情發揮到極致,能直戳觀眾內心深處!

3,風箏審核了好幾年才通過,這就是由頭,這就讓人有一種期待感!然後呢?風箏也確實走到了時代的前沿,讓我們能更好的瞭解過去!

所以!風箏對懸崖!我更看好風箏!


柳雲龍與張嘉譯都是公眾認可的演技與人品雙好的影視明星,但是就《風箏》和《懸崖》相比,本人還是認為《風箏》更精彩。這其中原因:

雖然兩部劇所反應劇情的時代背景不同。《風箏》的故事背景是解放前夕國家內戰,以及解放後政治鬥爭擴大化的歷史,雖然中間不乏血雨腥風,但是這必競是中國人內部的問題,所以,國共之間除了你死我活的鬥爭之外,還有血濃於水的親情,友情,甚至是愛情……這些被柳雲龍的《風箏》團隊刻化的入木三分。

《懸崖》是以我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為原型的諜戰劇,按照劇情思路,周乙每天周旋於這些高智商,高情商的漢奸或者是疑似漢奸之間,親歷他們折磨殺害同為自己同胞的中國人,所以,周乙不可能對他們有一絲兄弟之情,這種人設沒有什麼不對,只不過與《風箏》相比,人物過於臉譜化了。例如,那個警察局長為什麼一門心思跟定日本人?周乙讓手下殺了那個有一半的可能爭取下來的小警察之後,內心裡有啥感覺?這些相比《風箏》缺乏對人物內心的挖掘與描述。

總的來說,這兩部劇都是諜戰劇的精典之作,只是《風箏》對於人性的刻化與思考更細緻罷了。


《風箏》更好看。

一、《風箏》秉持客觀的視角

《風箏》既濃墨重彩地表現了以鄭耀先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同時也描寫了國民黨中有諸如宮庶、趙簡之、影子韓冰等人奉行三民主義信仰的堅定。《風箏》中的共產黨人沒有刻意地塑造成「高大全」,也沒有刻意矮化國民黨人。《風箏》要傳達的是,國共都曾浴血抗日,國共之間是一個國家兩個不同陣營的鬥爭,是兩個不同信仰的差別,是令歷史和時代慨嘆的不該發生的悲劇。《風箏》這一表現視角是獨特的、陌生的,是令觀眾從常態思維跳出並加以重新審視和思考的。

二、《風箏》深刻揭示了人性的撕裂

《風箏》沒有把鄭耀先描述為革命事業奮鬥而沒有人之常情的不食人間煙火的人。鄭耀先和常人一樣擁有七情六慾,擁有對愛情、親情和友情的需要和追求,擁有內心的軟弱忠義的一面。《風箏》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對國民黨人愛情的描寫,這是《風箏》既客觀而又敏感的視角。國民黨人首先是人,也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他們的生離死別同樣也是常人之情,也可以感天動地。《風箏》正是站在人的天性、共性的高度,沿著客觀的符合人情發展的邏輯,來詮釋劇情,展現人物,所以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觸動人心最深處的悲憫和同情。

三、《風箏》以敬畏之心記錄時代

《風箏》的劇本做了3年,拍攝208天,後期製作8個月,加上審查通過播出整整8年。《風箏》是在以敬畏之心記錄了從1946年到1979年的一個大時代跨度,大開大合,風起雲湧,這種勇氣和執著令人肅然起敬。《風箏》中的情節表現是真實的、詳實的,甚至讓人不忍觀看,帶著柳導致對那個特殊動蕩時期隱蔽戰線無名英雄的難言的境遇和苦苦掙扎的獨特感受和理解。他以一個藝術家追求創作新的角度和深刻、獨特立意的衝動和激情,把過去一些不敢講、不能講的真話講了出來,突破一些禁區領域,去追尋人性,追尋人性的回歸,試圖去連接斷裂的時代,去折射出共產黨人人性的光輝。《風箏》觀後,凡是過來人感同身受、引起回憶和思考,受到情感上的震撼;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年輕人亦可從這部作品中瞭解歷史,不忘新中國來時的艱辛歷程。


謝邀!

個人感覺,這兩部諜戰劇都很不錯,但《風箏》更勝一籌!

《風箏》《懸崖》都是諜戰劇中的經典之作,無論敵我雙方人物,刻畫細膩。

先說說《懸崖》,時間:1938年;地點:哈爾濱;人物:周乙,顧秋妍,高彬;劇情:周乙是一名我黨情工,為了方便其潛伏在敵人內部,跟女報務員顧秋妍假扮他的妻子,可他的對手是特務科心思縝密的高彬,兩人的真實身份時刻面臨著嚴峻挑戰,這對假夫妻之間的關係也隨著潛伏的時間而改變著,當顧秋妍身處危急,周乙最終選擇回到哈爾濱解救顧秋妍,可是……這樣的劇情是不是很熟悉?只不過,男女主從餘則成翠萍變成周乙顧秋妍,同樣的也是男主不停的給女主善後,同樣的也是外有精明對手,沒有不安分的「賢妻良母」。略有不同的翠萍回解放區生娃了,餘則成跟晚秋是真的結婚了;周乙為了救老婆,掛了,兩個老婆安然無恙~

再說說《風箏》,時間:跨度大,無法統計;地點:跨度大,無法統計;人物:鄭耀先(周志乾),韓冰,林桃,馬小五,田湖……(跨度大,選擇性統計);劇情:我黨情工鄭耀先奉命潛入軍統,受戴笠重用,為其手下八大金剛之一,排名老六,人稱六哥或鬼子六~但因未找回潛伏蘇區的軍統73人名單而受戴笠懷疑並接受各種考驗,同時因為在軍統的特殊地位被我黨川康地下黨追殺;再次因中統軍統的關係,先被高佔龍懷疑後又當面被設計親眼看見女友程真兒被撞身亡,並由此展開的對高佔龍刺殺引發老蔣對戴笠的不滿進而保其全身;戴笠身亡,軍統三巨頭爭權奪利拉幫結派,鄭耀先功高震主,被迫退隱,繼續受著各種追殺直到解放~接著就是化名周志乾跟韓冰,袁農的交鋒,再往後就是文革時期的迫害,平反,直至病榻上看升國旗敬禮~劇終

看完兩部劇情,毫無疑問,《風箏》更加吸引人,也更加貼合實際。實際上,在抗日時期,無論國共都會對叛徒走狗進行刺殺暗殺的(周乙位居高官,居然沒啥事),到後來國共內戰,更是會互相深挖雙方的諜報人員,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到處表明自我臥底身份~而為了不暴露或是更重要的潛伏任務甚至可能親手解決自己的同志,這對情工人員是個考驗(風箏寫的很好,送你上路的,是你的同志,求你,不要恨他。)可以說,從細節上,《風箏》也要比《懸崖》刻畫的好

綜合評價,《風箏》看了虐心,傷心,痛心;《懸崖》看了,可惜,痛心~

所以《風箏》比《懸崖》更好~

以上個人觀點,歡迎各位點評指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