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光石化」、「文林苑」到最近的「紹興社區」事件,年輕人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更可以感受到我們年輕世代的生命力和對社會參與的使命感。以我們陽明大學為例,我身邊就有不少同學積極參與,不惜上街頭,甚至還有人被警察抬走都在所不惜,這種以行動支持社會再對話的方式令我自嘆不如。那天在一個場合和梁賡義校長聊醫聯會募款的事情,他說,很開心看到陽明的學生在醫聯會擔任很多重要的職務,而最重要的是這些重要的職務都是遴選出來,而非指派的,表示陽明的學生肯走出專業的領域,擁抱社會、關心社會。他提到前些日子,包括學校禁行機車、機車停車位等相關討論,都是與學生切身相關的,都很重要,但校長更期待我們,能走出校園,關心社會的公共議題,我相信這也就是年輕人社會參與的體現。

    對於這一代,我始終充滿信心,或許是我自己身邊的同學,包括我自己,都可以感受到那種未受汙染、最純粹的理想和行動,也可能是還沒有包袱而對一些原則和理念的堅持。相對起來,我覺得比較遺憾的是,在網路上的鄉民,常喜歡用尖酸刻薄的言語、諷刺時下的各種事件,沒有看任何建設性的批判,只有不斷的咒罵黑暗。說實話,批評有誰不會,但這是一個國家未來主人翁的格局嗎?或許正因為批評不需要做功課,只要指出問題,然後用驚世駭俗的言語表達出來即可。但是,這只能顯現一個人的說話質量不足,只是逞逞口舌之快,也不用為自己的言論負責,是件很可惜的事情!我相信真正的青年參與是在批評過後,提供給主事者不同的問題切入角度以及可能施行的方向,這樣才能真正的產生改變,進而從黑暗邁向黎明,不然只是無端地樹立社會不同立場的對立,消耗社會能量。

    其實,我最擔心的是,如果在我們這些單純理想、熱血積極的年輕人背後,站的不是普世價值的支撐,而是特定利益團體的或媒體的操弄,那才真的是罪惡的淵藪。因此,我深切期盼我的同輩們包括我自己,在對任何議題或事件有所行動前,應該深入瞭解整個事件的始末,思考與建立自己的主張後,才進一步採取行動,千萬不要只是一窩蜂,甚至成為別人的棋子,還沾沾自喜地彷彿找到自己生命價值的定位,那是非常遺憾的!

    前一陣子,上節目,被陳文茜女士問到,你覺得這個時代有沒有對不起你們?我當時回答:「沒有,因為我覺得,每一個時代都有他的故事。」現場乾了幾秒,當然我那段也被剪掉了,我事後想想我的回答有沒有問題,也和很多人討論,我的結論是,或許我的話語有些跳躍性思考,說明的不夠清楚,不過,我堅信,這是個最壞的時代,也是個最好的時代!端看我們用什麼態度找到機會,發揮所長。

相關文章